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龙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生物处理
  • 1篇清洗剂
  • 1篇光伏
  • 1篇光伏产业
  • 1篇废水
  • 1篇C/N
  • 1篇PH

机构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成...

作者

  • 1篇贺玉龙
  • 1篇谭周亮
  • 1篇马小亚
  • 1篇李龙
  • 1篇陶美
  • 1篇张若木

传媒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年份

  • 1篇201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光伏产业清洗剂废水低温生物处理被引量:1
2016年
光伏产业清洗剂废水冬季生物处理难稳定达标.操作参数调控与工艺的优化组合对微生物活性的提高及清洗剂废水稳定达标处理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实验室摇瓶试验以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去除率、COD去除速率等为表征指标探究不同温度以及低温下p H、C/N(COD/NH_4^+-N)及处理工艺等对该废水生物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10℃下清洗剂废水生物处理效果受到明显抑制,21.5 h时COD去除率仅为49.7%,较30℃下降31.0%;偏碱性条件更利于该废水的处理.p H 8条件下COD去除率较p H为5.5时提高57.2%;初始C/N在8:1到32:1之间更利于该废水的处理.清洗剂废水在生物处理后期均出现降解停滞现象.进一步比较不同工艺下清洗剂废水的低温(15℃)处理效果,在15℃、p H 7-8和C/N 16:1条件下,相比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可将COD去除率提高7.5%左右;而两段式接触氧化法可将第二段处理中的COD去除率提高16.6%左右,最终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本研究通过两段式接触氧化实现了清洗剂废水的有效处理,但是该废水的降解动力学及两段式接触氧化体系中的微生物低温降解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图4表3参19)
兰书焕陈杨武贺玉龙陶美张若木李龙马小亚谭周亮
关键词:光伏产业生物处理PHC/N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