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晶莹
- 作品数:10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Fe^(2+)浓度对2A12铝合金微弧氧化膜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17年
- 为分析掺杂元素对微弧氧化膜热控性能的影响,获得更高太阳吸收比和发射率的热控膜层,采用磷酸盐体系、Fe^(2+)盐添加剂制备了微弧氧化(Micro anodic oxidation,MAO)膜,并研究了不同浓度Fe^(2+)盐添加剂对MAO膜层热控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MAO膜微观结构,结合EDS、XRD,分析了Fe^(2+)浓度对MAO膜层微观形貌、膜层成分、相组成、耐盐雾腐蚀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Fe^(2+)进入了膜层,Fe元素含量随着添加剂中Fe^(2+)浓度升高而增加,太阳吸收比和发射率均先升后降,且在Fe^(2+)浓度为20 g/L时出现峰值0.89和0.83;掺杂Fe^(2+)进入膜层生成Fe3O4,显著提高了MAO膜的热控性能和耐盐雾性能;Fe^(2+)浓度在20 g/L时微弧氧化膜具有优异的热控性能(其太阳吸收比达αS0.89、发射率达εH0.83)和耐盐雾腐蚀性能。
- 文陈郝雪龙崔庆新白晶莹张立功李思振
- 关键词:微弧氧化盐雾腐蚀
- Fe2+对2A12铝合金微弧氧化热控膜层性能影响研究
- 合金是目前航空航天应用最广泛的结构材料,通常通过MAO提高铝合金的耐磨、耐蚀并改善其焊接性能,而在航天应用过程中,微弧氧化可制备高发射率、中发射率、高吸收-发射比热控涂层及中吸收-发射比热控涂层,同时具有较高的空间环境稳...
- 文陈曹克宁崔庆新白晶莹张立功李思振华筝宋宝伟
- 关键词:微弧氧化热控发射率
- 黑色微弧氧化膜的制备及其表征被引量:9
- 2016年
- 利用二次微弧氧化法,通过在磷酸盐体系的电解液中添加柠檬酸铁,在AZ40M镁合金基底表面成功制备了黑色的微弧氧化膜层。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别对黑色膜层的形貌和成分组成进行了表征,探讨了黑色微弧氧化膜层的形成过程及机理。结果显示,黑色膜层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镁,同时伴随着一定量的铁氧化物,包括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和单质铁。因此镁基底表面黑色膜层的形成可归因于柠檬酸铁中的铁离子在成膜过程中参与反应形成了黑色的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和单质铁混合物,并均匀地沉积在氧化膜中。
- 白晶莹李思振郑大江张立功冯立崔庆新王景润姜文武林昌健
- 关键词:微弧氧化磷酸盐镁合金
- 镁合金黑色微弧氧化膜在NaCl溶液中腐蚀电化学演变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评价镁合金黑色微弧氧化热控膜层在氯离子作用下的腐蚀演变行为。方法在电解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添加剂制备微弧氧化膜层,分析不同微弧氧化膜试样在0.1mol/L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演变过程。采用电化学极化、电化学交流阻抗表征和拟合,结合扫描电镜等方法,对膜层演变规律及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未经微弧氧化的镁合金自腐蚀电流密度为17.7μA/cm2,自腐蚀电位为-1.464V;经微弧氧化后,试样自腐蚀电流密度减小至0.09μA/cm^2,自腐蚀电位下降至-1.628V。添加剂加入后制备的微弧氧化膜相比于镁合金基体,其耐蚀性能提高,且随着添加剂浓度的增加,耐蚀效果呈现先增加、后减弱的趋势,添加剂质量浓度在10g/L时制备的膜层具有最好的防腐效果。镁合金微弧氧化热控膜层在NaCl溶液中腐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腐蚀性离子进入多孔膜层,引起界面熔融层变化;二是MgO与水分子反应造成内层膜更加致密,阻抗有所增加;三是腐蚀溶液接触到部分镁合金基底,发生电化学腐蚀,形成楔形效应,引发裂纹,最终导致局部腐蚀失效。结论微弧氧化提高了膜层的耐蚀性能,其在0.1mol/LNaCl溶液中的腐蚀过程可分为介质进入孔内、水合反应和局部腐蚀三个阶段。
- 张立功文陈李思振冯立白晶莹崔庆新王景润
- 关键词:微弧氧化镁合金NACL
- 微纳结构自清洁涂层的月尘防护性能研究
- 2023年
- 针对月面探测器表面月尘防护问题,制备了一种低表面能自清洁涂层。采用扫描电镜、分光光度计、接触角测量仪、划格法等手段对涂层的基本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采用翻转除尘试验对涂层的模拟月尘清除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带有低表面能自清洁涂层的载玻片在400~1800 nm波段范围内透光率≥90%,水接触角为137°~138°,划格法结合力优于1级,热循环100次后涂层未见损伤,涂层对50~75μm粒径模拟月尘的清除效率可达90%以上,涂层在月面探测器月尘防护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 刘冬伟舒文祥崔庆新闻强苗文陈张家强白晶莹
- 关键词:除尘效率透光率溶胶凝胶
- 空间微生物防护材料研究进展
- 2022年
- 载人空间站为航天员长期驻留创造了良好环境,同样也为微生物的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致病微生物会导致航天员生病,真菌和霉菌会腐蚀和降解空间站的各种材料,导致空间站设备故障,出现平台失效和密封性下降等风险。本文对空间站微生物腐蚀现状进行分析,并介绍了目前空间站常用材料的微生物防护现状。从金属粒子、纳米半导体金属氧化物、有机聚合物、疏水涂层以及复合抗菌材料五个方向详细阐述了国内外有关空间微生物防护材料的研究进展。同时结合空间航天器运行特点,对未来空间微生物防护材料的研究方向进行分析及展望。
- 靳宇曲溪文陈舒文祥赵阔徐俊杰白晶莹崔庆新张立功
- 关键词:空间站抗菌材料
- 聚酰亚胺薄膜表面导电金属层化学沉积技术研究
- 2022年
- 为赋予聚酰亚胺(Polyimide,PI)薄膜材料表面良好的导电性,满足其在雷达天线等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采用化学碱蚀法对表面具有极高化学惰性的PI薄膜进行界面微纳改性处理,并结合化学镀铜沉积技术,实现了PI薄膜表面导电金属层的制备。利用SEM、XRD、AFM、FTIR等对聚酰亚胺薄膜表面改性前后的微观结构和表面金属层性能进行表征。常温化学碱蚀后的PI薄膜表面呈现出树枝状与铆钉状微观结构交错均匀分布的凸起结构形貌,60℃碱蚀后的PI薄膜表面呈现出微小凹坑特征,且碱蚀后PI薄膜表面亲水性明显增强。PI薄膜表面金属镀层均匀致密,导电性良好,且镀层与PI薄膜基材之间具有良好的结合力。碱蚀改性后PI薄膜表面呈现出相互交错的微观凸起亲水性结构,为PI薄膜表面金属层的成核、结晶提供良好的沉积与互嵌结合点,形成PI薄膜表面金属层与基材之间良好的界面互锁,从而有利于提高表面镀层结合强度。本工作实现了化学碱蚀作用下聚酰亚胺薄膜表面高导电、高结合强度金属层的制备,可为聚酰亚胺薄膜在雷达天线等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 王楠白晶莹李家峰冯立冯立赫艳龙董俊伟崔庆新崔庆新
- 关键词:聚酰亚胺结合力表面金属化
- 表面状态对2A12铝合金发黑氧化膜层的热循环性能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为了探讨前处理对2A12铝合金发黑阳极氧化及其空间服役性能的影响,通过不同机加粗糙和表面活化等前处理对发黑阳极氧化形貌和热循环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采用扫描电镜等对前处理、氧化和热循环后的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表面粗糙度的增加,铝合金发黑膜层热循环性能变差,裂纹密度和宽度增加;而通过浸泡和溅射处理,由于表面微区域腐蚀,导致生成的氧化膜层与基体之间结合力下降,从而引起在热循环过程中表面膜层的脱落,并结合微观形貌以及能谱测试结果探讨了不同表面粗糙度和活化对膜层的影响机理。
- 崔庆新郝雪龙文陈白晶莹张立功
- 关键词:表面粗糙度热循环
- 纳米多孔Pd-Cu/Pd-Ag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被引量:1
- 2020年
- 针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DMFE)对高效阳极催化剂的需求,设计研发Ca-Mg-Pd-M(M=Cu,Ag)非晶合金前躯体体系,并采用去合金化制备系带-孔道双连续结构的纳米多孔Pd-Cu/Pd-Ag合金。通过设计前驱体合金比例可调节多孔结构的元素比例和尺寸,Pd元素可与Cu,Ag元素形成连续固溶体,在去合金化过程中可以降低Cu,Ag元素的扩散,进而细化纳米多孔的系带尺寸(由100 nm减小到10 nm)。相较于纳米多孔Pd,纳米多孔Pd-Cu/Pd-Ag合金表现出更优异的甲醇催化活性(催化电流强度:45 mA/mg)和抗毒化能力(J f/J b值为1.56),还具有低成本的优点,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 靳宇李家峰何南文陈崔庆新白晶莹
- 关键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去合金化
- 脉冲激光改性聚醚醚酮及表面金属化技术研究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 赋予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材料表面良好的导电性,满足其在雷达天线等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方法 采用波长1064 nm的脉冲红外纳秒光纤激光对化学惰性极高的PEEK材料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并结合化学镀镍技术,实现激光改性PEEK表面金属层的沉积制备。利用扫描电镜、电阻测试仪、金相显微镜等对PEEK材料表面改性后的微观结构和表面金属层性能进行表征。结果 当激光能量密度较低(Q<60 J/cm^(2))时,脉冲激光改性PEEK表面主要发生光热作用,基材表面呈周期性起伏的微纳沟槽结构,并分布有少量孔洞特征;当激光能量密度较高(Q≥60J/cm^(2))时,脉冲激光对PEEK表面的光热作用增强,并具有部分光化学作用,发生光热解化学键断裂,PEEK表面均匀覆盖一层熔融物或熔化后重新凝固的产物。对激光改性后的PEEK表面进行化学镀镍处理,当激光能量密度>10J/cm^(2)时,化学镀镍层致密均匀,镀层表面电阻≤20mΩ,且镀层结合力良好。结论 对脉冲红外纳秒光纤激光与聚醚醚酮界面处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在激光诱导作用下实现了聚醚醚酮材料表面金属层的制备。
- 李家峰王楠白晶莹王旭光佟晓波郭中增王骏张立功
- 关键词:聚醚醚酮表面金属化结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