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
- 作品数:7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赵坤教授治疗小儿喘证经验撷萃被引量:2
- 2017年
- 赵坤教授从事小儿呼吸性疾病研究方向30余年,对于小儿喘证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临证主张祛痰为先,气血同调,尤重赭石,后期扶阳强心并重,临证多能应手获效,余有幸跟师学习,稍有心得,兹结合病例作简要概述,以飨同道。
- 李刚韩玉霞赵坤
- 关键词:麻黄附子细辛汤名医经验
- 赵坤教授从湿温论治小儿暑季发热经验
- 2017年
- 小儿暑季发热是儿科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病因多与小儿时期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健全有关,该病具有发病季节明显、病势缠绵及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等特点;赵坤教授认为此病属中医"湿温病"范畴,指出病因有多为外因、内因及内外因相合;其中脾胃为病变之中心,气遏湿阻为病机之关键;治疗上:调理脾胃气机贯穿疾病治疗的始终,结合病位之浅深、湿热之轻重、正邪之强弱而选方用药,临证多能应手获效。
- 李刚刘晓静赵坤
- 关键词:发热湿温病暑湿儿童
- 小儿肺系疾病病机的五行演变及治疗被引量:1
- 2017年
-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五行学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常常以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分析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以五行的乘侮和母子相及规律来阐释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因五脏之间相互联系,一脏受损,则可累及他脏,本文从小儿肺脏出发,运用五行学说,分别论述肺病传脾、肺病传肝、肺病及肾、肺病传心的病因病机,并根据五脏间五行生克乘侮的现象,论述补母、泻子、抑强扶弱等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韩玉霞李刚
- 关键词:肺部疾病病因病机五行学说儿童
- 中药归经浅议被引量:6
- 2017年
- 药物归经作为中药基本理论的一部分,在治疗疾病中对应用中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归经理论在春秋战国时期萌芽,金元时期基本形成,至宋明清时期又得到了充实与发展,现在已基本完善。其内容不断丰满,由狭到广,不局限于藏象经络,而扩充至四肢百骸、气血命门、卫气营血及三焦等。其影响也由指导疾病用药扩大到其他理论如方剂归经、分经本草、现代药理研究及受体、载体学说的形成。药物归经起源于临床,验证于临床,探究学习并应用该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 彭田芳李刚申攀
- 关键词:中药归经经络气血脏腑
- 张秀华论治小儿发热经验撷萃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总结张秀华教授治疗小儿发热临证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收集分析门诊病例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相关经验进行整理。结果:小儿肺常虚,贼风一至,多受其害,营卫失和而发热;小儿脾常不足,饮食积滞亦可发热,而外感与积滞二者兼见之证尤为多见。张师治疗表里同感,采用先通后散之表里双解之法,且药物煎服方法灵活,重视补虚以善后巩固。结论:张秀华教授治疗小儿表里两感之发热,其法新妙,值得借鉴学习。
- 李刚彭田芳申攀
- 关键词:小儿发热表里双解名医经验
- 赵坤运用扶阳法治疗小儿反复咳喘经验撷萃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总结赵坤教授临证运用扶阳法治疗小儿反复咳喘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收集临证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赵坤教授认为小儿为"稚阳"之体,阳气易伤而难复,阳虚日久,必伤及命门,故辨治时重体质,分年龄,用药灵变;详病机,权轻重,善用附子。结论:扶阳法治疗小儿反复咳喘疗效显著。
- 李刚韩玉霞赵坤
- 关键词:扶阳麻黄附子细辛汤名医经验
- 王祥麒教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经验
- 2016年
- 王祥麒教授,主任中医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承担省级以上课题3项,获得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4项,厅局级科研成果奖7项,出版论著5部,发表论文50余篇。王教授治疗再障经验丰富,多有效验,运用健脾和胃法、益髓生血法、宁血解毒法3法治疗。兹结合病例,阐述其治疗再障的经验。
- 申攀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