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璇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原工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艺术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影视后期
  • 2篇电影
  • 2篇学法
  • 2篇影视
  • 2篇任务驱动教学
  • 2篇任务驱动教学...
  • 2篇驱动教学法
  • 2篇课程
  • 2篇教学
  • 1篇电视
  • 1篇电视编导
  • 1篇动法
  • 1篇独白
  • 1篇心动
  • 1篇胸臆
  • 1篇叙事
  • 1篇叙事结构
  • 1篇音响
  • 1篇影片
  • 1篇影视后期制作

机构

  • 6篇中原工学院

作者

  • 6篇郭璇

传媒

  • 3篇戏剧之家
  • 2篇新闻研究导刊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浅析美国电影《怦然心动》中独白的运用
2016年
美国电影《怦然心动》中独白作为片内人物的自述,不仅游刃有余地表现了角色纷繁复杂的心理活动和波澜起伏的情感历程,还通过不同角色的视点让观众看到了由多角度拼成的、不一样的"事实",加深了观众对整个故事的理解。
郭璇
关键词:独白直抒胸臆
解析美国影片《消失的爱人》的双线叙事结构
2016年
探讨婚姻与人性的美国影片《消失的爱人》采用双线叙事结构,分别从男女主人公各自的视角进行双线叙事,为观众搭建了一个趋于"全知"的观影角度。这不仅有利于观众对整个故事的理解,也有利于影片对原著小说错综复杂的情节的展现。
郭璇
关键词:全知视角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影视后期系列课程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7年
结合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影视后期课程的特点,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创设情境、提交作品、以赛促学、校企合作等措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了之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脱节、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创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对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郭璇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广播电视编导
解读电影《我是证人》中环境音响的作用
2016年
在客观世界和艺术世界里,各种声音都具备传达一定信息的能力,也都蕴含着丰富的表现力。电影《我是证人》中女主角盲人的身份设置,使得环境音响对于该片意义非凡,本文揭示了环境音响在影片中富有独特意义的存在形式与各种不同的作用。
郭璇
关键词:环境音响
探析“任务驱动教学法”之于软件教学的必要性——以影视后期制作课程为例被引量:2
2016年
本文对"任务驱动教学法"之于影视后期制作课程教学的必要性进行探讨,旨在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之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缺少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环节有效对应,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创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适应当前形势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集实践性、技术性、艺术性于一体的培养要求。
郭璇
关键词:影视后期制作任务驱动教学法
基于“任务驱动法”的影视后期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2016年
本文结合高校影视后期课程的教学特点,让教师运用"任务驱动法"指导学生参与实际项目,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创作热情与实践能力,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郭璇
关键词:影视后期教学改革教学效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