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苗苗
- 作品数:7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系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中的应用1例
- 2018年
- 1临床资料
患者女,34岁,于2009年在北京某医院行剖宫产术,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好。2013年12月因稽留流产在我院行人工流产,术中大出血,彩超示子宫动静脉瘘,输注滤白悬浮红细胞纠正贫血,12月23日急诊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手术顺利,术后第8天行彩超检查示:子宫肌层弥漫性血流信号消失。术后积极对症治疗,患者恢复好。
- 杜苗苗曹贵文崔新江于志军邢辉
- 关键词:前置胎盘髂内动脉球囊剖宫产
- ^(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转移性骨痛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初步探讨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骨转移瘤所致骨痛的疗效。方法诊治52例骨转移瘤患者,在CT引导下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结果^(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后,第2天患者疼痛感明显减轻;第5~7天患者胀痛感加重;术后10~30 d患者疼痛逐渐缓解。术后1个月疗效评估:Ⅰ级疼痛缓解率100%,Ⅱ级疼痛缓解率88.9%,Ⅲ级疼痛缓解率92.3%,总有效率93.7%(P<0.05)。对不同疼痛程度患者局部疼痛缓解有效率高,但Ⅱ、Ⅲ级疼痛缓解率无明显差异(P=0.369)。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骨转移瘤所致骨痛,治疗时间短、短期内缓解疼痛疗效明显且并发症少。特别对于溶骨型骨转移瘤,其治疗效果较好,在临床保守治疗疼痛控制不理想时,^(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余春林崔新江曹贵文杜苗苗宁厚法
- 关键词:骨转移瘤放射性粒子骨痛
- 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序贯治疗近心旁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效果观察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观察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序贯治疗近心旁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取癌灶位于近心旁的67例HC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行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序贯治疗,对照组单纯行TACE治疗。取术前及术后第1个月静脉血检测AFP、AST、ALT、ALB,术后第3个月复查MRI评价近期疗效;术后随访36个月,计算生存率。结果与术前相比较,两组术后第1个月血AFP、AST、ALT降低而ALB升高,且观察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总体有效率为74.3%、疾病控制率为8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8.1%、65.6%(P均<0.05)。观察组术后6、12、3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8.6%、77.1%、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34.4%、18.8%(P均<0.05)。术后第3天观察组中心肌酶谱出现轻度改变3例,5例出现放射性胃肠反应改变,均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 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序贯治疗近心旁HCC安全、有效。
- 曹贵文杜苗苗崔新江邢辉张志超于志军韩金龙张风庆刘荣
-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序贯治疗
- 胰腺癌内照射腹泻探讨其止泻和胰酶剂之疗效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联合胰酶肠溶胶囊治疗胰腺癌^(125)I粒子植入术后顽固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1月~2015年7月在我院行^(125)I粒子植入术后出现顽固性非炎症性腹泻的36例胰腺癌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胰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8例患者。对照组单纯采用蒙脱石散治疗,胰酶组采用蒙脱石散联合胰酶肠溶胶囊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胰酶组症状评分从治疗前的平均2.89分降低至0.17分,对照组症状评分从治疗前平均3.0分降低至1.06分,治疗后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胰酶组治疗有效17例,有效率94.44%;对照组治疗有效10例,有效率55.56%;组间差异显著(P<0.05)。胰酶组腹泻的停止时间及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胰酶组共发生4例,对照组共发生3例,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较低,无差异性(P>0.05),主要为恶心、皮疹及呕吐,患者均可耐受。结论蒙脱石散联合胰酶肠溶胶囊可显著改善胰腺癌125I粒子植入术后顽固性非炎症性腹泻,治疗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 杜苗苗曹贵文宁厚法余春林崔新江张志超张风庆邢辉
- 关键词:胰腺癌^125I粒子植入术
- 腹主与双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辅助剖宫产临床应用比较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比腹主与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者中的应用及安全性,力求为产科医生提供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诊为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32例,其中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18例患者为实验组,行双侧髂内动脉阻断术14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率、胎儿及孕妇接受射线的照射剂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等情况,分析两种球囊阻断术的临床意义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率、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球囊放置时间、胎儿及孕妇接受透视时间及放射线剂量均高于实验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能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降低子宫切除率。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透视时间更短、孕妇及胎儿接受辐射剂量更低,髂内动脉阻断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
- 杜苗苗王森曹贵文崔新江邢辉于志军
- 关键词:腹主动脉髂内动脉球囊阻断剖宫产
-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巨块型肝癌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监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9
- 2018年
- 目的探讨TACE联合微波消融(MWA)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的变化在评估肝癌患者预后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到2012年5月行TACE联合MWA的174例肝细胞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倾向性匹配分析按1∶1进行匹配后分为术前高NLR组和低NLR组,截止数值是2.37,观察指标是患者的生存期和术前NLR。结果实际匹配的患者41对,配对后组间资料具有可比性,结果表明术前NLR为2.37是中位生存期(mOS)的独立预测因子。术前NLR<2.37的患者比术前NLR≥2.37的患者存活期更长。结论术前NLR为2.37可作为行TACE联合MWA治疗的肝癌患者预测mOS的补充因子。
- 严守美崔新江于志军邢辉赵邦利杜苗苗曹贵文
- 关键词:肝细胞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微波消融
- 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中的应用1例
- 2017年
- 1临床资料患者女,34岁,于2009年在北京某医院行剖宫产术,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好。2013年12月因稽留流产在我院行人工流产,术中大出血,彩超示子宫动静脉瘘,输注滤白悬浮红细胞纠正贫血,12月23日急诊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手术顺利,术后第8天行彩超检查示:子宫肌层弥漫性血流信号消失。
- 杜苗苗曹贵文崔新江于志军邢辉
- 关键词:前置胎盘髂内动脉球囊剖宫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