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1篇少年
  • 1篇手足
  • 1篇手足口
  • 1篇手足口病
  • 1篇青少年
  • 1篇染病
  • 1篇淋病
  • 1篇流行病学特征
  • 1篇流行病学特征...
  • 1篇流行病学研究
  • 1篇梅毒
  • 1篇季节性
  • 1篇儿童
  • 1篇儿童青少年
  • 1篇发病
  • 1篇发病率
  • 1篇发病数
  • 1篇法定传染

机构

  • 3篇北京市通州区...

作者

  • 3篇文晗
  • 3篇刘晓峰
  • 3篇孙秀梅
  • 3篇黄聪慧
  • 2篇佟卉
  • 2篇杨玉清
  • 2篇孙晓伟

传媒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北京市通州区2005-2014年梅毒和淋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分析北京通州区2005—2014年梅毒和淋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通州区2005—2014年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报的梅毒和淋病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北京通州区2005—2014年累计报告梅毒和淋病分别为2567例和971例,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5.59/10万和9.68/10万,发病率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1.46%和-10.53%,发病均无季节性,以20—49岁高发,职业以家务及待业为主,城区及其周边地区高发。梅毒报告病例以隐性梅毒为主(61.75%),且隐性梅毒报告病例女性多于男性,其他各期梅毒和淋病的报告病例中均男性多于女性。结论北京通州区2005—2014年梅毒和淋病的发病出现“剪刀差”特征,应根据这两种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其传播。
孙晓伟孙秀梅刘晓峰文晗黄聪慧佟卉杨玉清
关键词:梅毒淋病流行病学
应用3种回归模型预测手足口病周发病数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索分析手足口病周数据的统计学方法,提升手足口病预测能力。方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2008年第1周至2014年第14周北京市通州区手足口病周发病数。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自回归、季节性自回归与混合Serfling回归模型拟合。结果自回归、季节性自回归、混合Serfling回归3种模型对2008年第1周至2014年第14周实际发病数进行拟合,回归方程R2分别是0.907、0.917、0.919,所得残差经Ljung-Box检验均是白噪声;以所得回归方程对2014年第15周至第38周实际发病数进行预测,3种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分别为:18.67%、18.43%、17.12%。结论混合Serfling回归模型预测效果最优。
文晗孙秀梅黄聪慧佟卉刘晓峰
关键词:季节性手足口病
北京市通州区2005—2015年儿童青少年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通州区儿童青少年法定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儿童青少年传染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通州区儿童青少年法定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通州区2005—2015年共报告0~24岁儿童青少年法定传染病23种67 45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 113.27/10万。甲、乙类传染病年平均发病率为387.84/10万,2005年为434.57/10万,2015年为220.3/10万;其中0岁组发病率最高(1 167.95/10万),其次为5岁组(410.27/10万),10岁组发病率最低(80.15/10万)。丙类传染病年平均发病率为1 725.44/10万。2005年为768.41/10万,2015年为1 814.06/10万;其中0岁组发病率最高(9 417.82/10万),10岁组最低(203.97/10万)。结论通州区儿童青少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丙类传染病发病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
孙秀梅刘晓峰杨玉清孙晓伟文晗黄聪慧
关键词: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发病率青少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