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新贤

作品数:4 被引量:69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影响因素
  • 1篇低保
  • 1篇低保标准
  • 1篇中国流动人口
  • 1篇中国少数民族
  • 1篇人口
  • 1篇人口分布
  • 1篇人口老龄化
  • 1篇少数民族
  • 1篇贫困
  • 1篇族人
  • 1篇相对贫困
  • 1篇流动人口
  • 1篇民族人口
  • 1篇空间格局演变
  • 1篇老龄化
  • 1篇ESDA-G...
  • 1篇城乡
  • 1篇城乡差异

机构

  • 4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上海政法学院

作者

  • 4篇王新贤
  • 2篇高向东
  • 1篇陶树果
  • 1篇朱蓓倩

传媒

  • 1篇人口研究
  • 1篇上海经济研究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2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上海市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分布及演化特征研究被引量:21
2016年
该文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上海市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具体考察了1990-2010年上海各区县人口老龄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口区域分布不均衡,老年人口比重有明显的圈层结构特征;老年人口分布存在显著的正向自相关关系,但空间集聚趋势有所减弱;人口老龄化空间差异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程度在减弱,而空间结构特征引起的人口老龄化变异程度在增强,人口老龄化的总体空间差异趋于缓和。1990-2000年间上海市各区县以向更深程度的"老龄化"方向转移为主,而在2000-2010年间有向"年轻化"转移的趋势。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差异是受自然、人口、经济、社会、文化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各类因素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不同区县的人口老龄化有不同的影响方向和力度。
王新贤高向东陶树果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ESDA-GIS
中国流动人口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推进以及户籍制度的改革,各区域间的人口流动日趋活跃,流动人口规模迅速扩大。现有关于流动人口空间格局及其演变机制的相关研究大多以省级、地级市尺度展开,而县级尺度下的研究较为...
王新贤
关键词:流动人口影响因素
文献传递
中国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研究——基于城乡差异的视角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一项兜底的制度安排,在保障困难民众基本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低保标准作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关键环节,据低保制度的现行规定,城乡低保标准由地方政府结合当地社会救助事业发展实际和经济发展水平来制定和调...
王新贤
关键词:影响因素相对贫困
基于“胡焕庸线”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及其变动被引量:42
2016年
"胡焕庸线"作为中国人口的突变线,从1935年提出至今的80余年里,在国内外引起广泛的关注和深刻的思考。文章从民族人口的视角出发,收集和整理1953~2010年期间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县级资料,运用Arc GIS、Geo Data的空间分析技术,对"胡焕庸线"两侧的民族人口分布状况、变动趋势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少数民族人口在传统分布区形成多个热点分布区域;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广泛,民族人口向东部地区乃至全国范围迁移扩散的态势显著;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格局具有非凡的稳定性。从1953~2010年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少数民族人口75∶25的比重一直相对稳定,可以说"胡焕庸线"也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的突变线。
高向东王新贤朱蓓倩
关键词:民族人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