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燕
-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夏天无注射液参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保护的NF-κB介导机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夏天无注射液参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保护的NF-κB介导机制。方法:随机将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夏天无注射液1.0 ml/kg的低剂量组、2.5 ml/kg的中剂量组、5 ml/kg的高剂量组及NF-κB抑制剂(BAY11-7082)组。脑缺血再灌注24 h后,2,3,5氯化三苯基四唑(TTC)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脑梗死重量百分比;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的磷酸化NF-κB表达变化。结果:TTC发现:不同剂量的夏天无注射液及BAY可以减轻脑梗死的总量,其中,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及抑制剂组之间效果无差异,但三者效果均较低剂量组明显;免疫组化发现:主要在模型组中的海马CA1区细胞核中发现磷酸化NF-κB表达,而CA3区的表达量较少。Western blot检测发现:不同剂量的夏天无注射液可以模拟BAY11-7082的作用,降低磷酸化NF-κB蛋白的表达量。结论:夏天无注射液可能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程度,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的过度磷酸化。
- 徐祖才张莎莎梁涛王静彭燕张骏
- 关键词:夏天无注射液脑缺血再灌注NF-ΚB神经保护
- 夏天无调控TNF-α参与大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夏天无注射液调控TNF-α参与大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夏天无注射液高剂量组(5 ml/kg)、中剂量组(2.5 ml/kg)及低剂量组(1.0 ml/kg)。改良Zea Longa方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在动物麻醉后2.5 h及再灌24 h进行评分;HE染色观察梗死区病理变化;ELISA检测大鼠血液中TNF-α浓度。结果神经功能评分发现,不同剂量夏天无均不同程度提高评分;HE染色发现不同剂量夏天无对脑损伤具有明显改善作用;不同剂量夏天无TNF-α表达量明显下降。结论夏天无提高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评分,改善脑组织病理学改变,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的过度表达有关。
- 徐祖才张莎莎梁涛王静彭燕罗鑫杨樟陈倩张骏
- 关键词:夏天无注射液脑缺血再灌注TNF-Α神经保护
- 反复幻嗅发作偶有“愣神”不伴脑结构性病变1例报告
- 2017年
- 癫痫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脑部神经元高度异常同步化放电所致的临床综合征,异常放电的神经元位置不同及异常放电波及的范围差异,导致患者发作形式不一,可表现为感觉、运动、精神、行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障碍或兼有之。本例报道的病例出现反复幻觉及短暂意识丧失,合并了两种发作形式,
- 彭燕刘海军郑永素罗忠黄浩徐祖才
- 关键词:结构性病变脑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短暂意识丧失异常放电
-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化学损伤致痫大鼠海马脑片电生理特性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化学损伤致痫大鼠海马脑片神经元基本电生理特性。方法将成年SD大鼠建立氯化锂-匹罗卡品模型后,急性分离获得海马脑片,应用全细胞膜片钳电流钳技术实时观察化学损伤致痫大鼠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膜电位及其单位时间内动作电位频率的变化情况;通过全细胞膜片钳电压钳技术,检测化学损伤后大鼠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的诱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变化情况。结果急性分离所得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的胞体饱满并可见突起。可在大鼠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记录到自发的动作电位及刺激诱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且化学损伤后神经元膜电位绝对值降低,动作电位频率加快,诱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幅值升高。结论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可以用于癫痫大鼠急性分离所得海马脑片的电生理研究,化学损伤后神经元兴奋性明显升高,为开展癫痫相关的功能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 徐祖才张骏黄浩王静徐忠祥彭燕陈娅徐平
- 关键词:全细胞膜片钳癫痫海马脑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