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雅
- 作品数:15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邯郸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灾区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抗焦虑的治疗疗效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灾区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水平变化及应用抗焦虑治疗对其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救灾期间灾区单纯高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6例,采集其基本资料;并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同时比较24 h动态血压监测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随机分为2组:抗焦虑组2 3例,给予常规内科降压治疗的同时增加抗焦虑药物及心理疏导治疗;对照组23例,单纯给予常规内科降压药物治疗,治疗随访8周后比较2组HAMA分值、血压变异性[晨峰现象(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MBPS)、血压变异(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及血管僵硬度[脉压指数(pulse pressure index,PPI)、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 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AASI)、中心动脉压(central aortic pressure,CAP)及PWV]变化情况并分析疗效。结果:4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洪灾及重建过程中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且血压随之波动明显。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HAMA分值、血压变异性(MBPS、短时BPV)及PPI较治疗前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抗焦虑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管僵硬度指标中CAP、AASI、PWV较治疗前改善均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灾害及灾后重建易在高龄老年人群中引起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导致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处于应激状态。对经历灾难及灾后重建的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常规内科降压治疗的同时,给予积极的药物抗焦虑治疗及心理疏导措施,能有效提高临床血压控制疗效。
- 冯强任彦斌张楠楠田志霞郭静王博雅
- 关键词:洪灾高龄老年高血压抗焦虑治疗血压变异性
- 多脏器相关心脏综合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7年
- 多脏器相关心脏综合征是具有心血管症状而未合并器质性病变的一类综合征。随着心脏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发现越来越多出现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系统症状的患者并无相关心脏疾病,脑、颈、胃、胆、肾等多脏器病变均可通过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等多种机制引起心脏相关症状,形成脑心、颈心、胃心、胆心、肾心等综合征。在临床工作中,针对病因不明的心血管症状患者,应充分考虑多脏器相关心脏综合征的发生,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对症治疗,以改善预后。
- 冯强张楠楠田志霞郭静王博雅
- 关键词:发病机制
- 影响非瓣膜性房颤合并ACS患者PCI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 2024年
- 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COX回归分析,探讨影响非瓣膜性房颤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6年-2020年遭受房颤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并接受PCI术的285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成OAC、SAPT、DAPT和DT四组。结果 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持续性房颤(OR值为3.071,P值为0.004)和缺血性脑卒中(OR值为2.659,P值为0.020)是有抗凝指征患者使用抗凝药的影响因素;在不同治疗方案中,使用OAC方案的MACEs发生率和栓塞事件发生率相对较低;SAPT组的MACEs事件COX回归分析HR值较高,达到4.525,P值为0.005。结论 持续性房颤和缺血性脑卒中是影响有抗凝指征患者使用抗凝药的重要因素,对于符合指征的患者,选择合适的抗凝方案,如OAC,可以显著降低PCI术后的MACEs事件和栓塞事件发生率。不同的抗栓治疗方案对术后预后有着重要影响,其中SAPT治疗方案可能增加MACEs事件的风险。
- 王博雅
- 关键词:非瓣膜性房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抗凝治疗术后预后
- 老年高血压心理治疗的疗效观察分析
- 2017年
- 高血压疾病在老年中是一个常见的疾病,该疾病会受到多种因素,如多基因和多环境.但患者患有高血压后会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其中主要的并发症为致残和致死.药物治疗治疗治疗效果并不好,所以很多专家认为可以采用心理干预的联合治疗方法,从而可能会对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若患者具有较严重的高血压那么可以采用联合治疗方法,若患者的病情较轻,则可以采取心理干预的方式可以得到降压的效果[1].选取我院8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方法,探讨联合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
- 郭静武艳强王博雅侯爱军
- 关键词:高血压病心理治疗疗效观察老年心理干预药物治疗
- 扩张型心脏病患者血尿酸浓度与发生心房颤动的关系
- 2022年
- 探讨血清尿酸浓度与扩张型心脏病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分析160 例扩张型心脏病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将这些病例分为 3 组: 阵发性心房颤动组(房颤发作后7天内可以自行缓解或者经过药物转复后后终止,n=32),持续性心房颤动组(房颤发作的持续时间超过7天,n=53),无心房颤动组(n=75)。一般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空腹血糖、甘油三酯 、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等。采用 Pearson 相关性分析各项研究指标与血尿酸浓度的相关性,采用逐步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无心房颤动组相比,阵发性心房颤动组和持续性心房颤动组血尿酸浓度显著升高 ( P 均 < 0.05) ,同时持续性心房颤动组的血尿酸水平高于阵发性房颤组( P <0.05) 。血尿酸是发生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扩张型心脏病患者血尿酸浓度的升高增加了其合并发生心房颤动的风险,监测其血尿酸浓度,控制其浓度,进而可以降低心房颤动发生、发展的概率。
- 王博雅
- 关键词:血尿酸阵发性心房颤动持续性心房颤动
- 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检测结果的影响
- 2021年
- 探讨冠心病人群口服阿司匹林后对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19年3月至 2019年12月于邯郸市中心医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共 94例,分为对照组 (未使用阿司匹林组)45例,观察组(使用阿司匹林组)49例,分别治疗1周,4周,8周后观察两组血尿酸的变化。结果 检测治疗1周,4周血尿酸水平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检测观察组8周时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冠心病患者口服阿司匹林后会影响血尿酸检测结果,增加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发生率。
- 王博雅
- 关键词:阿司匹林冠心病血尿酸
- 浅谈深静脉置管与血栓形成原因及预防被引量:1
- 2017年
- 深静脉置管具有在体内保留时间长、导管弹性好、输液种类广泛等很多优点,尤其在透析、胃肠外高价营养、化疗、外周静脉输液困难病人、危重病人抢救、中心静脉压监测等方面已广泛应用并逐步扩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置管期间可能导致血栓形成,栓塞或导管阻塞.因此,及时发现管道堵塞及其预防显得尤为重要,简要对其以上各方面进行概述如下.
- 王博雅
- 关键词:静脉输液血栓形成危重病人导管
- 洪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现状分析
- 2018年
- 目的探讨洪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水平及特点,提高血压控制率。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抗洪救灾期间收治的灾区单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98例,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49例。结果采用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治疗8周后,心理干预组患者血压变异性[晨峰现象(MBPS)、血压变异(BPV)及血管僵硬度(脉压指数(PPI)]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中心动脉压(CAP)及脉搏波传导速率(PWV)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洪灾及灾后重建易使老年人群血压水平处于应激状态,给予联合心理干预、疏导措施,能有效提高血压临床控制率。
- 冯强郭静白志超任彦斌任春梅王博雅
- 关键词:洪灾老年高血压血压变异性
- 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危重疾病之一[1],自Gruentzig于1977年成功实施首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为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措施[2].随着PCI技术的应用,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
- 李鹤飞陈名超白志超郭静王博雅侯爱军
- 关键词:支架内再狭窄总胆红素
- 血脂与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广泛存在于人体中.是生命细胞的基础代谢必需物质.临床化验一般可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等6项.血脂异常的危害性较大,常发病隐匿,早期无明显症状,常以冠心病、脑梗死等严重心血管疾病为临床表现。
- 李鹤飞白志超陈名超郭静王博雅侯爱军
- 关键词:低密度脂蛋白支架植入术支架内再狭窄L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