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国锋

作品数:41 被引量:257H指数:8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4篇科技成果
  • 8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矿业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瓦斯
  • 9篇微震
  • 8篇支护
  • 8篇巷道
  • 6篇应力
  • 6篇预警
  • 6篇深部
  • 6篇微震监测
  • 5篇地应力
  • 5篇瓦斯突出
  • 4篇支护技术
  • 4篇支护技术研究
  • 4篇声发射
  • 4篇巷道支护
  • 4篇煤与瓦斯突出
  • 4篇淮南矿区
  • 4篇高地应力
  • 3篇岩体
  • 3篇深井
  • 3篇千米深井

机构

  • 28篇国家工程研究...
  • 8篇大连理工大学
  • 8篇淮南矿业集团
  • 6篇平安煤炭开采...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西安科技大学
  • 2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河南理工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淮南矿业集团...
  • 1篇安徽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宾夕法尼亚州...
  • 1篇淮南矿业(集...
  • 1篇淮南矿业(集...

作者

  • 41篇余国锋
  • 23篇薛俊华
  • 10篇刘冠学
  • 9篇袁亮
  • 7篇罗勇
  • 6篇金学玉
  • 4篇吴志坚
  • 4篇刘滨
  • 4篇卢兴利
  • 4篇刘泉声
  • 4篇刘超
  • 3篇梁正召
  • 3篇王春林
  • 3篇马天辉
  • 3篇李莉
  • 3篇郭之宝
  • 3篇陈凡
  • 3篇王勇
  • 3篇徐华生
  • 3篇郝宇

传媒

  • 3篇煤炭技术
  • 3篇安徽建筑工业...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岩土力学
  • 2篇煤矿安全
  • 1篇安徽科技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煤炭工程
  • 1篇煤矿支护
  • 1篇工矿自动化
  • 1篇采矿与安全工...
  • 1篇2010中国...

年份

  • 5篇2024
  • 1篇2021
  • 3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9篇2010
  • 3篇2008
  • 3篇2007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岩石单轴压缩端部效应的数值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通过应用岩石破裂过程分析系统RFPA2D,模拟了不同刚度垫板下的岩石单轴压缩实验,对比刚性与柔性垫板,确认了端部效应的存在,通过不同刚度垫板下的岩石单轴压缩实验,分析了端部效应对试件的测试强度和破坏模式的影响。
薛俊华余国锋
关键词:端部效应单轴抗压强度
煤矿瓦斯综合治理技术及实践
介绍了地下煤层开采时瓦斯的来源及几种主要的防治措施,且论述了包括瓦斯涌出预测、瓦斯抽放系统及防突措施等在处理瓦斯问题时必须涉及的程序,并提出了适当改进的建议,分析了不同程度的瓦斯突出特点及其对应的防突措施,在谢一矿成功实...
罗勇薛俊华余国锋
关键词:瓦斯治理
文献传递
千米深井底车场高地应力软弱围岩巷道(硐室)群支护技术研究
刘冠学刘泉声金学玉雷成祥李贵和薛俊华周克林刘滨余国锋罗勇盛卫国卢兴利卢海峰时凯黄兴
该项目以淮南朱集煤矿东翼巷道群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影响巷道群稳定的内因和外因,提出了能够描述千米深部岩石扩容-碎胀以及应变软化特性的渐进破坏本构模型,建立了千米深部软弱围岩巷道群稳定性的数值仿真分析方法,揭示了其稳定...
关键词:
煤岩体微震事件属性识别与标定综合分析方法被引量:13
2011年
为了从纷繁复杂的微震监测信号中辨识并标定出有效的微震(MS)事件,基于ESG系统STA/LTA触发及阈值原理,运用微震监测信号属性不同的特征规律,结合淮南新庄孜矿6211(4)工作面上覆岩层回采工程条件,提出了一套识别与标定有效微震事件的综合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系统接收到的微震信号主要分为3类:有效的微震事件、爆破信号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噪声信号.该方法抗噪能力比较强,灵敏度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分析和预测微破裂发生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刘超唐春安薛俊华余国锋
深部巷道破坏机理试验及支护应用技术研究
李术才薛俊华徐华生王汉鹏余国锋王春林李海燕张强勇李树忱
该项目系统地研究了淮南矿区深部巷道在复杂赋存条件下的破坏机理,特别针对深部高地应力巷道研究开发了适应高应力、动压的二维、三维模型试验技术。根据现场岩样的物理力学参数进行了相似材料的正交配比试验,提出了新型模型试验相似材料...
关键词:
关键词:煤矿支护加固
深部高地应力区巷道大变形规律与支护技术研究
刘汉东薛俊华王四巍王忠福黄志全王春林余国锋姜彤彭成山刘海宁
该项目进行大量配合比试验,配制出符合大变形的相似材料,并在大型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中成功应用。详细研究了洞周具有大变形特征的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模型制作技术、加载技术和量测技术。采用大型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
关键词:
关键词:巷道支护技术施工工艺
淮南矿区深部岩体力学特性与巷道支护对策研究
李术才薛俊华徐华生王汉鹏余国锋李树忱王春林李海燕徐宏发范庆忠
该项目完成丁集矿-910m西二采区轨道大巷围岩内部的破裂监测,在国内首次探测出巷道开挖后围岩内部产生分区破裂现象。初步研究了分区破裂机理,采用岩体破裂的能量耗散理论解释了分区破裂化现象,并进行了深部巷道加锚断裂损伤稳定性...
关键词:
关键词:巷道支护锚注支护
深部动压影响下岩石巷道破坏机理及支护对策
薛俊华刘泉声张农徐华生高业禄高玮余国锋刘滨阚甲广郑西贵郭庆张冬华卢兴利王磊朱元广明宝亮赵军黄兴时凯
该项目针对淮南矿区潘一矿的深部动压巷道工程展开了系统研究,形成了一套深部动压影响下岩石巷道的支护技术,其推广应用前景广泛,其成果对促进淮南矿区深部动压影响下岩石巷道支护难题的解决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该研究成果可以推广应用到...
关键词:
关键词:巷道支护
微震监测系统在朱集矿首采工作面安全生产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实现对朱集矿首采面回采期间顶板的安全有效管理,从ESG公司引进一套矿山微震监测系统MMS(Microseismic Monitoring System),采取现场工业性试验的方法,对工作面上覆岩层的微震活动实施连续监测。结果表明:微震事件主要分布在顶板岩层中,煤层和底板事件很少,且事件主要位于工作面前方,工作面及其后方事件较少;微震事件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周期性;首采面覆岩的裂隙主要分布区间为-840^-880m之间(距地表垂距);次要分布区间为-800^-840m、-880^-900m。以上试验结果为工作面覆岩动力灾害的预测及裂隙带的瓦斯抽采提供了依据。
刘超余国锋王龙
关键词:微震监测动力灾害首采工作面覆岩安全生产
全光纤微震监测技术在底板突水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2024年
目前国内的光纤微震监测系统多是基于光学光栅传感技术,而光纤光栅波长解调限制了系统检测频率与灵敏度,且长时间、连续不间断的微震监测成功案例较少。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全光纤微震监测系统。以潘二煤矿11023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底板突水监测为工程背景,使用全光纤微震监测系统与ESG微震监测系统进行对比,得出全光纤微震监测系统具有以下优势:记录的波形频谱特征更清晰,表现出高信噪比优势;对扰动深度的监测范围更大,远距离监测效果更好;震源定位结果分布更加合理,更符合工作面实际开采情况。在监测工作面回采全周期内,分析了11023工作面断层异常区底板破坏与微震活动性关系:在断层和煤层变薄异常区附近,微震事件的数量增多、强度增大;工作面初采期间应力集中释放,受采动影响,底板破坏较深;相对大能量事件主要分布在断层异常区的底板,底板破坏深度约为27 m,微震事件在3煤底板60 m以下没有成线或成面聚集的情况,说明裂隙并未扩展,未形成导水通道,工作面安全回采。
黄刚韩云春余国锋余国锋任波罗勇王立超赵靖徐一帆
关键词:底板突水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