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伟

作品数:18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关节
  • 5篇风湿
  • 4篇关节炎
  • 3篇血清
  • 3篇强直
  • 3篇强直性
  • 3篇强直性脊柱炎
  • 3篇综合征
  • 3篇髋关节
  • 3篇脊柱
  • 3篇脊柱炎
  • 3篇骨质
  • 3篇骨质疏松
  • 2篇蛋白
  • 2篇首发
  • 2篇系统性红斑
  • 2篇系统性红斑狼...
  • 2篇狼疮
  • 2篇类风湿
  • 2篇类风湿关节炎

机构

  • 18篇北京积水潭医...

作者

  • 18篇刘伟
  • 16篇宋慧
  • 9篇王丽芳
  • 8篇董鹏
  • 7篇李宏超
  • 7篇满斯亮
  • 5篇颜淑敏
  • 2篇周一新
  • 2篇张亮
  • 1篇黄彦弘
  • 1篇田伟
  • 1篇王雪卿
  • 1篇孔卓

传媒

  • 3篇中华风湿病学...
  • 2篇山东医药
  • 2篇骨科临床与研...
  • 2篇中华骨与关节...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世界复合医学...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7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幼年起病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幼年起病的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临床特点。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诊治的350例AS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50例病程(10.8±8.6)年,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阳性率90.9%(318/350),其中起病年龄≤16岁即幼年起病AS(JoAS)者75例(JoAS组),起病年龄>16岁即成年起病AS(AoAS)者275例(AoAS组)。结果①与AoAS组相比,JoAS组男性占比较高[98.7%(74/75)比79.6%(219/275)]、病程较长[11(8,15)比8(4,15)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65,P<0.01;Z=-3.09,P<0.01)。②与AoAS组相比,JoAS组以外周关节肿痛[45.3%(34/75)比18.9%(52/275)]、髋痛[26.7%(20/75)比15.3%(42/275)]、足跟痛[9.3%(7/75)比2.9%(8/275)]为首发临床表现的比例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20,P<0.01;χ^2=5.25,P=0.03;χ^2=5.93,P=0.02)。③校正病程后与AoAS组相比,JoAS组放射学髋关节损害率[77.3%(58/75)比43.3%(119/275),OR=4.71]、骨量低于同龄人率[34.7%(26/75)比23.3%(64/275),OR=2.23]、营养不良率[25.3%(19/75)比13.8%(38/275),OR=2.16]、急性葡萄膜炎的发生率[17.3%(13/75)比6.5%(18/275),OR=2.72]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ald=25.60,P<0.01;Wald=7.20,P<0.01;Wald=5.84,P=0.02;Wald=6.24,P=0.01)。结论与AoAS患者临床特点不同,JoAS患者更多以外周关节肿痛或髋痛为首发临床表现,病程中放射学髋关节损害、骨量低于同龄人、营养不良及葡萄膜炎的发生风险更高。
刘伟宋慧满斯亮颜淑敏李宏超董鹏郜司名
关键词:髋关节骨密度葡萄膜炎
缓和性血清阴性对称性滑膜炎伴凹陷性水肿综合征患者抗骨质疏松治疗价值初探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RA罕见亚型缓和性血清阴性对称性滑膜炎伴凹陷性水肿综合征(RS3PE)患者抗骨质疏松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9年8月共12例北京积水潭医院风湿免疫科经治的RS3PE患者的临床资料、骨密度、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及治疗转归,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2例RS3PE平均年龄(65±11)岁,其中≥60岁7例。8例患者的骨密度为重度骨质疏松,2例为骨量减低。9例患者骨代谢标志物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减低。10例患者治疗方案均为小剂量泼尼松和慢作用药物。结论结合RS3PE患者大多数为老年人,骨密度以骨质疏松和骨量减低较为常见,多数患者维生素D缺乏,且需要应用激素治疗的特点,提示骨质疏松筛查及抗骨质疏松治疗在RS3PE患者的诊治中具有重要作用,建议临床医师予以重视。
王丽芳刘伟董鹏宋慧
关键词:骨质疏松风湿性疾病
妊娠哺乳相关骨质疏松伴多发椎体骨折一例被引量:1
2020年
患者女,29岁,主因“腰背痛7个月,加重2个月”于2019年10月19日被收入北京积水潭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患者7个月前(妊娠第25周)出现腰背痛,程度较轻,不影响活动。2个月前(产后2个月)腰背痛加重,伴活动后腰背无力感,于当地医院查腰椎MRI:T11、L2-3椎体骨折;L3/4、L4/5棘间韧带轻度水肿。1个月前(产后3个月)腰背痛剧烈,负重时明显加重,强迫平卧位。再次就诊于当地医院查椎体CT:T6-7、T11-12、L1-5多个椎体压缩骨折;骨质疏松(图1,2)。给予钙尔奇D 1片bid治疗。腰背疼痛略减轻,遂就诊于我院。既往史:既往身体健康,无长期药物应用史。
刘伟宋慧臧强
关键词:椎体骨折腰背痛椎体压缩骨折棘间韧带腰背疼痛骨质疏松
风湿性多肌痛患者血清骨转化标志物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风湿性多肌痛(PMR)患者血清骨转化标志物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7例PMR患者作为观察组,47例骨关节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病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身高、体质量及实验室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沉降率(ESR);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血清骨转化标志物,包括25-羟维生素D_(3)[25-(OH)VD_(3)]、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甲状旁腺激素(PTH)及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用Spearman相关法分析骨转化标志物与ESR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b水平低,ESR水平高,血清25-(OH)VD_(3)、tP1NP水平低(P均<0.05);两组血清PTH、β-CTX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血清25-(OH)VD_(3)水平与ESR水平呈负相关(r=-0.479,P<0.05),血清tP1NP水平与ESR水平无相关性(r=-0.140,P>0.05)。结论PMR患者血清25-(OH)VD_(3)、tP1NP水平低,血清25-(OH)VD_(3)水平变化与患者炎症活动有关;血清PTH、β-CTX水平无显著变化。
臧强王丽芳刘伟满斯亮宋慧
关键词:风湿性多肌痛
类风湿关节炎髋关节终末期受累髋臼内陷临床特征和相关因素分析
2022年
目的:评估合并终末期髋关节受累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髋臼内陷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评估入院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RA患者,通过查询人工关节登记中心的电子数据库和线上问卷形式收集人口学参数、临床参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参数。通过术前骨盆正位X线片,依据Sotello-Garza和Charnley提出的标准,评估是否合并髋臼内陷。比较髋臼内陷组和非髋臼内陷组上述各参数的差异,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髋臼内陷相关因素风险比(OR)和95%置信区间(CI)。结果:共178例(204髋)纳入本研究,50髋(24.5%)符合髋臼内陷诊断标准,其中1级35髋(17.2%),2级15髋(7.4%)。髋臼内陷组发病年龄45.0(39.8,50.0)岁,手术年龄58.5(53.8,65.0)岁,显著高于非髋臼内陷组的发病年龄37.0(23.5,47.5)岁和手术年龄53.0(39.5,63.0)岁(P=0.003,0.005)。术前传统合成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cs DMARDs)使用率为38.0%,生物型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b DMARDs)+靶向合成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ts DMARDs)的使用率为4.0%,显著低于非髋臼内陷组的57.1%和18.8%(P=0.019,0.011)。髋臼内陷组红细胞沉降率为43.0(27.0,77.0)mm/1h,血小板计数水平为289.0(223.0,378.8)×109/L,显著高于非髋臼内陷组红细胞沉降率33.0(15.5,54.5)mm/1h和血小板计数水平247.0(207.0,310.0)×109/L(P=0.003,0.011)。髋臼内陷组颈干角(NSA)为134.5°±8.6°,显著低于非髋臼内陷组的139.4°±9.3°(P=0.001)。髋臼内陷组外侧缘中心角(CEA)为59.8°±14.9°,显著高于非髋臼内陷组的46.6°±17.8°(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髋臼内陷相关的显著性因素包括NSA(OR=0.948,P=0.015)和CEA(OR=1.044,P<0.001)。结论:髋臼内陷是RA终末期髋关节受累病例的一种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并与疾病活动度和抗风湿药物的使用存在一定关联性。髋臼内陷的存在将不可避免地对后续THA手术重建造成诸多技术挑战,关节外科医师务必在术
张亮李宏超张浩天边涛刘伟周一新
关键词:髋臼内陷类风湿关节炎髋关节
以关节炎表现为首发症状的成人血液系统肿瘤1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关节炎是风湿病的常见表现,但感染、恶性肿瘤也可出现关节炎,部分为首发表现,早期识别困难。恶性肿瘤引起的关节炎又称为副肿瘤关节炎,当关节炎早于或同步于恶性肿瘤的其他症状时,早期极易误诊为风湿性疾病,但两者治疗方法不同,一旦误诊并应用抗风湿药物,不仅延误病情,而且可能使疾病进一步加重,造成不良预后。临床上需提高对副肿瘤关节炎的认识,加强风湿病与恶性肿瘤的鉴别,减少误诊误治。
李宏超宋慧满斯亮颜淑敏刘伟
关键词:关节炎血液系统肿瘤
获得性骨肥大综合征患者血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了解获得性骨肥大综合征(SAPHO)患者的血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32例北京积水潭医院风湿免疫科经治的SAPHO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28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和血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水平,并对血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与病情相关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两独立样本采用t检验(符合正态分布)和秩和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2个以上独立样本结果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变量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2组一般临床资料相比,观察组血红蛋白[128(122,140)g/L]显著低于对照组[139(125,154)g/L](U=306.5,P<0.05),但血清ALP水平[75.00(66.00,85.75)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56.00(48.50,63.25)mmol/L](U=153,P<0.01)。血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52.51(41.72,86.11)ng/ml]、1型胶原羧基末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0.57(0.39,0.72)ng/ml]、N-端骨钙素(OC)[(20±8)ng/ml]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4.91(28.97,42.80)ng/ml,0.34(0.27,0.49)ng/ml,(15±4)ng/ml](U=183,P<0.01;U=223,P<0.01;t=3.180,P<0.01),2组25-羟维生素D3[25-(OH)VD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73(12.25,19.23)ng/ml,16.72(11.74,20.92)ng/ml](P>0.05)。血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与有无脊柱、骨、关节受累无关。不同关节受累数目分组结果显示,患者血清O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84,P<0.05),且关节受累数目越多,OC值越低。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tP1NP(r=0.805)、β-CTX(r=0.460)与OC水平均呈正相关(P均<0.01)。观察组血清tP1NP、β-CTX、OC、25-(OH)VD3水平与年龄、病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无关(P均>0.05)。但β-CTX与CRP呈正相关(r=0.392,P<0.05),OC与ESR呈正相关(r=0.475,P<0.05)。结论SAPHO综合征患者血清tP1NP、β-CTX、OC水平均显著升高;血清β-CTX和OC水平可以反映患者体内炎症的严重程度,OC水平与患者关节受累数目相关。
王丽芳刘伟董鹏宋慧
关键词:炎症骨转换标志物
尿转铁蛋白在诊断风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中的应用研究
2020年
目的尿转铁蛋白是反映肾小球滤膜损伤的灵敏指标,该文旨在探讨尿微量蛋白在风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9月北京积水潭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和住院的631例风湿病患者尿液中微量蛋白进行检测。结果与非SLE患者相比,SLE患者尿中MA(P<0.01)、TRF(P<0.0001)、IgG(P<0.05)增高例数百分比显著升高,两组比较α1-MG、NA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尿中MA(P<0.05)、TRF(P<0.0001)水平较非SLE患者显著升高,两组患者尿中α1-MG、IgG、NA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不伴肾损伤SLE患者组相比,伴肾损伤组SLE患者组尿中MA、α1-MG、TRF、IgG水平均升高(P<0.05)。两组患者尿中NAG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SLE患者尿微量蛋白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SLE患者尿中MA、TRF、IgG与肾损伤指标——尿蛋白、尿红细胞及管型均呈正相关(P<0.05)。与疾病活动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SLE患者尿中TRF水平与ESR(r=0.389)呈正相关(P<0.05)。尿中IgG水平与ESR(r=0.602)呈正相关(P<0.05),与补体C3(r=-0.317,P<0.05)呈负相关。其余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其他风湿病相比,由于TRF分子量小、所带负电荷少,且检测具有简便、快速、有效和无创伤性,在SLE患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中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王丽芳董鹏刘伟宋慧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转铁蛋白早期肾损害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前心理健康状态对临床疗效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髋关节终末期受累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前心理健康状态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9年5月行THA手术且随访至少2年的311例AS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66例,女45例;手术年龄17~82岁,平均(40.7±13.4)岁。根据患者术前生活质量评分的心理状态评分(SF-12 MCS)分为心理困扰组和无心理困扰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术后满意度,并对术前、术后的临床相关评分进行比较。结果:253例(81.4%)患者THA术前存在心理困扰,其中215例(85.0%)在术后得到改善。THA术后的AS疾病相关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髋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01)。心理困扰组患者SF-12 MCS改善值高于无心理困扰组(P<0.001)。两组间Harris髋关节评分改善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4)。心理困扰组患者的术后满意率为82.6%,无心理困扰组为89.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8)。结论:AS髋关节终末期受累患者的心理困扰情况发生率较高。THA手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AS疾病相关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髋关节功能评分。AS患者THA术前存在心理困扰不影响术后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及术后满意度。
边涛张亮满斯亮李宏超刘伟周一新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心理健康状态髋关节功能
银屑病关节炎患者血清tP1NP、β-CTX、OC、25-(OH)VD_3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银屑病关节炎(Ps A)患者血清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 P1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N-端骨钙素(OC)、25-羟维生素D3[25-(OH)VD_3)]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1例Ps A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骨质破坏19例、无骨质破坏32例,2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血清骨标记物t P1NP、β-CTX、OC及25-(OH)VD_3,并分析血清骨标记物水平与Ps A患者病情相关指标(年龄、病程、血沉及血清CRP)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t P1NP、β-CTX、O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血清25-(OH)VD_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骨质破坏者血清t P1NP、OC水平均高于无骨质破坏者(P均<0.01),有、无骨质破坏者血清β-CTX、25-(OH)VD_3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t P1NP、β-CTX、OC、25-(OH)VD_3水平与Ps A患者年龄、病程、血沉及血清CRP水平均无关(P均>0.05)。观察组有骨质破坏者血清t P1NP水平与血沉呈正相关(r=0.557,P<0.05),血清β-CTX、OC、25-(OH)VD_3水平与患者病情相关指标均无关(P均>0.05)。结论 Ps A患者血清t P1NP、β-CTX、OC水平均升高;血清t P1NP水平有助于判断Ps A患者骨质破坏及病情活动程度。
王丽芳董鹏刘伟宋慧
关键词:银屑病关节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