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芮
-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五种检查仪器对角膜水平直径测量的对比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分析五种角膜直径测量方法对角膜水平直径测量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方法:纳入2018-02/03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行双眼ICL植入的患者25例50眼,术前分别采用规尺、眼前节分析系统SIRIUS、IOL Master500、眼前节OCT和UBM 5种方法测量角膜水平直径,比较5种方法测量结果的相关性及一致性。结果:规尺、眼前节分析系统SIRIUS、IOL Master500、眼前节OCT和UBM测量的角膜水平直径分别为11.54±0.30、11.77±0.33、11.98±0.33、11.63±0.35、11.53±0.34mm(P<0.05),q检验结果显示规尺法与UBM法、眼前节OCT法,UBM法与眼前节OCT法测量的WTW值之间均无差异(P>0.05),直线相关分析发现五种检查方法测量值之间均具有显著相关性,Bland-Altman分析发现,规尺与SIRIUS、UBM、眼前节OCT检查值的95%LoA上下限绝对值均≤0.50mm。结论:五种测量角膜水平直径的结果,规尺与SIRIUS,UBM和前节OCT的结果可以互换,其他结果不能互换。IOL Master500测量值最大,不宜作为测量角膜水平直径大小的诊断依据,其他测量设备检查结果应结合临床实践。
- 张小兰龚芮王顺清黄永志
- 关键词:IOL超声生物显微镜
-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干眼情况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研究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后患者干眼相关的临床变化,评价其眼表疾病的严重程度。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2019-09/10拟行ICL植入手术矫正近视的患者50例50眼。分别于术前,术后1wk,1、3mo时进行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评分和角膜染色评分(Oxford法)、泪膜破裂时间(TBUT)、基础泪液分泌量(SⅠt)、下睑中央泪河高度检查。结果:OSDI问卷评分在术后1wk,1mo时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至术后3mo恢复至术前水平,角膜染色评分在术后3mo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3mo与术后1wk比较有差异(χ^(2)=5.267,P=0.022)。角膜染色评分在各个时间点均和OSDI问卷评分呈显著的正相关(rs>0,P<0.05)。TBUT在术后1wk及1mo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3mo恢复至术前水平。SⅠt和下睑中央泪河高度在术后各个时间点与术前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ICL植入术后早期会影响患者眼表泪膜的稳定性,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干眼相关症状,OSDI问卷评分可以评价其主观不适症状。但到术后3mo,患者眼表泪膜稳定性恢复至术前水平。角膜染色阳性评分越高的患者,干眼相关症状越明显。
- 缪娜邓应平张小兰王顺清孙成淑邱乐梅龚芮马可
- 关键词:干眼
- 利用自适应光学技术矫正角膜塑形镜配戴眼残余像差的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本研究旨在利用自适应光学技术矫正角膜塑形镜(OK镜)配戴眼的残余像差,探讨其残余像差的变化对配戴眼对比敏感度功能的影响。共纳入19例受试对象的19只眼,年龄(14.27±2.23)岁(12—20岁)。运用自适应光学系统在4mm人工瞳孔直径下测量和矫正角膜塑形镜配戴眼的残余像差,同时测量五个空间频率(2,4,8,16和32cpd)下的对比敏感度值。研究对象配戴眼的残余像差矫正前后各测一次,两次测试的顺序随机。对比敏感度的测试采用二项迫选法。数据的测量完成后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残余像差矫正前后各个空间频率下的对比敏感度对数值。结果显示经自适应光学系统矫正后,平均总像差均方根值(RMS值)从0.356μm下降到0.160μm(t=10.517,P〈0.001),平均总高阶像差RMS值从0.246μm下降到0.095μm(t=10.113,P〈0.001)。矫正残余像差后的对比敏感度对数值与矫正前相比,差异仅在8cpd的空间频率下有统计学意义(t=-2.51,P=0.022)。因此本研究发现利用自适应光学技术矫正角膜塑形镜配戴眼的残余像差,可提高配戴眼中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功能。
- 龚芮杨必刘陇黔戴云张雨东赵豪欣
- 关键词:角膜塑形镜自适应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