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翠

作品数:22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儿童
  • 5篇皮肤
  • 5篇组织病理
  • 5篇病理
  • 4篇皮炎
  • 4篇病理分析
  • 3篇血管
  • 3篇血管瘤
  • 3篇肉芽
  • 3篇肉芽肿
  • 2篇蛋白
  • 2篇多普勒超声
  • 2篇婴儿
  • 2篇婴儿血管瘤
  • 2篇幼年
  • 2篇幼年黄色肉芽...
  • 2篇肢端
  • 2篇肢端皮炎
  • 2篇特应性
  • 2篇特应性皮炎

机构

  • 22篇苏州大学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作者

  • 22篇胡翠
  • 20篇钱华
  • 18篇鲁慧
  • 17篇李巍
  • 8篇张婷
  • 8篇吴亚芬
  • 1篇徐荣华
  • 1篇施辛

传媒

  • 3篇中国麻风皮肤...
  • 2篇临床皮肤科杂...
  • 2篇中华皮肤科杂...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皮肤性病诊疗...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实用皮肤病学...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皮肤科学通报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6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皮肤性肥大细胞增生病12例临床与组织病理分析
2018年
目的归纳总结儿童皮肤性肥大细胞增生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诊治的12例儿童皮肤性肥大细胞增生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皮损多表现为躯干、近端四肢圆形或类圆形的斑丘疹,部分可见单发结节,面部基本不受累,掌跖受累少见,Darier征部分阳性。组织病理学检查示:真皮浅层可见肥大细胞不同程度浸润,甲苯胺蓝染色阳性。均无皮肤以外的症状体征。结论根据典型的皮损特点及病理表现可诊断儿童皮肤性肥大细胞增生病。
李巍钱华吴亚芬鲁慧胡翠
关键词:儿童组织病理
0.1%糠酸莫米松在儿童特应性皮炎维持治疗中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观察0.1%糠酸莫米松乳膏在儿童特应性皮炎维持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7例特应性皮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3例,两组患儿在相同治疗方案控制皮疹后,对照组患儿仅用润肤剂维持,治疗组患儿在润肤剂日常护理基础上继续予0.1%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每周2次,分别在1~3周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维持治疗后第1周治疗组复发2例,对照组4例,显效率分别为96.88%和93.6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治疗后第2周治疗组复发3例,对照组10例,显效率分别为95.31%和84.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周治疗组复发5例,对照组18例,显效率分别为92.19%和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儿童特应性皮炎的治疗中,润肤剂和外用激素的使用能较快改善患儿症状,每周2次使用0.1%糠酸莫米松软膏维持治疗能有效减少特应性皮炎病情的反复,建议维持治疗3~4周。
李巍张婷钱华吴亚芬胡翠鲁慧李纪兵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儿童
幼儿泛发性扁平黄瘤1例
2023年
患儿女,2岁,头面部黄色斑片1年半,渐累及躯干、外阴。皮肤科情况:头面部、躯干、外阴可见多发大小不一的黄色斑片,约绿豆至豌豆大小,边界清,表面光滑,未见丘疹、斑丘疹、鳞屑、萎缩、糜烂、坏死等。腹部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上部可见弥漫泡沫细胞浸润,伴有淋巴细胞浸润。诊断:泛发性扁平黄瘤。
曹蓉钱莹莹朱磊柴圆圆伍博胡翠鲁慧钱华
关键词:幼儿血脂异常智力发育迟缓
1991例儿童阴道分泌物特殊病原体培养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苏州地区儿童外阴阴道炎的特殊病原体。方法1991例临床资料完整、经临床确诊为外阴阴道炎的患儿,取外阴分泌物进行特殊病原体培养,按年龄分为婴儿组、幼儿组、学龄组3组,按首次就诊时间分为第一季度组,第二季度组,第三季度组,第四季度组,分别进行分析。结果1991例标本共培养出特殊病原体664例,其中人型支原体269例,解脲支原体214例,耐瑟淋球菌18例,念珠菌144例,沙眼衣原体19例。664例阳性患儿中,婴儿组14例,幼儿组45例,学龄组605例;第一季度组130例,第二季度组140例,第三季度组255例,第四季度组139例。结论不同年龄、不同季节儿童外阴阴道炎的特殊致病菌不同,治疗需依据发病年龄以及参考当地的气候特点,根据不同病原体合理选择药物。
鲁慧胡翠李巍顾洋钱华
关键词:儿童外阴阴道炎
伴有法洛三联征的I型神经纤维瘤病
2023年
报告1例伴有法洛三联征的I型神经纤维瘤病。患儿男,2岁4个月。全身散在咖啡斑2年4个月。生后2个月发现法洛三联征,已手术修补。母亲与患儿全身弥漫性分布大量咖啡斑。应用目标捕获高通量测序和Sanger测序技术发现患儿及母亲外周血DNA中NF1基因第4b外显子发生c.541C>T(p.Gln181Ter)无义突变,其父亲未见相同突变。诊断:伴有法洛三联征的I型神经纤维瘤病。
顾洋鲁慧李巍胡翠钱华
关键词:神经纤维瘤病先天性心脏病
皮肤镜在幼年黄色肉芽肿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总结幼年黄色肉芽肿的皮肤镜图像特点,探讨皮肤镜检查在幼年黄色肉芽肿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月皮肤科门诊31例经组织病理诊断为幼年黄色肉芽肿的患儿,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皮肤镜及组织病理资料。结果31例患儿中有29例(93.5%)皮肤镜下可见“落日征”,20例(64.5%)可见黄色小球或黄色云状区域,12例(38.7%)可见线状血管,12例(38.7%)可见点球状血管,5例(16.1%)可见亮白色小球或条纹,2例(6.45%)可见色素网。病程<6个月患儿,皮肤镜主要表现为落日征及黄色云状区域,其次为线状或球状血管,组织病理表现多处于早期及成熟期:亮白色条纹及色素网主要见于病程>6个月患儿,组织病理表现多处于移行期。结论不同病程幼年黄色肉芽肿在皮肤镜下有其特征性表现,可以此作为儿童幼年黄色肉芽肿诊断及随访中的重要手段,减少有创的组织病理检查。
胡翠钱华顾洋李巍王冰冰鲁慧
关键词:皮肤镜组织病理
308准分子激光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对白癜风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和IL-17、IL-22的影响被引量:18
2020年
目的:探讨308准分子激光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儿童白癜风的疗效及对血清免疫球蛋白和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2(IL-22)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7例白癜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63)和研究组(n=64),对照组患儿给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308准分子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起效时间、免疫球蛋白、IL-17、IL-22水平,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M(Ig M)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IL-17、IL-22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308准分子激光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患儿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血清免疫球蛋白和IL-17、IL-22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鲁慧钱华李巍胡翠钱莹莹
关键词:他克莫司软膏白癜风免疫球蛋白白介素-17白介素-22
792例儿童白癜风临床分析被引量:9
2021年
对792例我院确诊的儿童白癜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792例患儿中,男405例(51.14%),女387例,3~8岁患儿589例(74.37%),6岁为发病高峰年龄。最常累及部位为面颈部,共284例(35.86%)。102例(12.88%)有家族史,534例(67.42%)春夏季发病,242例(30.56%)发病前有外伤、精神因素、日晒等诱发因素。113例(14.27%)伴有其他疾病。实验室检查示白癜风组TPOAb阳性43例(9.31%),TGAb阳性24例(5.19%),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65%和0.63%(均P<0.05);血清25-(OH)D水平为(37.64±13.62)nmol/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62.87±12.38)n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率为57.38%,面颈部治疗效果优于躯干及四肢。
钱莹莹李巍吴亚芬鲁慧胡翠苑春雨李纪兵张婷钱华
关键词:儿童白癜风
18例儿童环状肉芽肿临床及组织病理分析
2019年
【目的】探讨儿童环状肉芽肿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皮肤科收治的18例儿童环状肉芽肿患儿的临床资料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皮损多表现为单一的环状红斑或由红色丘疹融合成的斑块,边界较清楚。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真皮内栅样肉芽肿性改变,中央有变性的胶原纤维,周围可见栅状排列的淋巴细胞、组织细胞以及少量多核巨细胞。【结论】根据典型的皮损特点及病理表现可诊断儿童环状肉芽肿。
鲁慧钱华李巍胡翠
关键词:儿童
22例儿童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临床与病理分析被引量:5
2023年
对22例儿童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pityriasis lichenoides et varioliformis acuta, PLEVA)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示22例患儿中,男女比例2.67∶1,平均年龄(8.77±2.84)岁。皮损分布:弥漫型18例(81.82%),中心型3例(13.64%),外周型1例(4.55%)。16例(72.73%)患儿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或其他感染史。组织病理的共同特征是:基底细胞不同程度的液化变性,真皮浅层或深层血管周围炎。所有患儿均采取联合治疗,包括:系统使用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复方甘草酸苷、红霉素等并联合外用药物治疗,20例(90.91%)患儿治愈。
钱莹莹钱华李巍鲁慧胡翠张婷李纪兵吴亚芬
关键词: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儿童组织病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