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篇多轴疲劳
  • 1篇飞机
  • 1篇飞机结构
  • 1篇分析方法

机构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沈阳飞机设计...

作者

  • 1篇宋恩鹏
  • 1篇陆华
  • 1篇鲍蕊
  • 1篇王明春
  • 1篇何刚
  • 1篇刘天奇

传媒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年份

  • 1篇201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多轴疲劳寿命分析方法在飞机结构上的应用被引量:10
2016年
针对飞机结构上常见的处于多轴应力应变(比例多轴)状态下的典型结构,采用3种多轴疲劳寿命分析模型,对该结构的疲劳危险部位进行疲劳寿命分析,并与单轴寿命分析方法的分析结果、疲劳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首先对该结构进行细节有限元计算,确定结构的应力分布与应力水平,当载荷施加到88%的最大一级的峰值载荷时,疲劳危险部位的孔边即出现显著的塑性应变,因此,选用低周疲劳(LCF)寿命预测模型进行分析。选取的3种分析模型均是基于临界面的分析模型,分别是Wang-Shang模型、Smith-Watson-Topper(SWT)模型以及Morrow-Brown-Miller模型。为验证分析模型工程适用性,开展了该结构的多轴疲劳试验。与试验结果相比,3种分析模型的预测结果均偏大,其中Wang-Shang模型的预测结果最接近试验值,适用于本文这类结构;SWT模型和Morrow-Brown-Miller模型的预测结果误差相对较大。对于处于多轴载荷状态下的结构,应按照多轴疲劳寿命分析方法进行寿命预测,单轴疲劳寿命分析方法将给出过于危险的评定结果。
宋恩鹏陆华何刚王明春刘天奇鲍蕊
关键词:多轴疲劳飞机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