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义国
-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泰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泰市脑梗死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应用现况及复发情况调查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调查新泰市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应用现况,探讨阿司匹林应用不规范的原因及阿司匹林应用对脑梗死复发的影响。方法通过电话随访、门诊随访方式对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一科就诊的529例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服用情况进行现况调查,分析干扰阿司匹林服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及阿司匹林对脑梗死复发的影响。结果 (1)本地区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应用率较低。(2)不同教育程度、收入水平、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用药指导的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应用情况进行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规范服用阿司匹林组脑梗死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未规范服用组(χ^2=24.317,P〈0.001)。结论本地区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应用形势仍较为严峻,影响阿司匹林应用的因素较多,规律服用阿司匹林组脑梗死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不规律服用组,我们应加强二级预防知识学习,加强对脑梗死患者健康教育,提高阿司匹林治疗的知晓率及重要性。
- 马涛尹义国张鸿雁丁怀然邹振玲
- 关键词:脑梗死阿司匹林
- 强化危险因素干预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意义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强化干预脑梗死患者复发危险因素对脑梗死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年内发病入院的529例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强化干预组(265例)和对照组(264例),分析强化干预对脑梗死危险因素达标率及对脑梗死复发率的影响。结果:1.强化干预组血回压、血糖、糖化血清蛋白、血脂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而两组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干预组脑梗死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9%与13.2%,P<0.05)。结论:强化管理能够显著提高脑梗死危险因素达标率、显著降低脑梗死复发率。
- 尹义国马涛
- 关键词:脑梗死
- 替罗非班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功能及神经功能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究进展性脑梗死(PCI)患者采取替罗非班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新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PCI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小板功能指标、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氧化应激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血小板黏附率(PAdT)、血小板聚集率(PAgT)、血小板膜糖蛋白及血小板P-选择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丙二醇(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CI患者使用替罗非班与双联抗血小板结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有助于促进患者血小板功能恢复正常,提升神经功能,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且较为安全。
- 尹义国
- 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替罗非班双联抗血小板血小板功能神经功能
- 依达拉奉结合血栓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7月-2020年11月收治的8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通过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联合组(40例)。对照组采用血栓通治疗,联合组采用依达拉奉结合血栓通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血清学指标水平。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14 d后hs-CRP、MMP-9、Hcy指标水平相比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予以依达拉奉结合血栓通药物治疗,可提高效果,降低机体内炎性反应,该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使用安全性。
- 尹义国
- 关键词:依达拉奉血栓通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疗效血清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