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篇跳闸
  • 3篇跳闸率
  • 2篇电流
  • 2篇配电
  • 2篇配电线
  • 2篇配电线路
  • 2篇中性点
  • 2篇雷电
  • 2篇雷电流
  • 2篇电线路
  • 1篇电磁暂态
  • 1篇电晕
  • 1篇电晕电流
  • 1篇有限长
  • 1篇暂态
  • 1篇闪络
  • 1篇输电
  • 1篇中性点不接地
  • 1篇中性点不接地...
  • 1篇中性点接地

机构

  • 4篇武汉大学
  • 2篇国家电网公司
  • 2篇国网江西省电...
  • 1篇广东省电力设...
  • 1篇国网江西省电...

作者

  • 4篇韦自强
  • 2篇王华云
  • 2篇蔡木良
  • 1篇鲁海亮
  • 1篇谭可立
  • 1篇蓝磊
  • 1篇文习山
  • 1篇王羽
  • 1篇韩翔宇
  • 1篇张宇
  • 1篇岳云峰

传媒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电瓷避雷器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35kV及以下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架空线路的雷击跳闸率计算新方法被引量:8
2016年
目前的雷击跳闸率计算方法中均认为单相短路即引起线路跳闸,而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架空线路中,只有双相或三相短路后才会跳闸。为此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架空线路雷击跳闸率计算方法,包括新的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架空线路雷击跳闸率计算方法,包括直击雷跳闸率和感应雷跳闸率。本方法重点考虑了先闪络相导线对未闪络相导线的耦合作用,并在耐雷水平、建弧率和感应过电压的计算上采用新的计算公式。分别按照传统规程法、ATP建模仿真法和本方法,计算了典型10 k V配电线路的雷击跳闸率,并与线路实际运行中的雷击跳闸率统计值进行了比较,证明了新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蔡木良王华云韦自强张宇王羽文习山邓冶强
关键词:中性点架空线路耐雷水平
一种35kV及以下配电线路直击雷跳闸率计算方法
一种35kV及以下配电线路直击雷跳闸率计算方法,所述方法首先获取配电线路所在地区雷害状况和线路、杆塔参数,得到雷电流击中杆塔和击中导线的概率。其次考虑到配电线路特殊的中性点接地方式,采用全新的公式计算出雷电流直接击中导线...
蔡木良王华云韦自强王羽张宇郑蜀江安义潘建兵李博江刘蓓
文献传递
一种35kV及以下配电线路直击雷跳闸率计算方法
一种35kV及以下配电线路直击雷跳闸率计算方法,所述方法首先获取配电线路所在地区雷害状况和线路、杆塔参数,得到雷电流击中杆塔和击中导线的概率。其次考虑到配电线路特殊的中性点接地方式,采用全新的公式计算出雷电流直接击中导线...
蔡木良王华云韦自强王羽张宇郑蜀江安义潘建兵李博江刘蓓
文献传递
有限长交流输电线路电晕的无线电干扰被引量:1
2016年
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无线电干扰会影响周边环境和设备运行,进而影响电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有必要对线路无线电干扰水平进行计算研究.为此提出了一种以变电站出线端为代表的有限长交流输电线路电晕的无线电干扰计算方法.根据输电线路的空间排列、材料参数,采用激发函数法,得出当三相线路发生均匀电晕时产生的电晕电流.然后利用相模变换和行波在变电站入口处发生反射的原理,建立了体现电晕电流在有限长导线端部反射特性的传播模型,计算出电晕电流在空间任意点产生的电场强度,进而得到无线电干扰值.以变电站出线端的有限长输电线路模型为例,对单回和双回线路的无线电干扰进行了计算,并研究了不同空间位置无线电干扰值的规律.实地测量值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对后续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韦自强鲁海亮蓝磊韩翔宇岳云峰谭可立
关键词:有限长无线电干扰激发函数法电晕电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