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佳佳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主题

  • 2篇哈尼族
  • 1篇遗产
  • 1篇隐匿
  • 1篇人类学
  • 1篇人类学考察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建构
  • 1篇世界遗产
  • 1篇通婚
  • 1篇女性
  • 1篇青丝
  • 1篇族际通婚
  • 1篇唯美
  • 1篇文化
  • 1篇文化调适
  • 1篇文化同构
  • 1篇流年
  • 1篇民族符号
  • 1篇禁忌

机构

  • 3篇云南大学
  • 2篇昆明理工大学

作者

  • 3篇郑佳佳
  • 1篇马翀炜

传媒

  • 1篇今日民族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北方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交往需要的民族符号人类学考察——以世界遗产红河哈尼梯田为例
2016年
红河哈尼梯成为世界遗产后,经历着更为显著的社会交往变迁。公共标识向外来者传递本土信息,甚至成为不同人群文化交往平台的重要符号。旅游形式引导的需求从单一的景观凝视出发,促成在日常生活中对民族符号的捕捉,实现文化理解。对公共标识谬误问题进行学理追踪与文化阐释,新型交往共同体构建的基础在于制定新规则、尊重交往双方文化信息传递习惯,意义共享从直观走向抽象,需要经由具体交流场景等进路的逻辑还原。
郑佳佳
关键词:民族符号世界遗产
逝水的流年 隐匿的唯美——关于元阳县哈尼族女性“青丝”的文化描述
2016年
这是一篇田野调查随笔,田野点是元阳县新街镇土锅寨村委会的箐口村,这是一个半山腰上的哈尼族小村子。文章用细腻的笔触描述了哈尼族女性的一种极少被人关注的发饰——"青丝",并借用"隐昵"的理论尝试对"青丝"做出解释。
郑佳佳
关键词:哈尼族女性唯美隐匿流年
禁忌、厌胜与调适:哈尼族族际通婚的社会文化同构历程被引量:1
2018年
全球化背景下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不同族群的人们有了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远胜从前的社会交往活动,从而也使存在族际通婚禁忌的族群有可能实现跨族婚嫁。为抹去外族媳妇的他族族群身份标记,实现祈吉避邪目的而施行的对外族媳妇"改族称""改姓名""改口"的厌胜行为,是红河南岸哈尼族接受族际通婚的一个阶段性手段。传统的婚姻禁忌被不断打破而并未产生社会危机这一事实被不断认识之后,具有一定消极性的厌胜手段逐渐式微,有助于扩大社会交往的各种新的文化调适策略不断出现。社会交往扩大引起的社会与文化的抵牾因积极的文化调适而得以消除并实现动态的同构。为达成族际通婚而实践的种种社会文化交往行为,都表明了哈尼族在融入现代社会的进程中拥有能够实现传统与现代平衡、个体诉求与集体利益兼顾,以及我群与他者相互理解的文化方式和文化自信。
郑佳佳马翀炜
关键词:哈尼族族际通婚社会建构文化调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