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林
- 作品数:8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基于等效沉降速度粒径的旋风分离器性能表征研究
- 旋风分离器是常用的气固两相分离设备。现有的粒级效率表征方法都假定颗粒是球形的,对非球形颗粒则采用基于几何意义的等效体积粒径。这也是非球形颗粒粒级效率难以表征、表征结果不便应用的主要原因。为了准确表征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性能,...
- 刘秀林
- 关键词:旋风分离器粒级效率
- 文献传递
- 一种分隔进气分流排气的旋风分离器
- 本发明为一种分隔进气分流排气的旋风分离器,包括壳体,壳体包括上下连接的直筒段和直径向下渐缩的过渡锥段,直筒段的侧壁顶部设置有分隔进气结构,直筒段的顶板上穿设有连通壳体内部和外部的分流型芯管,过渡锥段的底部连接有过渡型灰斗...
- 陈建义高锐李真发岳题刘秀林
- 文献传递
- 一种分隔进气分流排气的旋风分离器
- 本发明为一种分隔进气分流排气的旋风分离器,包括壳体,壳体包括上下连接的直筒段和直径向下渐缩的过渡锥段,直筒段的侧壁顶部设置有分隔进气结构,直筒段的顶板上穿设有连通壳体内部和外部的分流型芯管,过渡锥段的底部连接有过渡型灰斗...
- 陈建义李真发岳题刘秀林
- 文献传递
- 二元颗粒的旋风分离效率被引量:1
- 2016年
- 为了揭示二元颗粒的分离特性,以较难分离的沥青和滑石粉为母体粉料,以容易分离的煤粉和石油焦为添加粉料,两两形成4种差异二元颗粒体系,并以直径300 mm的PV型旋风分离器为模型,比较分离效率。结果表明:沥青颗粒、煤粉和石油焦的加入均能促进其分离效率,添加比例越大,效率提高越明显,且煤粉的促进作用比石油焦的更大;滑石粉、煤粉和石油焦的加入降低其分离效率,添加比例越大,分离效率降低越明显,且煤粉的抑制作用也更大;提出稳定团聚促进颗粒分离的观点,建议采用团聚相对稳定度来判断添加颗粒的促进或抑制作用,且采用团聚相对稳定度可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解释二元颗粒旋风分离的特殊现象。
- 李真发陈建义刘秀林
- 关键词:旋风分离器
- 一种分隔进气分流排气的旋风分离器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分隔进气分流排气的旋风分离器,包括壳体,壳体包括上下连接的直筒段和直径向下渐缩的过渡锥段,直筒段的侧壁顶部设置有分隔进气结构,直筒段的顶板上穿设有连通壳体内部和外部的分流型芯管,过渡锥段的底部连接有过渡型...
- 陈建义李真发岳题刘秀林
- 文献传递
- 基于等效沉降速度粒径的旋风分离器性能表征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选取粉煤灰、硅微粉、滑石粉与重晶石粉4种物性不同的颗粒物,分别用激光粒度仪与离心沉降粒度仪对颗粒物进行测量并比较基于不同等效原理的粒度分布;用粉煤灰与硅微粉在直径为300 mm的标准PV型旋风分离器上进行性能实验,测得基于不同等效粒径的粒级效率;参考颗粒物大小、密度和形状等影响分离的物理性质提出等效沉降速度粒径的概念,并用其作为基准来表征粒级效率。结果表明:相同的操作条件下,颗粒的等效沉降速度粒径相同,则其分离效率相等。最后用滑石粉与重晶石粉进行实验,验证了以上结果,说明颗粒的等效沉降速度粒径可以准确表征颗粒的旋风分离能力,为旋风分离器的工程设计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 刘秀林陈建义陈功
- 关键词:旋风分离器粒级效率
- 差异旋风分离器并联性能测量及流场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通过改变旋向和芯管直径,设计了3种差异旋风分离器,并按中心对称方式组成了3种并联方案:相同分离器、旋向差异分离器和芯管差异分离器并联。在冷态实验装置上,测量了单分离器和并联分离器的性能,并利用FLUENT软件分析了并联分离器的流场。结果表明,并联分离器的效率均高于单分离器,且效率-气速曲线未出现'驼峰';与相同分离器并联相比,旋向交替变化时并联总压降较小,分离效率也更低,但各分离器流量分配均匀,未发现'窜流'现象;当芯管有差异时,并联总压降增大,各分离器进口流量分配不均匀,且进、出口流量平均相差6.0%,公共灰斗中存在'窜流',旋流稳定性变差,效率降低。为了保证并联分离器的性能,应采用相同分离器对称并联的方式。
- 陈建义高锐刘秀林李真发
- 关键词:旋风分离器并联流场
- 旋风分离器结构优化实验研究被引量:10
- 2019年
- 为了在降低旋风分离器压降的同时维持较高的分离效率,设计了一种新型旋风分离器。采用弧形导流板分隔进气的入口结构、渐扩型排气的出口结构、加长型的筒体和锥体的结构,有锥顶过渡段的灰斗结构,并匹配了合理的尺寸。为了验证新型分离器的性能,将新型结构的旋风分离器与基准PV型分离器进行了并联对比实验。以空气为实验介质,实验粉料为滑石粉,在入口气速为14.2~21.2 m/s、入口含尘浓度为0.01 kg/m^3时,同时测量了新型分离器与PV型分离器的效率和压降。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基准PV型分离器,新型旋风分离器的平均压降降低了21.91%,且分离效率基本保持不变。
- 刘秀林刘秀林陈建义姜淑凤陈淑鑫
- 关键词:旋风分离器结构优化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