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青松

作品数:13 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心脏
  • 5篇心脏病
  • 4篇心脏病学
  • 4篇肿瘤
  • 4篇教学
  • 3篇心肌
  • 3篇炎症
  • 3篇脓毒
  • 3篇脓毒症
  • 3篇姜黄素
  • 2篇心肌损伤
  • 2篇心肌细胞
  • 2篇源性
  • 2篇脓毒症大鼠
  • 2篇细胞
  • 2篇肌损伤
  • 2篇肌细胞
  • 2篇教学改革
  • 2篇教学模式
  • 2篇谷胱甘肽

机构

  • 13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李青松
  • 7篇李永宁
  • 6篇夏云龙
  • 5篇卢书明
  • 3篇朱亮
  • 3篇王立峰
  • 2篇刘莹
  • 2篇康健
  • 2篇方凤奇
  • 2篇刘基巍
  • 2篇陈俊杰
  • 2篇王磊
  • 1篇张维升
  • 1篇刘金秋
  • 1篇杨晓蕾
  • 1篇吕秀鹏
  • 1篇杨延宗
  • 1篇邓晓琴
  • 1篇任延波
  • 1篇李雪琳

传媒

  • 3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高校医学教学...

年份

  • 4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姜黄素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GPX4介导的铁死亡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基于姜黄素(curcumin,Cur)对炎症反应和铁死亡的调控作用,探讨Cur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机制。方法采用改良式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y occlusion,MCAO)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CIRI组、Cur组。采用Longa法对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经试剂盒检测缺血侧大脑皮层组织中谷胱甘肽、丙二醛、Fe^(2+)含量以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脑皮层组织中铁死亡关键调控蛋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的表达;通过TUNEL法检测脑神经细胞凋亡情况;透射电镜下观察脑皮层神经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与CIRI组比较,Cur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降低,脑皮层中丙二醛、Fe^(2+)和TNF-α、IL-1β、IL-6含量显著降低(均P<0.05),而谷胱甘肽含量和GPX4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均P<0.05)。病理学检查可见CIRI组神经细胞水肿、破裂和坏死,Cur组仅有轻度水肿,少量坏死细胞。TUNEL染色可见Cur组神经细胞凋亡低于CIRI组[(23.6±3.5)%vs.(36.8±4.2)%,P<0.05]。透射电镜下CIRI组线粒体体积缩小、双层膜结构增厚、嵴减少或断裂,Cur组细胞核染色质部分边集,线粒体破坏减少。结论Cur可以减轻CIRI,其机制与抑制炎症反应和GPX4介导的铁死亡有关。
蒯鑫王立峰李永宁李青松
关键词:姜黄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乌司他丁抑制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Caspase-3信号机制研究被引量:22
2018年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30 只雄性SD 大鼠 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3 组:假手术组(Sham 组,n=10)、脓毒症组(Sepsis 组,n=10)、乌司 他丁组(UTI 组,n=10)。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乌司他丁组建模6 h 后给予大鼠尾静脉注射乌司他丁20 万U/kg,12 h 后重复给药,脓毒症组注射生理盐水。于6、 12、24、36 h 采用ELISA 法检测血清中cTnI 水平、血清TNF-α、IL-6 的质量浓度;心肌组织行 苏木精- 伊红(HE)染色和Bax/Bcl-2 蛋白表达水平及心肌细胞凋亡TUNEL 检测;Western-blot 法测定心肌组织Caspase-3 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UTI 组6、12、24、36 h 大鼠血清cTnI 质量浓度 明显低于Sepsis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TI 组TNF-α、IL-6 质量浓度高于Sham 组, 但明显低于Sepsis 组(P〈0.05)。HE 染色可见Sepsis 组心肌有炎症细胞浸润,细胞水肿及空泡形成, 而UTI 组较Sepsis 组明显减轻;UTI 组抑凋亡蛋白Bcl-2 表达高于Sepsis 组(P〈0.05)、凋亡蛋白 Bax表达低于Sepsis组(P〈0.05);TUNEL染色可见UTI组凋亡心肌细胞低于Sepsis组([ 32.2±4.8)% vs(. 58.4±5.6)%,P〈0.05];Western-blot检测UTI组Caspase-3蛋白表达高于Sham组[(0.32±0.048) vs.( 0.12±0.03),P〈0.05],但UTI组明显低于Sepsis组[(0.32±0.048)vs.( 0.55±0.052),P〈0.05]。 结论 乌司他丁抑制脓毒症大鼠血液中促炎介质的释放,降低Caspase-3 的表达,从而抑制心肌细 胞凋亡,对脓毒症大鼠急性心肌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陈俊杰李青松李永宁康健王磊任延波
关键词:脓毒症心肌细胞凋亡乌司他丁炎症介质CASPASE-3蛋白
MDT模式在放疗相关肿瘤心脏病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被引量:8
2019年
肿瘤心脏病学是关注肿瘤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诊断治疗以及预后随访的新兴交叉学科,2018年肿瘤心脏病学已写入我国第九版内科学教材,放射性心脏损伤是肿瘤心脏病学所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科间交叉知识的掌握对该类患者的治疗十分重要,这也促使放疗专科医生掌握疾病相关跨学科知识。然而,以学科为基础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新兴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需求,文章总结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应用多学科团队教学模式,在放疗相关肿瘤心脏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了其在培养放疗医生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探讨了目前放疗相关肿瘤心脏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李青松卢书明吕秀鹏邓晓琴李永宁夏云龙
关键词:MDT放射治疗学放射性心脏损伤
“三位一体”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2024年
对医学生进行规范化的临床技能训练是高等医学教育实践教学改革实施的关键。针对当前高校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水平和硬件差异化明显等问题,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目标,采用“三位一体”模式应用于卓越医学人才的培养中,即“三阶段”医学本科生标准临床技能培训(大医模式)、结合循证医学的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基于互联网资源实施的交互式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在大连医科大学备战校内技能大赛的学生中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即学生在校内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实践证明,“三位一体”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能够助力学生岗位胜任力的提高,受到师生欢迎。
李青松卢书明朱亮夏云龙
关键词:岗位胜任力教学改革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诊断高毒力肺炎克雷伯杆菌所致肝脓肿并发眼内炎1例
2024年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杆菌(hvKp)是肺炎克雷伯杆菌的一个变种,与传统的肺炎克雷伯杆菌相比,它具有更高的侵袭性和毒性。hvKp能够导致多种严重的感染,如肝脓肿,并可能通过血流播散到身体其他部位,如眼内,导致眼内炎。hvKp在亚洲常见,尤其是与糖尿病患者的感染有关。hvKp毒性与其特定的基因型和毒力因子有关,这使得其感染难以治疗,需要及时的医疗干预。本文通过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确诊hvKp所致肝脓病肿并发眼内炎1例,与传统病原学诊断相比,mNGS可有效降低治疗时间及费用。
王立峰蒋贵宇李青松李永宁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杆菌肝脓肿内源性眼内炎
姜黄素抑制Gpx4介导的铁死亡减轻大鼠脓毒症急性肺损伤
2024年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介导的铁死亡参与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及其姜黄素(Cur)的干预机制。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即假手术(Sham)组、Sepsis组、Cur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大鼠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模型,Sham组仅行开关腹手术,Sepsis组和Cur组行CLP,Cur组在建模后1 h腹腔注射姜黄素200 mg/kg,24 h后重复给药。术后48 h对大鼠肺组织取材,检测各组肺组织湿/干重(W/D);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试剂盒检测肺组织中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Fe^(2+)含量以及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铁死亡关键调控蛋白Gpx4的表达;通过TUNEL检测肺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透射电镜下观察肺泡上皮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与Sham组比较,Sepsis组肺组织W/D升高(P<0.05),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和MDA、Fe^(2+)含量显著升高(P<0.05),GSH含量降低、核蛋白Nrf2表达上调、Gpx4表达下调(P<0.05);光镜下可见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水肿、充血、炎症细胞浸润,透射电镜下可见线粒体皱缩、双层膜密度增厚、嵴减少或断裂等铁死亡征象;与Sepsis组比较,Cur组肺组织W/D降低(P<0.05),TNF-α、IL-6、IL-1β含量降低,MDA、Fe^(2+)含量降低,GSH含量升高,核蛋白Nrf2表达下调、Gpx4表达上调(P<0.05),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减轻。结论:姜黄素可减轻大鼠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其机制与抑制炎症反应和Gpx4介导的铁死亡相关。
王磊蒯鑫李青松李永宁
关键词: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姜黄素炎症因子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在急诊医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是支撑临床医学专业住培学员急诊医学相关培训效果的重要教学方法。方法选取大连医科大学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住培学员104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2组:实验组采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法为主的教学模式。两组学员由相同教师分别授课,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学员问卷调查及教师考评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学员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员对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多元化教学模式表示认可。教师对学员综合能力考核评价,实验组人文素质也优于对照组。结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专业住培学员的急诊医学相关培训中有利于培养学员临床思维、临床技能、医患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在提高医学人才素质教育和推动教学改革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康健李青松李永宁宝全张维升
关键词:教学模式急诊医学教学效果
肿瘤心脏病学临床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索被引量:1
2019年
肿瘤心脏病学近年来受到肿瘤学和心脏病学领域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教学方法强调教师教授,医学生被动接受,已经不能满足肿瘤心脏病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PBL教学法是注重医学生参与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备受重视。探讨PBL教学模式在肿瘤心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客观分析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优势、并且对这种教学模式在应用过程中案例及问题设计、教师培养、评价体系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解决方案。
李青松夏云龙刘莹刘基巍方凤奇卢书明
关键词:临床教学教学改革
姜黄素抑制NLRP3炎症小体减轻早期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早期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NLRP3)炎性小体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n=8)、脓毒症组(Sepsis组,n=8)、姜黄素干预组(Cur组,n=8)。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造模后腹腔注射姜黄素100 mg/kg,24 h后重复给药,Sepsis组注射生理盐水。于6、24、48 h通过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中心肌损伤特异性肌钙蛋白T(cTnT)水平;取48 h大鼠心肌组织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损伤情况;通过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blot法检测Cleaved caspase-1、NLRP3、IL-1β蛋白的表达情况;透射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内部超微结构改变。结果Cur组6、24、48 h大鼠血浆cTnT水平明显低于Sepsi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可见Sepsis组心肌炎性细胞浸润,细胞水肿、坏死,而Cur组仅见部分细胞水肿和坏死现象;TUNEL染色可见Cur组心肌细胞凋亡(28.4±2.3)%低于Sepsis组(43.6±3.8)%,P<0.05;Western-blot检测Cur组Cleaved caspase-1、NLRP3、IL-1β蛋白表达低于Sepsis组,高于Sham组,P<0.05。透射电镜下Sham组细胞核膜完整、染色质分布均匀;Sepsis组细胞核染色质边集、体积固缩,线粒体嵴断裂、空化现象,肌小节部分断裂;Cur组细胞核染色质部分边集,线粒体轻度水肿扩张,形态基本完整。结论姜黄素抑制脓毒症大鼠NLRP3介导的急性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leaved 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引起的细胞焦亡有关。
李青松陈俊杰李永宁王立峰
关键词:脓毒症急性心肌损伤姜黄素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基因学特点被引量:2
2017年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rightventricularcardiomyopathy,ARVC)常表现为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心源性猝死,其患病率为1/5000-1/2000,多见于男性,30%-50%的患者存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心肌细胞逐渐凋亡和炎症性心肌损伤与基因突变所决定的遗传过程相关。
李雪琳李青松刘金秋
关键词: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基因学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心肌损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