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卫星
-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复杂脑动脉瘤的并发症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对治疗复杂脑动脉瘤手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接受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的53例患者共70枚动脉瘤的临床及影像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动脉瘤位置、大小、类型及是否辅助使用弹簧圈等因素对并发症的影响。结果53例患者均成功置入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58枚,其中26例患者仅单纯植入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27例患者瘤腔内辅助弹簧圈栓塞。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5例(9.4%,5/53),其中致残性和致死性并发症各1例;手术1个月后再发并发症2例(3.8%,2/53),1例脑梗死、1例脑实质出血,均为非致残性。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动脉瘤位置(P=1.00)、类型(梭性,P=1.00;夹层,P=1.00)、大小(P=0.59)、是否使用弹簧圈(P=0.53)在并发症发生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43例(58枚动脉瘤)患者术后中位影像随访时间为6个月(3~19个月),次全以上闭塞43枚(74.1%,43/58);3例患者出现载瘤动脉狭窄,但均未出现明显缺血症状。结论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国人复杂脑动脉瘤闭塞率高,但如何更好地预防并发症仍需进一步研究。
- 白卫星李天晓许予明李航贺迎坤
- 关键词:放射学介入性手术后并发症
- 高位食管内支架的临床应用研究
- 目的:探讨食管内支架置入治疗高位食管疾病的可行性。方法:26例高位食管疾病患者,男性 20例,女性6例,年龄2~78岁,平均52.0±22.3岁。根据临床表现、食管造影、螺旋 CT 或胃镜检查,确诊为食管癌或贲门癌根治性...
- 吴刚韩新巍高剑波高雪梅马南王艳丽刘子伦白卫星
- 关键词:食管疾病梨状隐窝内支架介入放射学
- 文献传递
- 股静脉入路脑静脉窦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特发性颅内高压伴静脉窦狭窄13例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评价股静脉入路脑静脉窦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特发性颅内压增高(IIH)伴脑静脉窦狭窄(CVS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确诊为IIH伴局限性CVS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并在逆行性脑静脉窦内微导管测压后经股静脉行静脉窦内支架成形术。术后均行腰椎穿刺术复测颅内压力,并复查眼底照相评估视神经乳头水肿改善情况。随访期间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有无并发症,脑静脉窦是否通畅。结果1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脑静脉窦内支架成形术。狭窄病变两端压力差由术前平均(20.67±5.63)mmHg(1 mmHg=0.133 kPa)降至术后平均(4.72±1.87)mmHg(P<0.001),颅内压由术前平均(371.5±84.7)mmH2O(1 mmH2O=0.0098 kPa)降至术后平均(225.6±45.7)mmH2O(P<0.001)。术后所有视神经乳头水肿均明显改善或消失。随访3~33个月,2例耳鸣患者症状消失,12例头痛患者、8例视物模糊患者症状明显好转,2例视力下降患者症状改善不明显。所有患者均无不适症状,原症状无复发,CTV或DSA复查提示支架开放良好,无支架内再狭窄。结论脑静脉窦内微导管测压指导股静脉入路支架成形术治疗IIH伴CVSS患者安全、有效。
- 白卫星贺迎坤康晓雨袁龙涛王晓雪王晓雪许予明
- 关键词:颅内高压血管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