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斌强

作品数:8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尿道
  • 3篇结石
  • 2篇输尿管
  • 2篇输尿管镜
  • 2篇碎石
  • 2篇尿道输尿管
  • 2篇尿管
  • 2篇前列腺
  • 2篇前列腺癌
  • 2篇腺癌
  • 2篇经尿道输尿管...
  • 2篇激光碎石
  • 2篇表达及意义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电纺
  • 1篇电纺丝
  • 1篇电喷雾
  • 1篇悬吊
  • 1篇悬吊术

机构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滨州医学院附...
  • 1篇上海健康医学...

作者

  • 8篇李作为
  • 8篇田斌强
  • 7篇傅强
  • 7篇梁涛
  • 6篇李永辉
  • 3篇叶绪晓
  • 2篇燕东亮
  • 1篇陈嵘
  • 1篇谢淼
  • 1篇宋鲁杰
  • 1篇胡晓勇
  • 1篇谷宝军
  • 1篇魏盖杰

传媒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封堵取石导管在经尿道输尿管镜激光碎石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应用封堵取石导管在经尿道输尿管镜激光碎石术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输尿管结石患者230例,使用封堵取石导管96例(试验组),未用封堵取石导管134例(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科医人PowerSuite60W钬激光手术系统碎石取石,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在手术时间和一次结石清除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23.3±7.4)min比(35.6±11.1) min,98.92%(92/93)比88.89%(112/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堵取石导管在经尿道输尿管镜激光碎石术中对缩短手术时间、降低结石逃逸及提高结石清除率非常有意义。
梁涛李作为李永辉叶绪晓田斌强傅强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
ELAVLELAVL1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6年
目的 探讨ELAVL1 在前列腺癌(Pca)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 法检测66 例Pca、18 例高分级前列腺上皮内瘤(HGPIN)、30 例前列腺增生组织(BPH)及15 例正常前列腺组织(NP)中ELAVL1 的表达.结果 46 例(69.70%)Pca 中ELAVL1 有中等或强的表达,18 例HGPIN 中ELAVL1 都是弱或中等的表达,30 例BPH 和15 例NP 没有或只有弱的表达.前列腺癌Gleason 评分(GS)8-10 组中ELAVL1表达明显高于GS7 组和GS5-6 组(P〈0.05),GS7 组中ELAVL1 表达明显高于GS5-6 组(P〈0.05),GS7 中GS(4+3)组中和GS(3+4)组中ELAVL1表达没有明显区别(P=0.827).结论 ELAVL1 的表达可能与Pca 的发生机制有关,其对诊断高分级前列腺上皮内瘤和判断前列腺癌的转移和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ELAVL1 可作为前列腺癌治疗的新靶点.
梁涛李作为田斌强李永辉傅强
关键词:前列腺癌
聚丙交酯-乙交酯支架结合脂肪源性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尿道被引量:1
2021年
背景:生物电喷雾与静电纺丝技术的结合能促进活细胞和支架材料的直接整合,可将细胞均匀地分布在支架纤维间,是制备含细胞支架的一种很有前景的替代方法。目的:分析多方法结合制备富含脂肪源性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ASCs)的聚丙交酯-乙交酯[(poly(lactide-co-glycolide)),PLGA]三维支架作为尿道组织重建材料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静电纺丝和细胞生物电喷雾相结合的方法将ASCs整合到PLGA中得到支架PLGA-ASCs,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单纯PLGA支架,检测两种支架的微观结构、体外降解性能、机械性能与残留溶剂含量,MTT法检测PLGA-ASCs支架中的细胞活性。将PLGA-ASCs支架培养于37℃细胞培养箱内,培养1,7,15 d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扫描电镜观察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支架上的细胞生长与扩散。结果与结论:①扫描电镜显示,两种支架的纤维表面光滑,其中ASCs随机分布在PLGA-ASCs支架上,PLGA-ASCs支架的纤维平均直径、支架厚度大于PLGA支架;PLGA-ASCs支架内的细胞存活率为(87.0±4.4)%,支架中的细胞整合效率为28%;②体外降解实验显示,PLGA支架的重均分子质量在前15 d下降较快,PLGA-ASCs的重均分子质量在15-45 d下降更快,至45 d时两组支架的重均分子质量无差异;③PLGA-ASCs支架的杨氏模量、最大载荷及最大延伸率低于PLGA支架;④在培养的1-7 d内,PLGA-ASCs支架内的细胞数量逐渐增加,在7-15 d内细胞数量无明显增加;⑤扫描电镜观察和共聚焦显微镜显示,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PLGA-ASCs支架内的细胞数量逐渐增加并与支架整合;⑥结果表明,PLGA-ASCs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与生物活性,可作为尿道组织重建材料。
李作为傅强宋鲁杰李永辉田斌强
关键词:生物支架聚丙交酯-乙交酯静电纺丝电喷雾干细胞
输尿管镜激光碎石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效果比较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URL)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11月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ESWL治疗194例,行URL治疗265例,比较两种方式的疗效。结果 URL组术后2周、4周的临床结石清除率(85.7%、95.5%)均明显高于ESWL组(53.1%、7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URL组的发热、肉眼血尿、输尿管狭窄、穿孔的发生率与ESWL组相近(P均>0.05)。结论 URL对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疗效优于ESWL,可优先选择。
梁涛李作为田斌强李永辉叶绪晓魏盖杰傅强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中下段结石
TVT-A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改良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modified tension-free vaginal tape ABBREVO,TVT-A)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间4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行TVT-A的临床资料,通过压力诱发试验及膀胱颈抬举试验评价客观疗效,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价主观疗效。结果:4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4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6.8±2.9)min,术中出血量(27.5±6.7)ml,留置尿管时间(2.4±0.9)d,术后住院时间(3.3±1.2)d。40例患者随访时间13-28个月,平均19个月,手术前后ICI-Q-SF漏尿次数、漏尿量、对生活的影响程度评分和ICI-Q-SF总分比较,术后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TVT-A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治愈率高,尤其适用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梁涛李作为谷宝军田斌强李永辉傅强
关键词: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
保留肾单位手术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保留肾单位手术(NSS)治疗老年局限性肾癌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6月76例老年局限性肾癌患者行NSS的临床资料,观察比较手术并发症及治疗前后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76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4~33个月,平均21个月,仅1例患者于术后12个月局部复发改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前与术后24 h、术后3、6、12和18个月血清肌酐、尿素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3、6、12和18个月肾小球滤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S治疗老年局限性肾癌患者安全有效,NSS有助于肾脏功能的保护,尤其适用于老年局限性肾癌患者。
梁涛李作为胡晓勇田斌强燕东亮傅强
关键词:肾肿瘤保留肾单位手术老年患者
ELAVL1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ELAVL1在前列腺癌(Pca)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6例Pca、18例高分级前列腺上皮内瘤(HGPIN)、3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BPH)及15例正常前列腺组织(NP)中EL...
梁涛李作为田斌强李永辉傅强
关键词:前列腺癌发病机制蛋白表达
患者血清及尿液中TG、FBG、Glu、UA表达水平与肾结石成分和治疗后复发的关联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分析患者血清及尿液中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血尿酸(uric acid,UA)以及血糖(glucose,Glu)、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水平与肾结石成分和治疗后复发的关系,并探讨肾结石患者血清TG、UA和FBG水平、尿UA和GLU水平以及短期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就诊的肾结石患者118例,分为一水草酸钙结石组、二水草酸钙结石组及其他组,随访1年,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及血尿相关指标,分析患者血清及尿液中TG、UA以及Glu与肾结石成分和治疗后复发的关系。结果其他组结石成分类型患者主要表现为血清TG、UA及FBG绝对水平增高,且尿液中GLU表达最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饮酒过量、男性、BMI增高、血清UA水平增高及尿液UA水平增高、尿糖阳性均为一水草酸钙结石患者复发危险因素;BMI增高、男性、血清UA水平增高、FBG水平增高以及尿UA水平增高为二水草酸钙患者复发危险因素;二者共同的危险因素则包括:男性、血清及尿液的UA水平增加、FBG增高和尿糖阳性;而其他结石成分患者复发风险则在男性中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性别、血清UA、FBG及尿液UA、GLU高水平和含钙类结石成分的肾结石复发风险相关。
梁涛梁涛刘园园燕东亮李作为田斌强叶绪晓谢淼
关键词:TGUAGLU肾结石结石成分复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