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曦 作品数:10 被引量:8 H指数:2 供职机构: 广东省博物馆 更多>> 相关领域: 艺术 历史地理 社会学 经济管理 更多>>
18-19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女性——以珠江疍家女为例 被引量:1 2016年 18-19世纪,正值西方国家拓宽海外市场,进行资本积累之际,清政府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颁布"一口通商"政策,广州成为唯一的对外开放港口。西方人聚集在广州十三行经商,活动范围主要在广州河南一带和珠江航道上。故此,他们最先遇到也最为熟悉的女性群体,便是被视作珠江沿岸女性象征的疍家女。 陈曦关键词:女性群体 花舞美人——新艺术运动瑰宝阿尔丰斯·穆夏 被引量:4 2018年 一、阿尔丰斯·穆夏的艺术之路1904年,《纽约日报》(New York Daily News)在头版中称赞阿尔丰斯·穆夏为“世界最伟大的装饰艺术家”,在后世研究学者看来,这位新艺术运动大师更像一位哲人,他有着许多经典语录,如“我很高兴能够参与到大众艺术的创作中,而不是私人客厅设计”“我的作品,它很便宜,普罗大众都能看到,无论是在贫穷或富裕的家庭中皆能找到”“我宁愿做一个画图匠,而非为了艺术而创造艺术的人”^(1),穆夏的艺术之路可划分为三个重要阶段。 陈曦关键词:新艺术运动 美人 大众艺术 创造艺术 谈笑有鸿儒:谢稚柳先生与岭南诸家的交往 2017年 谢稚柳先生是著名画家、美术史论家及古书画鉴定家,创作以宋元绘画为基础兼师法自然,一生游历祖国名山大川,足迹遍布新疆、塞北、陕甘、川蜀等地。其中,广东是谢先生多次往来之地,作品中也多次出现罗浮山、丹霞山、鼎湖山等广东名山。可以说,南粤山水赋予他创作灵感,岭南佳物滋养先生心灵。先生晚年有诗趣题:"壮心七十未云老,自笑还来避岁寒。小住为佳花竹国,客斋暂榜榭东山。" 陈曦关键词:谢稚柳 黄君璧 跨文化视角下的清代外销花鸟画 2023年 清代外销画是在海上贸易背景下产生的,由中国画家按照西方购买者和贸易市场的需求绘制。外销花鸟画以花鸟、草木、鱼虫等为主要描绘对象,是众多外销画题材中的一种。其从宋代院体画出发,以中国传统花鸟绘画技艺为本,结合西方博物学、动植物学的科学理念,混合运用中西画法,独创出一种融汇中西的绘画风格,兼具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陈曦关键词:院体画 博物学 “活化”之路:学术支撑与展览呈现——关于“绘冠南天——粤藏宋元书画特展”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2 2022年 2022年8月至11月,广东省博物馆推出年度重磅展览“绘冠南天:粤藏宋元书画特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围绕该展览的策划初衷和理念,展示思路和内容架构的形成,展览形式设计和意境营造特色,以及展览效应和影响等角度展开梳理与思考,并就展览在弘扬基于地域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学术研究在展览策划与实施中的支撑性作用、展览形式设计语言对于宋元书画美学的多维呈现与活化运用、新媒体背景下展览品牌的塑造与传播等方面所做的有益探索与尝试展开论述,以期为同类型展览提供相关借鉴和参考。 任文岭 陈曦清代“人生礼俗”外销画研究 被引量:1 2020年 作为18至19世纪中西贸易往来背景下产生的独特外销艺术品,外销画主要是中国画家迎合西方人的兴趣,模仿西方技法和风格,按照赞助者和市场的需要制作而成的,是我们观察和研究清代社会的珍贵图像资料。文章综合运用社会学、文献学、图像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清代"人生礼俗"外销画的艺术价值和风格特点,进一步讨论该类绘画的民俗内涵,并试图探究"人生礼俗"外销画背后的中西民俗观。 陈曦关键词:外销画 人生礼俗 从外销画看清代广州玻璃制造的工艺流程与行业发展 2025年 法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玻璃制造》外销画图册由清代广州外销画家煜呱的画室绘制,包含“秤料”“镕料”“吹玻璃”“裁片”“罄光片”等玻璃制造流程。广东省博物馆、奥地利国家图书馆藏《车鱼缸》,大英博物馆藏《杨巷玻璃铺》等外销画不仅进一步体现了广州玻璃制造的精湛技艺,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清代广州玻璃匠人发挥通商口岸优势,在我国传统玻璃制造技术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西洋玻璃制造工艺,极大提高广州玻璃的制造水平,获得清宫的认可,使广州成为有别于北京和博山的极具鲜明特色的南方玻璃制造中心。 陈曦关键词:玻璃制造 龙门胜概图碑研究 2022年 龙门石窟研究院现藏有龙门胜概图碑一方,又名大龙门图碑,刻制时间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此碑详细记录了为迎接前往龙门石窟观游的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河南知府文悌等筹金重修龙门两山寺庙的相关事宜。碑面正中线刻的《龙门胜概图》,再现了晚清龙门石窟优美壮丽的风光,其中重点刻画的香山寺、潜溪寺等,对考察清代历史及寺庙建筑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陈曦关键词:绘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