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波

作品数:14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化学工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领域

  • 5篇建筑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混凝土
  • 3篇BIM技术
  • 2篇爬梯
  • 2篇裂缝
  • 2篇课程
  • 2篇建筑
  • 2篇脚手架
  • 2篇教学
  • 1篇地产
  • 1篇地产项目
  • 1篇地下室
  • 1篇地下室顶板
  • 1篇调节机构
  • 1篇岩石
  • 1篇叶片
  • 1篇应力波
  • 1篇应用课程
  • 1篇云计算
  • 1篇运维
  • 1篇载力

机构

  • 14篇安徽职业技术...
  • 2篇安徽省建筑工...
  • 1篇皖西学院
  • 1篇安徽省建筑科...

作者

  • 14篇杨波
  • 4篇蒋庆华
  • 4篇郑双七
  • 2篇葛新亚
  • 2篇怀亚
  • 2篇卢春丽
  • 1篇丁筛霞
  • 1篇刘茜

传媒

  • 1篇安徽建筑
  • 1篇山西建筑
  • 1篇九江学院学报...
  • 1篇西安文理学院...
  • 1篇工程与建设
  • 1篇黑龙江科学
  • 1篇浙江水利水电...
  • 1篇太原学院学报...
  • 1篇实验室检测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7篇2021
  • 2篇201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废弃混凝土高效节能破碎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废弃混凝土高效节能破碎装置,涉及混凝土回收技术领域;而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底座的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板,两个竖板的内壁共同固定连接有破碎罐,破碎罐的顶端一侧开设有加料口,破碎罐的内部和其中一个竖板的两端...
郑双七杨波吴群陈馨怡张祥凯
地下室顶板裂缝检测及其处理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裂缝是施工界较为常见的工程质量问题。文章结合某工程地下室顶板裂缝,通过检测工具检测了板裂缝宽度、混凝土强度、钢筋间距、板保护层厚度及板厚度,并与实际设计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裂缝检测制度,再利用ANSYS软件对检测板的承载力进行了校核。最后判别出该地下室顶板裂缝的形成原因,提出了合理有效的裂缝处置方案,处理效果较好。
杨波怀亚葛新亚
关键词:地下室顶板裂缝承载力
一种防离析混凝土串筒和串筒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离析混凝土串筒和串筒装置,包括;筒体、转轴和多个叶片;筒体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转轴可转动安装在筒体内且与筒体的中轴线垂直布置;多个叶片固定安装在转轴上且环形阵列布置。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出的防离析混凝...
杨波
文献传递
一种室内装修用脚手架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室内装修用脚手架装置包括:平台、两个爬梯、两个底座、支撑柱和转动座;两个底座对称布置,两个底座之间设有距离调节机构;两个爬梯的底部一一对应地与两个底座铰接,且爬梯和对应的底座之间设有角度调节机构;两个...
杨波
文献传递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运维管理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通过对传统运维管理模式及存在问题的研究,发现传统运维管理中主要有资料信息量大查询冗繁、各专业信息互不融通、故障排查困难以及依赖人力和纸质资料管理效率低等问题。由此构建了基于BIM技术的运维管理平台对运维阶段信息、设施、安全和能耗进行管理,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减少了资源消耗,节约了运维成本。最后研究了BIM技术与3D激光扫描、云计算、VR/AR和物联网技术结合的应用优势。
杨波郑双七蒋庆华
关键词:BIM技术运维云计算物联网
某城际铁路工程控制中心通风环境模拟分析
2021年
室外通风和室内自然通风环境是影响人们居住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也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为评判某城际铁路工程控制中心在两种通风环境下的通风效果,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PHOENICS建立了工程几何模型,结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模拟分析了室外夏季通风、过渡季节通风和冬季通风环境下的风向、风速及风压,并分析了室内在自然通风环境下的室内风速、空气龄及换气情况,分析结果显示:该建筑的室外通风和室内自然通风是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要求的。
杨波卢春丽郑双七庙诗祥
关键词:通风效果绿色建筑计算流体力学
应力波与岩石接触面尺寸效应的数值模拟
2022年
为了研究应力波接触面积与岩石尺寸之间的关系,采用数值模拟软件RFPA2D对岩石的破裂过程进行分析,对同样高度不同直径的灰岩试样进行应力波加载.结果表明:用单轴应力波进行加载时,不同尺寸的试样底部均会产生较多裂纹,高径比过大或过小试样中部不会产生主裂纹;对于同样的岩石试样,应力波接触的面积越少,岩石的破裂程度越低;对于同样接触面积的应力波,岩石宽度会使得应力波的破坏作用迅速下降.
石雪洁蒋庆华杨波
关键词:应力波数值模拟接触面积
基于粉体物料容重检测装置改进技术的研究——以水泥容重检测为例
2024年
目的通过有效改进粉体物料容重检测方法,以提高水泥的检测结果的正确性与检测效率。方法通过导管处辅助金属小棒旋转的技术改进,以松动物料使其自然下落,对水泥容积密度检测技术改进前后的检测数据作对比,找出更环保、更快速、准确的试验方法。结果改进后的检测数据不因设备位移而发生波动,松散状态下的水泥容积密度保持在1.03 g/cm^(3),整个试验过程用时较短(1.5 min),且试验过程无扬尘,试验结果没有超出误差范围,均优于未改进前的测定数据。结论改进后的检测方法更加科学地提高水泥性能检测的准确性和精度,可使检测结果更加接近真实值,可行性较强,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价值,值得推广。
卢春丽丁筛霞刚丹姚玲张坛柳杨波
关键词:水泥检测
课程思政视角下BIM软件应用课程教学实践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对课程思政视角下BIM软件应用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研究。根据BIM软件应用课程教学现状,提出了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及具体改革措施,并对融入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融入课程思政后,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激发了学生爱国、敬业、扎实苦干的工匠精神,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杨波刚丹张坛柳袁飞飞
关键词:教学实践
BIM时代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基于问卷调查、文献调查和一些院校BIM办学经验,分析了建筑行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状况,并从BIM专业人才培养定位、BIM专业课程体系构建、BIM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及BIM专业实训室建设等方面,探讨了BIM时代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其他院校BIM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杨波蒋庆华葛新亚
关键词:BIM技术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