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媛媛

作品数:14 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地方病控制中心地氟病防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中毒
  • 6篇氟中毒
  • 5篇饮茶型
  • 4篇血清
  • 4篇氟中毒病区
  • 4篇病区
  • 3篇基因
  • 2篇亚砷酸钠
  • 2篇人群血清
  • 2篇砷中毒
  • 2篇酸钠
  • 2篇尿氟
  • 2篇民族
  • 2篇哈萨克族
  • 2篇哈萨克族人
  • 2篇哈萨克族人群
  • 2篇MRNA表达
  • 2篇藏族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研究

机构

  • 14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李媛媛
  • 11篇高彦辉
  • 7篇张微
  • 6篇刘晓娜
  • 6篇孙殿军
  • 5篇郦芒
  • 5篇李丙云
  • 5篇赵丽军
  • 5篇吴俊华
  • 3篇丁云鹏
  • 3篇冯红旗
  • 3篇孙振淇
  • 3篇杨丹
  • 3篇李丹丹
  • 3篇秦鸣
  • 2篇崔静
  • 2篇孙静
  • 2篇刘洋
  • 2篇魏玮
  • 1篇王骋

传媒

  • 10篇中华地方病学...
  • 2篇中国地方病学...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尿砷质控样品的制备与稳定性探讨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建立尿砷质控样品的制备方法,并对其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验证。方法采集健康成人尿样,浓缩后用冷冻干燥机进行冻干,对冻干后的样品采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进行砷含量测定。并从均匀性、稳定性、不同检测方法测定、尿砷含量定值等对冻干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方法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7,尿样冻干后砷含量的变异系数均< 5%。均匀性检验结果显示,低、高浓度样品瓶内和瓶间砷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1.09、1.53,P均> 0.05),样品均匀性良好。稳定性检验结果显示,室温条件下高、低浓度的冻干样品保存时间≤360 d的│下降率│均≤10%。以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高、低浓度冻干尿样中的砷含量,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14个省级及86个地市县级单位的尿砷含量定值结果,低浓度为(0.028 ± 0.002)mg/L,高浓度为(0.113 ± 0.008)mg/L。结论该制备方法冻干尿砷质控样品,冻干样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均能够满足于地方病防治监测中实验室的外部质量控制要求,具有可操作性。
纪晓红高琳赵丽军李媛媛姚金印原琳高晶高彦辉
关键词:质控样品稳定性
亚砷酸钠对大鼠肝脏硫氧还蛋白系统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亚砷酸钠(NaAsO2)对大鼠肝脏硫氧还蛋白(TRX)系统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Wistar大鼠36只,雌雄各半,按体质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饮去离子水)、低剂量组(饮用10mg/LNaAsO2水溶液)和高剂量组(饮用50mg/LNaAsO2水溶液),每组12只。饲养3、6个月时分批处死,每次每组6只。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肝脏TRX系统相关基因[硫氧还蛋白1(TRX1)、硫氧还蛋白2(TRX2)、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TR1)、硫氧还蛋白还原酶2(TR2)]mRNA表达。结果3个月时,组间比较,TRX1 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34,P〈0.05),TRX2、TR1、TR2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846、0.790、0.049,P均〉0.05)。其中,高剂量组TRX1 mRNA表达(1.766±0.374)高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0.926±0.329、1.212±0.546,P均〈0.05)。6个月时,组间比较,TRX1 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50,P〈0.05),TRX2、TR1、TR2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71、2.382、0.399,P均〉0.05)。其中,低、高剂量组TRX1 mRNA表达(0.717±0.139、0.622±0.261)低于对照组(1.059±0.356,P均〈0.05)。与3个月比较,6个月高剂量组大鼠肝脏TRX1、TRX2、TR1 mRNA表达明显降低(1.766±0.374比0.622±0.261.1.692±0.619比0.880±0.277,1.601±0.248比0.633±0.284,t=6.144、2.930、3.532,P均〈0.05)。结论NaAsO2能明显改变大鼠肝组织TRX1 mRNA表达。随着染砷剂量、染砷时间的增加.TRX1 mRNA表达3个月时上调.而6个月时下调。TRX系统可能通过氧化应激途径在砷中毒致肝损伤中发挥作用。
李媛媛王静王骋麻新影张圆圆赵丽军张微冯红旗孙殿军
关键词:亚砷酸盐类硫氧还蛋白
饮茶型氟中毒病区藏族与哈萨克族人群尿氟水平与氟暴露程度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民族饮茶型氟中毒人群茶水氟暴露程度与尿氟水平之间关系。方法选择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达13县和新疆阿勒泰地区的阿勒泰市、哈巴河县饮茶型氟中毒病区为调查点。其中,在青海省的调查点抽取6个藏族聚集村,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则抽取5个哈萨克族聚集村。对生活于当地的16岁以上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其饮用的茶水样,依据《砖茶含氟量》(GB19965.2005)检测砖茶水氟含量,计算日均茶氟摄人量;同时采集调查对象的即时尿液样本,采用《尿中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WS/T89—1996)检测尿氟含量;对全部调查对象进行数字化X线摄片,拍摄部位为前臂、小腿和骨盆,根据《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WS192—2008)进行氟骨症诊断。同时采用Spearman法对不同性别、年龄氟暴露程度与尿氟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共调查445名16岁以上成人,其中藏族224人、哈萨克族221人。藏族Et均茶氟摄人量中位数为9.93mg,哈萨克族为9.57mg。藏族尿氟几何均数为2.26mg/L,哈萨克族为3.29mg/L。氟骨症总检出率为37.98%(169/445),其中藏族为45.54%(102/224),哈萨克族为30-32%(67/221)。民族、性别及氟中毒病情不同的人群总的日均茶氟摄入量与尿氟水平呈正相关(r=0.23,P〈0.01)。进一步分层分析,藏族男性40—49岁氟骨症人群与50—59岁非氟骨症人群日均茶氟摄人量与尿氟水平呈正相关(r=0.81、0.58,P均〈0.05),藏族女性60—69岁氟骨症人群日均茶氟摄人量与尿氟水平呈正相关(r=0.56,P〈0.05);哈萨克族男、女性50~59岁非氟骨症人群日茶氟摄人量与尿氟水平呈正相关(r=0.57、0.61,P均〈0.05)。结论在青海省和新疆阿勒泰地区,人群尿氟水平与砖茶氟暴露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吴俊华李丹丹杨丹秦鸣李丙云刘晓娜郦芒李媛媛张微高彦辉
关键词:藏族哈萨克族
我国4个民族饮茶型氟中毒病情差异研究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探讨饮茶型氟中毒地区藏、蒙古、哈萨克、汉4个民族的氟中毒病情是否存在差异及引起差异的可能原因。方法在青海省果洛州藏族居住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蒙古族居住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哈萨克族居住地区各选择了2个县,每个县分别选择人1:3相对集中的3~4个病区乡为调查点。选择调查点内16岁以上少数民族及汉族人群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日均砖茶水摄人量等;并采集调查点的居民家中饮用水样,以及调查对象的砖茶水、尿样进行氟含量测定:使用便携式数字化X光机(DR)对调查对象的前臂、腰椎及盆骨进行X线拍片。饮用水水氟、砖茶氟和尿氟测定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ws/T89.2006);x线氟骨症诊断依据《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wS/r192.2007),并结合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表现。结果共调查16岁以上成人1703人,其中藏族、蒙古族、哈萨克族和汉族分别为525、328、305和545人。4个民族日均砖茶水摄入量、饮用水氟含量、茶水氟含量、日均砖茶摄氟量的均值以及尿氟的几何均数分别为2758.42ml、0.88mg/L、2.76mg/L、8.77mg、1.75mg/L。其中藏族、蒙古族、哈萨克族和汉族人群的日均砖茶水摄入量、饮用水氟含量、茶水氟含量、日均砖茶摄氟量、尿氟分别为3304.58、2170.42、2476.34、J583.93ml,0.27、0.88、1.04,0.35mg/L,2.91,1.66、3.14,0.93mg/L,10.17、4114、9.22、2.66mg,2,17、1.41、3.3771.15mg/L。日均砖茶水摄人量、饮用水氟含量、茶水氟含量、日均砖茶摄氟量、尿氟含量各民族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0.639、50.498、25.371、10.800、166.852,P均〈0.05)。X线氟骨症总体检出率为27.25%(399/1464)。其中藏族、蒙古族、哈萨克族和�
刘洋孙静李丙云刘晓娜郦芒崔静刘洪序孙振淇李媛媛吴俊华张微高彦辉
关键词:氟中毒少数民族
饮茶型氟中毒病区藏族人群血清镁、铝、钙、铁、锌和铜离子的分布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饮茶型氟中毒病区藏族人群血清镁、铝、钙、铁、锌和铜离子的水平,为饮茶型氟中毒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线索。方法2012年,选择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达日县的6个藏族聚集村为调查地点。对生活于当地的16岁以上人群进行问卷调查,采集调查对象饮用的茶水样,根据《砖茶含氟量》(GB19965-2005)标准方法检测砖茶水氟含量并计算日均茶氟摄入量;采集调查对象的静脉血,离心、取上层血清,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血清镁、铝、钙、铁、锌和铜离子水平;对全部调查对象进行数字化X线摄片,拍摄部位为前臂、小腿和骨盆,根据《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WS/T192-2008)进行氟骨症诊断。结果共调查170人,其中氟骨症74人,非氟骨症96人。受检人群日均茶氟摄入量的中位数(四分位数)为7.35(3.00,12.30)mg;血清镁离子含量为22.02(17.30,23.67)mg/L,铝离子为O.22(O.14,0.38)mg/L,钙离子为100.03(88.56,112.73)mg/L,铁离子为1.66(1.26,2.36)mg/L,锌离子为0.80(0.63,0.95)mg/L,铜离子为1.28(0.99,l.48)mg/L。男性血清铁离子含量为2.13(1.37,3.09)mg/L,高于女性[1.56(1.18,2.02)mg/L],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8,P〈0.01);≥70岁人群血清中镁、钙、铜和锌离子含量分别为15.09(13.64,24.13)、68.67(58.67,97.24)、0.97(0.72,1.34)、Q54(048,0.74)mg/L,均低于〈40岁人群[21.67(20.08,2276)、98.71(90.77,113.97)、1.35(1.21,1.71)、O.78(O.73,1.01)mg/L],年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26、2.99、3.01、3.34,P均〈0.05)。40~49和50~59岁人群血清中铁离子含量分别为1.77(1.45,3.02)、1.92(1.44,2.66)mg/L,均高于〈4
吴俊华李丹丹杨丹秦鸣李丙云刘晓娜郦芒李媛媛张微高彦辉
关键词:离子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677C〉T和5-甲基四氢叶酸高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基因2756A〉G多态性与地方性砷中毒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SNP位点rs1801133(677C〉T)、5-甲基四氢叶酸高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MTR)基因SNP位点rs1805087(2756A〉G)多态性与地方性砷中毒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性砷中毒病区140名出现砷性皮肤病变患者作为病例组,以同地区157名体检健康居民作为对照组,采集静脉血,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抗凝,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PFLP法),检测分析MTHFR677C〉T位点和MTR2756A〉G位点多态性。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性别、居住年限以及MTHFR677C〉T、MTR2756A〉G基因型对地方病砷中毒患病的影响。结果MTHFR677C〉T位点等位基因C出现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6.43%、52.55%,等位基因T出现频率分别为43.57%、47.45%,等位基因C、T出现频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0,P〉0.05);MTR2756A〉G位点等位基因A出现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3.93%、95.54%,等位基因G出现频率分别为6.07%、4.46%,等位基因A、G出现频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4,P〉0.05)。MTHFR677C〉T位点CC基因型出现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2.86%、18.47%,CT基因型分别为67.14%、67.52%,TT基因型分别为10.00%、14.01%;将杂合型CT、突变型TT、杂合型CT和突变型TT合并与野生型C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0.81、0.87,P均〉0.05)。MTR2756A〉G位点AA基因型出现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7.86%、91.72%,AG基因型分别为12.14%、7.64%,GG基因型分别为0.00%、0.64%;将杂合型AG、突变型GG、杂合型AG和突变型GG合并与野生型A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5、1.35、1.22,P均〉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何倩高彦辉赵丽军李媛媛魏玮冯红旗丁云鹏付松波孙殿军
关键词:砷中毒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易感性
亚砷酸钠对PC12细胞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及凋亡相关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亚砷酸钠(NaAsO2)对PCI2细胞(具有神经元特性的大鼠嗜铬瘤细胞)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和凋亡相关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PC12细胞作为研究对象,给予不同剂量的NaAsO2[0(对照组)、2、5、10μmol/L]染毒24h,使用Real-time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剂量NaAsO2染毒后PC12细胞的PEDF及其凋亡相关因子Bax和Bcl-2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PEDFmRNA表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2.28,P〈0.05),其中2、5、10μmol/LNaAsO2染毒组的PEDFmRNA表达(0.70±0.07、0.33±0.04、0.23±0.10)均低于对照组(1.15±0.11,P〈0.05)。BaxmRNA表达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2、5、10μmoVL组分另0为0.95±0.12、0.80±0.11、0.88±0.11、1.01±0.11,F=2.01,P〉0.05);Bcl-2mRNA表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87,P〈0.05),其中2、5、10μmol/LNaAs02染毒组Bcl-2mRNA表达(0.65±0.03、0.49±0.04、0.57±0.09)均低于对照组(0.95±0.11,P均〈0.05);Bax/Bcl-2mRNA表达比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5,P〈0.05),其中5、10μmol/LNaAsO2染毒组的Bax/Bcl-2mRNA表达比值(1.80±0.72、1.82±0.36)高于对照组(1.02±0.24,P均〈0.05)。结论NaAsO2可能通过降低PC12细胞PEDFmRNA的表达来增加凋亡相关因子Bax/Bcl-2mRNA表达.继而引起细胞凋亡。
崔晓慧张微李媛媛孙丽艳高彦辉姜丽欣曲丽莎刘晓娜张锦慧吕春鹏孙殿军
关键词:亚砷酸钠PC12细胞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凋亡相关因子
铝对氟中毒大鼠血清、骨、尿中氟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经氟铝单独、联合染毒的大鼠血清、骨、尿中的氟含量变化,分析不同剂量的铝对大鼠的氟蓄积量和氟排泄量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3×3析因设计方法,氟和铝各分3个水平.其中氟离子(P)水平分别为0、50、200mg/L,铝离子(Al3+)水平分别为0、100、200mg/L。将雄性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成9组,饮水中添加氟和铝,实验期内动物自由进食,饲养18周后以出现明显氟斑牙为模型复制成功的判定指标。采集大鼠的血清、骨样、尿样,测定其中的氟含量。结果氟对大鼠血清、骨、尿中的氟含量有影响(雅分别为166.74、577.81、160.96,P均〈0.01)。氟和铝对血氟、骨氟、尿氟的影响具有交互作用(F值分别为7.95、5.13、6.94,P均〈0.01)。当氟水平为50mg/L时,铝水平为0、100mg/L组的血清氟含量[(0.08±0.03)、(0.08±0.02)mg/L]高于200mg/L组[(0.04±0.01)mg/L,F值分别为7.14、5.78,P均〈0.05]。水氟水平为50mg/L时,铝水平为0mg/L组时骨氟含量[(1996.53±383.73)mg/kg]高于100、200mg/L组[(1252.51±189.08)、(1160.63±129.63)mg/kg,F值分别为20.54、24:56,P均〈0.01];当氟水平为200mg/L时,随着给铝剂量的增加,骨氟含量依次降低,分别为(4668.70±887.67)、(3920.30±528.31)、(3297.64±396.04)mg/kg。任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5.59、52.31、14.38,P均〈0.01)。当氟水平为50mg/L时,铝水平为0mg/L组的尿氟含量[(34.054±9.30)mg/L]高于100、200mg/L组[(14.81±6.32)、(14.67±3.42)mg/L,F值分别为25.30、24.32,P均〈0.01];当氟水平为200mg/L时,铝水平为0、100mg/L组的尿氟含量[(57.14±21.38)、(51.75±8.39)mg/L]高于200mg/L组[(34.84±9.30)mg/L,F值分别为30
祝晓明高彦辉丁云鹏李媛媛孙振淇王伟纪晓红孙殿军
关键词:血清
常规剂量乌司他丁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评价常规剂量乌司他丁联合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脓毒性休克诊断的4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人(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及观察组23人(早期目标导向治疗+乌司他丁20万单位/次,2次/天,连续应用7天)。在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乳酸值变化及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情况,同时记录机械通气的时间、ICU住院时间,观察28天患者住院死亡率。结果:47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在治疗后的6、12、24、48、72小时动脉压上升、血乳酸值降低,具有显著差异(P<0.05);并且在治疗后的24,48,72小时患者的心率减慢,更加趋于稳定(P<0.05)。实验组血管活性药物用量较对照组减少,但无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后的第3、5、7天观察组较对照组SOFA评分降低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APACHE-II评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机械通气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者28天住院死亡率未见明显差别(P>0.05)。结论:常规剂量乌司他丁联合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可以改善脓毒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缩短其在ICU的住院天数,降低机械通气时间。
王喜波田阔张建楠李媛媛赵鸣雁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乌司他丁血流动力学死亡率
水砷暴露致人群心电图改变的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研究不同水砷含量暴露与人群心电图改变的关系,探讨砷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 2008-2013年,根据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的历史监测资料,在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选择15个村作为调查点,选择年龄≥20岁、饮水≥10年的当地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按照饮水砷含量分为对照组(<0.01 mg/L)、低水砷组(0.01~<0.05 mg/L)、中水砷组(0.05~<0.10 mg/L)以及高水砷组(≥0.10 mg/L).采集调查对象家中的饮用水,应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检测水砷,并描记12导联心电图,比较不同水砷暴露人群的心电图改变.结果 共对1 341人进行心电图检查,异常率为11.56%(155/1 341),其中,对照组、低、中、高水砷组分别为5.7%(9/158)、12.85%(59/459)、12.02%(28/233)、12.02%(59/491).对照组的心电图异常率均低于低、中、高水砷组(X^2值分别为6.141、4.391、5.090,P均<0.05).心电图改变以心律失常和ST-T改变为主.对照组的各种心律失常异常率[0(0/158)]均低于低、中、高水砷组[4.58%(21/459)、3.86%(9/233)、3.46%(17/491);X^2值分别为7.483、6.247、5.618,P均<0.05].4组人群右心室扩大、心肌缺血心电图异常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9.525、9.848,P均<0.05).结论 饮水型砷中毒病区居民心电图异常改变以心律失常和ST-T改变为主.水砷含量≥0.01 mg/L即可明显引起心电图异常率的增加,饮水砷对心脏组织有一定的影响.
梅扬李媛媛高彦辉赵丽军刘加勇孙殿军
关键词:饮水型砷中毒心电图心律失常ST-T改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