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鑫

作品数:11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牙周
  • 2篇下颌
  • 2篇口腔
  • 2篇骨质
  • 1篇代谢调控
  • 1篇定植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调控
  • 1篇性病
  • 1篇休眠
  • 1篇牙根
  • 1篇牙根外吸收
  • 1篇牙骨质
  • 1篇牙周炎
  • 1篇牙周组织
  • 1篇牙周组织健康
  • 1篇炎性
  • 1篇炎性病变
  • 1篇炎症

机构

  • 11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 1篇德阳市人民医...

作者

  • 11篇李鑫
  • 3篇杨静
  • 2篇李小兵
  • 1篇郭蓝
  • 1篇朱智敏
  • 1篇郑黎薇
  • 1篇陈新梅
  • 1篇张扬根
  • 1篇黄定明
  • 1篇黄诗言
  • 1篇申思敏
  • 1篇王盼盼
  • 1篇尹贝

传媒

  • 2篇华西口腔医学...
  • 2篇国际口腔医学...
  • 1篇北京口腔医学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实用口腔...
  • 1篇生物医学转化
  • 1篇全国第八次牙...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骨细胞的骨稳态维持与骨缺损修复被引量:5
2021年
1骨细胞概述骨细胞是骨骼系统中含量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的细胞,由成骨细胞分化而来,包埋于矿化的骨基质中,占成年人骨骼细胞的90%~95%,寿命可长达25年[1]。多年来研究者对骨细胞的生物学性质与功能知之甚少。随着骨细胞分离和体外培养技术的开发,人们对骨细胞的认知有了极大的拓展。从最早认为骨细胞是埋藏在矿化骨基质中静止的、不活跃的细胞[2],到发现其机械应力转导和矿物质稳态维持功能[3],再到近几年研究发现骨细胞的骨代谢调控作用[4],骨细胞目前已成为骨生理和骨病理研究的热点。
洪乐李鑫
关键词:骨细胞骨缺损骨修复
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影响肺癌细胞下颌骨与股骨转移差异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究下颌骨和股骨中骨保护素(OPG)与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比值是否参与调控肺癌细胞骨转移部位差异。方法采用小鼠Lewis肺癌细胞构建全身性肺癌细胞骨转移小鼠模型及股骨局部肺癌细胞骨转移模型,苏木素-伊红染色与显微CT(MicroCT)检测肿瘤细胞定植与骨组织破坏情况,组织蛋白酶K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骨组织中破骨细胞活化情况,转录组测序(RNA-seq)及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骨组织中OPG mRNA/RANKL mRNA比值。结果全身性肺癌细胞骨转移小鼠模型证实:相较于股骨,下颌骨不易发生肺癌细胞骨转移。分析生理情况下小鼠下颌骨与股骨的差异,发现在肺癌细胞骨转移低发的下颌骨中破骨细胞数目明显少于转移高发的股骨,且OPG mRNA/RANKL mRNA比值明显高于股骨(P<0.01)。进一步分析发生肿瘤细胞转移的骨组织中破骨细胞活化情况及OPG mRNA/RANKL mRNA比值发现,肺癌细胞骨转移引起的骨破坏主要发生在组织蛋白酶K阳性破骨细胞集中分布的区域,发生肿瘤细胞转移的骨组织中破骨细胞数目明显多于非骨转移组(P<0.01),且OPG mRNA/RANKL mRNA比值明显低于非骨转移组(P<0.000 1)。结论在小鼠肺癌细胞骨转移低发的下颌骨与高发的股骨中,破骨细胞活化情况及OPG mRNA/RANKL mRNA比值存在明显差异,提示骨组织可能通过OPG/RANKL影响破骨细胞活化进而参与调控肺癌细胞骨转移部位差异。
付世锦曾刊李鑫杨静汪成林叶玲
关键词:下颌骨股骨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骨微环境相关细胞对肿瘤细胞骨转移的作用及机制被引量:3
2020年
肿瘤骨转移是肿瘤转移的重要组成部分。肿瘤骨转移的过程往往会经历肿瘤细胞的定植、休眠及活化等。从肿瘤细胞定植到骨微环境中,再到其休眠激活往往经历一段较长的潜伏期。肿瘤骨转移过程中,骨微环境中的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髓基质细胞、免疫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定植、休眠及活化过程有重要影响。在这个过程中,肿瘤细胞除自身调节外,还通过与骨微环境中的各种细胞发生相互作用。本文针对骨微环境中的相关细胞对肿瘤细胞骨转移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的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曾刊李鑫汪成林杨静叶玲
关键词:肿瘤骨转移休眠定植
五种腭中缝扩展技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9
2019年
利用骨缝效应矫治上颌发育不足是协调上下颌骨的理想方法。目前常用治疗手段是上颌快速扩弓(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RME)、上颌慢速扩弓(slow maxillary expansion,SME)、外科辅助上颌快速扩弓(surgically assisted 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SARME)、种植体支抗辅助上颌快速扩弓(microimplant-assisted rapid palatal expansion,MARPE)、反复交替式上颌快速扩缩弓(alternate 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 and constriction,Alt-RAMEC),每种方法的适应症不尽相同。本文将就上述5种扩展腭中缝方法的临床应用进行一综述。
李鑫李江黄诗言徐舒豪张扬根李小兵
关键词:上颌发育不足上颌扩弓腭中缝
冰毒吸食者继发猖獗龋行系统口腔治疗一例
目的:冰毒滥用可导致严重的、特征性的猖獗龋并成为患者就医的首要原因。本文报道一例冰毒吸食者继发猖獗龋患者,并讨论其可能相关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临床接诊1例40岁男性患者,有4年冰毒吸食史。患者以要求解决牙齿美观状况为...
王盼盼陈新梅郑黎薇郭蓝李鑫申思敏黄定明
炎症性牙根外吸收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9年
炎症性牙根外吸收是指在感染、压力、创伤及正畸治疗等多种物理化学因素刺激下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溶解牙根外表面硬组织的病理性过程。严重的炎症性牙根外吸收可导致牙体牙髓、牙周疾病,甚至牙缺失。因此,了解其致病机制对预防及治疗炎症性牙根外吸收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炎症性牙根外吸收的致病机制进行综述。
吴佳益李鑫汪成林叶玲杨静
关键词:牙骨质致病机制
非编码RNA与先天免疫信号调控被引量:4
2022年
先天免疫对消除和控制感染至关重要,但不受控制的免疫反应可损伤宿主组织。机体免疫稳态的调节是一个精确的、复杂的过程,其中,非编码RNA是多种生物过程中的重要调控因子。目前研究表明微小RNA、长链非编码RNA通过调控先天免疫途径中的基因表达参与抗病毒反应、肿瘤免疫及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情况下,微小RNA通过与mRNA的3′端非翻译区结合,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表达,而长链非编码RNA则作为微小RNA的内源竞争RNA,抑制微小RNA与信使RNA的结合,发挥免疫调控作用。本综述总结了非编码RNA在先天免疫中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为先天免疫的调节及免疫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参考。同时,我们也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新型非编码RNA的表达与成熟调控机制,以及非编码RNA在进化中的保守性等。
仇学梅李鑫刘锐
关键词:先天免疫非编码RNA微小RNA长链非编码RNA
表观遗传和代谢调控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研究进展
2023年
间充质干细胞是目前硬组织再生与修复中最为重要的种子细胞,在临床应用中前景广阔,因此其命运调控以及定向分化机制一直是领域内的重点研究方向。但由于间充质干细胞的异质性以及对其定向分化调控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等诸多原因,制约了间充质干细胞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在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表观遗传修饰发挥了重要调控作用;表观遗传调控异常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有关,且干预表观遗传修饰的小分子化合物具有改善骨质疏松的潜能。另一方面,营养物质代谢,尤其是葡萄糖代谢(糖代谢)不仅为细胞生理活动提供必需的能量物质,其代谢中间产物也是干细胞增殖、分化的调控因子;表观遗传修饰与糖代谢紧密关联,对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命运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本文中,我们简要叙述了糖代谢和表观遗传修饰调控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研究进展和表观遗传在骨质疏松症中的临床应用前景。
石玉尹贝李鑫叶玲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表观遗传修饰骨质疏松
前磨牙邻面板固位全瓷粘接桥修复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究IPS e.max Press玻璃基铸造陶瓷和WIELAND氧化锆陶瓷邻面板固位粘接桥修复下颌第二前磨牙缺失的抗折性能及模拟短期使用后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成人离体下颌第一前磨牙和第一磨牙各32颗,体外建立下颌第二前磨牙缺失模型。随机分为4组(n=8),E0组:IPS e.max Press铸瓷粘接桥;E1组:IPS e.max Press铸瓷粘接桥+30万次机械循环加载;W0组:WIELAND氧化锆全瓷粘接桥;W1组:WIELAND氧化锆全瓷粘接桥+30万次机械循环加载。万能测试机测试各实验组的破坏载荷力值。结果机械循环加载后试件均无松动或脱落,无明显裂纹。万能测试机测试结果:E0、E1、W0、W1组破坏载荷分别为(1 242.85±260.11)、(1 062.60±179.98)、(1 650.85±206.77)、(1 167.61±265.50) N,均大于下颌第二前磨牙所受最大力(360 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E0组破坏载荷小于W0组(P<0.05)。循环加载后,E1组和W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循环加载后,铸瓷组(E1、E0)破坏载荷变化不显著(P>0.05),氧化锆组(W0、W1)明显降低(P<0.05)。结论 IPS e.max Press铸瓷和WIELAND氧化锆全瓷邻面板固位粘接桥修复下颌第二前磨牙缺失均能够获得良好的抗折性能,短期修复效果满意。
李鑫朱智敏朱智敏周进茹陈文川
关键词:全瓷粘接桥破坏载荷
无托槽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对患者口腔健康状况的影响被引量:13
2021年
长期以来,固定矫治占据正畸矫治技术的主导地位,而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具有美观、舒适及取戴方便等优势,逐渐得到医生及患者的青睐。本文将对进行正畸矫治患者牙釉质白垩斑、牙周组织健康状况及口腔黏膜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影响作一综述,对比无托槽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对患者口腔健康状况的影响,为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李江黄诗言李鑫徐舒豪李小兵
关键词:口腔健康状况固定矫治正畸矫治牙周组织健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