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电子态
  • 1篇电子态密度
  • 1篇氧化氮
  • 1篇氧化铈
  • 1篇一氧化氮
  • 1篇一氧化碳
  • 1篇态密度
  • 1篇汽车尾气
  • 1篇尾气
  • 1篇密度泛函
  • 1篇密度泛函理论
  • 1篇金属
  • 1篇贵金属
  • 1篇二氧化铈
  • 1篇泛函
  • 1篇泛函理论
  • 1篇NO
  • 1篇CEO
  • 1篇CO
  • 1篇掺杂

机构

  • 2篇浙江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崔鹏飞
  • 1篇袁金焕
  • 1篇赵雷洪
  • 1篇金丽芳
  • 1篇张建旺

传媒

  • 1篇广州化工

年份

  • 2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贵金属原子掺杂的CeO_2(111)表面模型催化剂的理论研究
2016年
通过DFT(密度泛函理论)的方法,详细的计算了不同贵金属原子,金(Au)、钯(Pd)、铂(Pt)与铑(Rh)在CeO_2(111)表面掺杂模型催化剂的几何结构与电子性质情况。计算表明:掺杂贵金属原子将会使CeO_2(111)几何构型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将贵金属金、钯、铂与铑掺杂到二氧化铈中,形成模型催化剂。该类催化剂的氧空位形成能为0.32、0.41、1.04和1.42 e V比体相CeO_2(111)表面的氧空位形成能大幅减小,有利于促进了氧空位的形成,掺杂体系的催化活性得到大幅提高。对态密度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在二氧化铈体相中掺杂贵金属原子,在费米能级处出现所掺杂的贵金属的电子锋,这充分说明,贵金属掺杂与CeO_2(111)的相互作用明显大于贵金属吸附与CeO_2(111)的相互作用。依照Au、Pd、Pt和Rh的次序,在CeO_2(111)面掺杂金属原子失去电子的数目在明显的增多,在CeO_2(111)面出现氧空位时,掺杂金属原子的电荷比相应化学计量模型电荷低。
崔鹏飞金丽芳张建旺袁金焕赵雷洪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二氧化铈贵金属电子态密度掺杂
汽车尾气中CO与NO催化消除的实验与理论研究
采用水热合成的方法合成了片状、花状Ni(OH)2,在573与773K下焙烧得到不同形貌的NiO样品。通过物理表征手段,如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W、BET比表面得到样品NiO的晶相以及形貌特征。通过...
崔鹏飞
关键词:汽车尾气一氧化碳一氧化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