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分析
  • 1篇细胞
  • 1篇临床病理
  • 1篇临床病理特征
  • 1篇鳞癌
  • 1篇鳞状
  • 1篇鳞状细胞
  • 1篇宫颈
  • 1篇宫颈鳞癌
  • 1篇复发
  • 1篇复发性
  • 1篇白介素
  • 1篇白介素6
  • 1篇病理
  • 1篇病理特征

机构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刘芳
  • 1篇方立萍
  • 1篇蒋葵
  • 1篇李霞辉
  • 1篇姚远
  • 1篇任晓雪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年份

  • 1篇201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复发性宫颈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复发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癌组织中IL-6表达及外周血小板计数的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1例复发性宫颈鳞癌患者癌组织中IL-6的表达及确诊时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分析癌组织中IL-6的表达和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并进行相关临床因素分析;分析临床病理特征、IL-6表达和血小板计数对无复发生存期(RFS)和总生存期(OS)的影响。结果 1IL-6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癌组织中IL-6表达的高低与脉管癌栓及转移部位有关(P<0.05);2血小板计数增多与临床分期和转移部位有关(P<0.05);3血小板计数和IL-6表达情况呈正相关(P<0.05);4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是否化疗、血小板计数和IL-6表达为R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血小板计数、临床分期、RFS和浸润深度为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癌组织中IL-6表达增多、初诊时血小板增多提示宫颈鳞癌转移风险增加,二者表达高度相关。外周血血小板增多、肿瘤微环境中IL-6的表达增加影响患者的预后。
姚远李霞辉任晓雪刘芳方立萍蒋葵
关键词:白介素6鳞状细胞复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