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阳

作品数:2 被引量:47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低温胁迫
  • 2篇幼苗
  • 2篇幼苗生长
  • 2篇玉米
  • 2篇玉米幼苗
  • 2篇胁迫
  • 2篇苗生长
  • 2篇5-氨基乙酰...
  • 1篇生长及光合特...
  • 1篇生理机制
  • 1篇外源
  • 1篇光合特性
  • 1篇ALA

机构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省农垦...

作者

  • 2篇顾万荣
  • 2篇王燚
  • 2篇魏湜
  • 2篇孙阳
  • 2篇李晶
  • 2篇曲丹阳
  • 1篇焦健
  • 1篇孟瑶
  • 1篇曹鑫波
  • 1篇樊海潮

传媒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作物杂志

年份

  • 2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5-氨基乙酰丙酸提高玉米幼苗抗低温性及其生理机制被引量:24
2016年
低温是影响东北地区玉米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5-氨基乙酰丙酸(ALA)具有增强作物抗逆性的作用,近年来成为国内外的研究重点。为了探究ALA缓解玉米幼苗低温胁迫的生理机制及叶面喷施的最适浓度,选取"绥玉13号"为试验材料,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ALA(0、10、20、30和40 mg·L^(-1)),在昼/夜温度为14℃/5℃的低温条件下培养48h,研究ALA对玉米幼苗生长、细胞膜稳定性、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ALA能促进低温胁迫下幼苗生长,保护叶片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增强细胞清除活性氧能力,提高渗透调节的能力;其中以喷施20 mg·L^(-1)ALA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幼苗株高、叶面积和鲜(干)重分别增加24%、23%和26%(24%),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减少38%和45%,SOD和POD活性增加37%和66%,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50%和45%;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ALA可以缓解低温胁迫对玉米幼苗的损伤。
孙阳王燚曲丹阳李晶焦健曹鑫波顾万荣魏湜
关键词:玉米低温胁迫幼苗生长生理机制
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对低温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8
2016年
为探究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低温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调控效应,以绥玉13(低温敏感型)和郑单958(耐低温型)为试验材料,于三叶一心期叶面喷施20mg/L ALA,在昼/夜温度为14℃/5℃的低温条件下培养48h,恢复常温48h后取样,分析外源ALA对玉米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参数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显著抑制两个玉米品种幼苗的株高、叶面积、鲜重和干重。低温处理导致幼苗SPAD值下降,叶片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最大荧光(F_m)、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潜在光化学效率(F_v/F_o)及光化学猝灭系数(q_P)水平降低,初始荧光(F_o)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升高。外源ALA能够促进低温胁迫下玉米幼苗形态建成与物质积累,叶片SPAD值增加。外源ALA能够缓解由低温胁迫导致的叶片P_n、T_r、G_s和C_i下降,提高F_m、F_v/F_m、F_v/F_o及q_P水平,降低F_o和NPQ水平。由此可见,外源ALA能够促进叶片光合作用,提高PSⅡ反应活性,促进物质积累,增强玉米苗期的抗低温能力,且对低温敏感型玉米品种的缓解低温伤害效果更好。
孙阳王燚孟瑶樊海潮曲丹阳李晶魏湜顾万荣
关键词:5-氨基乙酰丙酸低温胁迫幼苗生长光合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