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新星

作品数:14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乳腺
  • 7篇乳腺癌
  • 7篇腺癌
  • 4篇病理
  • 3篇预后
  • 3篇晚期
  • 3篇临床病理
  • 2篇导管
  • 2篇乳腺癌患者
  • 2篇受体
  • 2篇术后
  • 2篇肿瘤
  • 2篇外科
  • 2篇晚期乳腺癌
  • 2篇临床病理特征
  • 2篇静脉
  • 2篇局部晚期
  • 2篇癌患者
  • 2篇病理特征
  • 1篇胆管

机构

  • 14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14篇王新星
  • 9篇裴新红
  • 2篇庞新路
  • 2篇张玉杰
  • 2篇丰贵文
  • 2篇王跃
  • 2篇谢红昌
  • 2篇刘磊
  • 2篇丰永花
  • 2篇段馨
  • 2篇尚文俊
  • 2篇李金锋
  • 1篇韩娜
  • 1篇王蕾
  • 1篇郭广成
  • 1篇吴刚
  • 1篇栗英
  • 1篇梁欣
  • 1篇孙敏
  • 1篇张亚娜

传媒

  • 2篇河南外科学杂...
  • 2篇肿瘤基础与临...
  • 2篇2012中国...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中华乳腺病杂...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8
  • 2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局部kiss皮瓣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术后胸壁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局部kiss皮瓣在局部晚期乳腺癌(LABC)切除术后胸壁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初步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LABC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新辅助化疗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应用局部kiss皮瓣技术修复继发胸壁软组织缺损,术中于缺损下方和外上方设计2个局部邻位皮瓣(皮瓣A和皮瓣B),将皮瓣分别掀起后转移、拼接,共同修复胸壁缺损,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术后常规观察皮瓣血运,记录皮瓣存活情况,根据患者手术前后的病理结果给予辅助全身治疗,伤口愈合后开始辅助放疗,并定期复查。结果共纳入5例女性LABC患者,年龄41~71岁,平均53.4岁,临床分期均为Ⅲ期(T3~4N2~3M0)。LABC术后胸壁缺损面积为12.0 cm×12.0 cm~22.0 cm×20.0 cm,切取的皮瓣A面积为7.0 cm×7.0 cm~14.0 cm×13.0 cm,皮瓣B面积为5.0 cm×4.0 cm~11.0 cm×7.0 cm。术后有1例患者皮瓣A远端出现部分坏死,其余4例皮瓣均全部成活;供区均恢复良好,未发生并发症。术后随访13~20个月,平均15.8个月,皮瓣修复效果满意,有1例未接受放疗的患者于术后4个月出现局部肿瘤复发,其余4例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局部kiss皮瓣技术操作简单、修复效果满意,是一种可行、可靠的LABC切除术后胸壁软组织缺损修复方法。
薛兵建王新星李凯强解钧媛甘丽裴新红
关键词:修复外科手术
经颈内静脉入路植入静脉输液港原发性导管异位的处理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经颈内静脉(IJV)入路植入静脉输液港(TIVAP)发生原发导管异位(PCM)的特征与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2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单一治疗组连续收治的经IJV入路植入TIVAP的587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IJV入路共植入593例胸壁TIVAP,发生PCM 18例(3.0%)。其中经右侧入路425例,PCM 1例(0.2%)。经左侧入路168例,PCM 17例(10.1%)。18例PCM中11例首选猪尾巴导管介入调整,10例成功,1例失败;3例首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开放调整,均成功;4例首选盲视下开放调整,2例成功,2例失败。结论经左侧颈内静脉入路植入TIVAP的PCM发生率明显高于右侧,应用猪尾巴导管介入调整或DSA下开放调整是处理PCM的可行方法。
薛兵建王新星段馨李凯强解钧媛甘丽吴刚裴新红
关键词:颈静脉
乳腺髓样癌与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比较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比较乳腺髓样癌(MBC)与浸润性导管癌(ID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1例MB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发病年龄、病灶大小、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ER)状态、孕激素受体(PR)状态、人表皮生长因子2(HER 2)受体状态、Ki-67增殖指数、P53表达情况、分子分型、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脉管浸润情况(LVI)、淋巴结状态、患者的复发转移及生存情况等,并与同期收治的104例IDC患者进行对比。结果MBC患者的ER、PR、HER 2受体状态和E-cadherin表达情况与IDC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BC患者病灶大小、Ki-67增殖指数和P53情况与ID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BC患者组织学分级、分子分型、脉管浸润和淋巴结状态与IDC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BC和IDC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2.8%和9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BC和IDC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7.5%和9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BC是一种少见的乳腺癌亚型,尽管病理学特征表现较差,但其预后未必差于IDC。
张玉杰王新星薛兵建孙萌李凯强张亚娜裴新红
关键词:乳腺癌髓样癌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身心语言程式学理论结合正念减压疗法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24年
目的:探讨身心语言程式学理论结合正念减压疗法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5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纳入A组和B组,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与身心语言程式学理论结合正念减压疗法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B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CPSS)评分低于A组(t=13.908,15.554,5.580;P<0.05),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A组(t=8.036,6.762,6.219,6.371,19.460,7.711;P<0.05)。结论:采用身心语言程式学理论结合正念减压疗法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干预可有效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减轻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朱家蓓王新星孙敏赵悦
关键词:乳腺癌焦虑抑郁情绪生活质量
透析串联灌流在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治疗上的应用
【目的】探讨透析串联灌流(HD+HP)对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治疗的疗效,并与普通透析(HD)在DGF疗效中作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肾移植术后早期无尿或少尿,诊断为DGF患者36例,给予早期15例行HD治疗,...
丰永花尚文俊李金锋刘磊谢红昌王新星庞新路丰贵文王跃
关键词: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
13例静脉输液港体内断裂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 通过对静脉输液港使用中发生断裂的研究,探讨断裂原因、断裂的识别方法 和处理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搜集2013—2016年使用输液港并发生断裂的病例情况,对发生断裂的原因、断裂的识别方法 和处理措施进行总结和评价.结果 2013—2016年共有3246例病例采用了输液港进行治疗,其中13例发生输液港断裂,从输液港植入至发现导管断裂,最短13 d,最长120 d,断裂后导管发生移位8例,未发生移位5例,通过触摸、观察、治疗前维护等方法 能够发现并识别,采用局部或介入手术进行处理.结论 采用触摸、观察、治疗前维护等方法 可靠、有效,输液港断裂处理方法 得当,加强管理及相关知识教育,重视维护,采取预见性措施,是降低断裂并发症的关键.
栗英韩娜王新星李红娜梁欣
艾立布林联合吡咯替尼加曲妥珠单克隆抗体新辅助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局部晚期乳腺癌一例
2022年
紫杉类药物化疗联合曲妥珠单克隆抗体加帕妥珠单克隆抗体的双靶治疗是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的标准方案[1]。笔者报道1例多西紫杉醇化疗联合双靶治疗失败的HER-2阳性局部晚期乳腺癌,改用艾立布林联合吡咯替尼加曲妥珠单克隆抗体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凯强薛兵建王新星孙萌裴新红
关键词:新辅助治疗乳腺肿瘤
医学整合教学模式在肿瘤外科教学中的实践探讨被引量:7
2022年
医学整合教学模式是一种具有前瞻性、整体性且高度科学的全新医学教学方法,其将原本在内容上相互联系但又自成体系的不同基础学科融汇在一套授课方式中,是顺应现代医学变革方向的新型教学模式。医学整合教学模式在肿瘤外科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建立和完善肿瘤外科教学模式,而且也是当今的肿瘤外科学临床实践教学工作的迫切需求。此外,医学整合教学模式有助于推进我国肿瘤外科学教育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进步,培育具有更高水平的现代医学人才,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的医疗服务质量,实现健康中国的伟大战略。
裴新红王新星薛兵建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学改革理论教学
雄激素受体的差异分级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性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不同表达的雄激素受体(AR)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免疫组化的关联性。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01—2019-06收治的232例乳腺癌患者,根据AR表达量的差异进行分组,其中AR表达量<10%为低表达组、10%~50%为中表达组、大于50%为高表达组。统计分析三组乳腺癌患者的不同AR表达量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与其他乳腺癌免疫组化指标(ER、PR、Her-2、ki-67以及P53)之间的关联性。结果232例乳腺癌患者中,AR低表达69例(29.7%)、AR中表达55例(23.7%)、AR高表达108例(46.6%)。较AR低表达和中表达患者,AR高表达患者具有组织学分级低、ER阳性率高,PR高表达,以及ki-67低表达的特征(P<0.05)。AR的差异表达与年龄、月经状态、肿瘤直径、有无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以及有无脉管癌栓无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中,AR阳性高表达与较低的组织学分级、较高的ER阳性率,PR高表达,以及较低的Ki-67增殖指数等指示患者有较好预后的临床病理指标存在高度关联性。以上的研究结果提示,就乳腺癌患者而言,AR很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特异性治疗靶点和高特异性及敏感性的预后指标。
解钧媛甘丽王新星裴新红
关键词:乳腺癌雄激素受体病理特征免疫组化指标
艾立布林治疗乳腺癌术后复发的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艾立布林治疗乳腺癌术后复发的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7-2022-03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行艾立布林治疗的58例乳腺癌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不良反应。研究主要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RR)、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以及临床获益率(CBR)和艾立布林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患者的ORR为27.6%(16/58),CBR为32.8%(19/58),中位PFS为3.2个月。转移部位数目、化疗线数是艾立布林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不良事件中血液学不良反应最常见,其中中性粒细胞减少率为48.3%(28/58),3~4级占13.8%(8/58)。结论艾立布林用于乳腺癌术后复发患者,疗效良好,且不良事件可控。
李凯强王新星薛兵建孙萌甘丽解钧媛裴新红
关键词:晚期乳腺癌化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