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亚青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基于梯度
  • 1篇定位施肥
  • 1篇营养盐
  • 1篇有效态
  • 1篇有效态含量
  • 1篇有效性
  • 1篇生物有效
  • 1篇生物有效性
  • 1篇施肥
  • 1篇太湖
  • 1篇区域污染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脱水污泥
  • 1篇污泥
  • 1篇污染
  • 1篇固碳
  • 1篇固碳能力
  • 1篇含硅
  • 1篇旱地

机构

  • 3篇南京大学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城...

作者

  • 3篇李亚青
  • 2篇罗军
  • 2篇管冬兴
  • 2篇魏天娇
  • 1篇崔昕毅
  • 1篇李刚
  • 1篇余光辉
  • 1篇韩永和
  • 1篇郑建伦
  • 1篇潘岳
  • 1篇黄辉
  • 1篇王兴雨

传媒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梯度扩散薄膜技术的太湖金属和营养盐区域污染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本研究利用梯度扩散薄膜技术(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films,DGT)对太湖7个湖区的水体和沉积物中金属与营养盐有效态含量进行原位监测,并分析污染物的区域特征。结果表明,DGT所测有效态浓度低于传统化学方法所提取浓度,且能实现低浓度、多元素同时监测。具体来看,太湖水体中金属的DGT有效态含量较低,区域差别较小。沉积物中9种典型金属的DGT有效态含量排序为Fe>Mn>Zn>Ni>As>W>Co>Mo>Cu,其中,Fe、As、Zn、Ni和W在竺山湾、梅梁湾和贡湖污染相对较重,在湖心区、胥湖和东太湖污染相对较轻,其余金属分布较平均且含量较低。与金属不同的是,太湖水体中DGT所测的有效磷(P)含量整体较高,最高值出现在贡湖,达83.2μg·L^(-1)。沉积物中DGT有效态P的区域分布更明显,以竺山湾、梅梁湾和沿岸区污染相对较重,最高值出现在竺山湾,达500μg·L^(-1)。对比沉积物和水体中DGT有效态P含量发现,竺山湾、梅梁湾和沿岸区沉积物可能是P的主要储存场所,具有潜在释放风险。
周春羊管冬兴韩永和潘岳房煦王兴雨郑建伦李亚青魏天娇邹宜涛崔昕毅罗军
关键词:太湖有效态含量区域污染
基于梯度扩散薄膜技术的脱水污泥中重金属有效性的原位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城市污泥中重金属污染日益得到关注,而重金属毒性/有效性的评价方法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本实验以南京市四个采用不同处理工艺的生活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污泥为研究对象,利用梯度扩散薄膜技术(DGT)和化学连续提取法测定重金属(Ni、Cu、Zn、Cd、Pb、V、As、Mo、Sb和W)的含量,并分析两者所测浓度之间的相关性,探讨脱水污泥中重金属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部分脱水污泥中Ni、As和Cd总量浓度超出农用泥质的行业标准,阴离子型重金属元素的生物可利用态(非专性吸附态NS1,专性吸附态SS2)所占比例普遍高于阳离子型重金属(可交换态EX1,碳酸盐结合态CB2);Ni和Cu的EX1和EX1+CB2、As的NS1和NS1+SS2、Mo和Sb的SS2与相对应元素的DGT浓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DGT技术有望应用于污泥中重金属的原位测定.
李亚青万晨洁魏天娇管冬兴黄辉余光辉罗军
关键词:污泥有效性重金属
旱地红壤长期定位施肥对硅生物有效性和固碳能力的调控作用
硅(Si)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以及抗逆性的增强有重要作用,其对有机碳的固定是土壤长期固碳的重要机制。施肥条件等因素影响土壤中硅的生物有效性和作物植硅体的碳汇潜力,而对长期定位施肥条件下,土壤中Si 的生物有效性及其固碳...
李亚青管冬兴魏天娇李刚余光辉
关键词:旱地红壤固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