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大江

作品数:9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5篇出血
  • 4篇脑出血
  • 3篇手术
  • 3篇疗效
  • 3篇减压术
  • 3篇高血压
  • 2篇重型
  • 2篇重型颅脑
  • 2篇自发性脑出血
  • 2篇颅脑
  • 2篇高血压脑出血
  • 2篇骨瓣
  • 2篇骨瓣减压
  • 2篇骨瓣减压术
  • 1篇递质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减压
  • 1篇血管减压术
  • 1篇血压
  • 1篇血肿

机构

  • 9篇大同市第三人...
  • 1篇山西大同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9篇郝大江
  • 2篇王学蛟
  • 1篇王全恒
  • 1篇李沛

传媒

  • 3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山西大同大学...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研究
2021年
讨论分析高血压脑出血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2019年5月-2021年5月本院医师开展本研究,样本共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手术方案差异划分为研究组(n=50,微创穿刺引流术)、对照组(n=50,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比组间各项指标。结果:对比两组再出血率、血肿残留率、并发症发生率、NIHSS评分等临床疗效指标,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疗效显著,预后效果良好,可全面推广。
杜苏郝大江张贺春
关键词:微创穿刺引流术高血压脑出血
对高血压性脑干出血患者进行显微镜手术的效果探究
2018年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性脑干出血患者进行显微镜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1例高血压性脑干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显微镜手术。观察这些患者进行手术的效果。结果:进行手术后,在这11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的血肿完全清除,有2例患者的血肿大部分清除。这2例患者残留的血肿量<2ml。在这11例患者中,发生脑叶出血的2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其余9例患者在出院后均接受3~17个月的随访。进行随访的结果显示,在这9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的生活能够自理,有3例患者出现轻微肢体功能障碍的症状,有1例患者出现严重肢体功能障碍的症状。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干出血患者进行显微镜手术的效果较为理想。
王全恒李沛郝大江高宝明
关键词:显微镜手术血肿量
神经内镜联合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2023年
探究针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神经内镜联合小骨窗创微创手术加的安全性及效果评估。方法 选取 研究对象共计纳入50例,均为罹患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纳入区间均为2019年1月~2022年1月,双盲法完成分组,2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范畴,治疗方案确定为传统开颅术,25例纳入观察组范畴,治疗方案确定为神经内镜联合小骨窗微创手术。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NIHSS及MR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等相关内容展开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在临床手术指标及术后恢复时间方面,相较对照组优势更为显著(P<0.05);NIHSS、MRS评分结果显示,相较手术前及对照组,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及恢复状况更为理想(P<0.05);手术安全性方面,44.00%(11/25)为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机率,观察组数据仅为16.00%(4/25),明显处于更低水平(P<0.05);92.00%(23/25)、72.00%(18/25)临床疗效数据对比,观察组远高于对照组(P<0.05),显著性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应用神经内镜联合小骨窗微创手术,手术创伤小,各种并发症大幅降低的同时,加速其术后康复进程,手术安全性高,效果显著。
蒋凤凤韩杰郝大江陈凤英王学蛟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基底节区NIHSSMRS临床疗效安全性
早期颅骨成形术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骨瓣减压后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早期颅骨成形术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骨瓣减压后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骨瓣减压术,其中术后早期颅骨成形术40例,为早期组,术后3—6个月行颅骨成形术20例,为晚期组,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早期组术后4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14.3±3.2)分、(79.0±31.4)分,与晚期组的(19.4±4.8)分、(61.6±24.0)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与晚期组的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两组术后1年GOS及G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瓣减压后早期颅骨成形术能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郝大江
关键词:骨瓣减压术
探究CUL4B在结直肠癌患者来源的肿瘤类器官中调控miRNAs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究CUL4B在肿瘤患者来源的结直肠癌肿瘤类器官中调控miRNAs。方法利用干扰CUL4B的和其对照的PDOs样本,进行miRNA-seq,对差异miRNAs的靶基因进行KEGG和GO等分析。利用TargetScan和miRDB 2个数据库分别预测可能受CUL4B调控的并且评分≥85分的miRNAs,结合miRNA-seq差异miRNAs进行韦恩分析。结果miRNA-seq结果显示共有41个差异miRNAs。TargetScan和miRDB两个数据库和测序数据韦恩分析发现miR495-3p、miR381-3p和miR148b-5p 3个共同交集的miRNAs。KEGG结果显示代谢通路富集的基因个数最多,溶酶体富集基因Q值最小。GO分析结果显示单有机体过程、蛋白质结合和细胞质富集基因最多。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干扰CUL4B的表达并不影响PDOs的细胞周期。结论CUL4B可能是通过代谢通路和溶酶体2个信号通路调控miR495-3p、miR381-3p和miR148b-5p。
李彦军王宇星穆雅琴鲍欣雨刘杨青何耀麒肖冰帅杨嘉凯张年萍郝大江
关键词:结直肠癌MIRNAS
自发性脑出血不同手术方式疗效比较
郝大江王学蛟
手术时机对立体定向抽吸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疗效的影响
2022年
手术时机对立体定向抽吸术(CTSA)治疗自发性脑出血(ICH)疗效的影响。方法 取我院(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ICH患者(48例),运用CTSA治疗,观察30 d病死率及ICH评分计算非手术治疗30 d的病死率的差异,观察手术时机对患者血肿清除率及远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30 d内死亡患者为4例(8.33%)与预计死亡例数相比,实际死亡例数偏低(P<0.05)。早期手术与晚期手术的所有基线资料均差异小(P>0.05)。6个月内死亡例数4例(8.33%),早期手术及晚期手术患者各2例,随访无失访患者。早期手术及晚期手术的血肿清除率、死亡、BI评分等指标差异小(P>0.05)。结论 在ICH治疗中,CTSA是非常有效、精确和安全的,术后30 d死亡率明显低于预期,神经功能可能在意识和肌力方面得到改善,这表明CTSA应用于ICH临床治疗是可行。当然,提高ICH治疗有效性也与药物、护理和其他综合治疗方法密切相关,本研究中缺乏对照组,因此CTSA无法进一步评估其作用。此外,在CTSA批准等问题上仍存在争议,还有其他前瞻性调查。
郝大江
关键词:手术时机立体定向抽吸术脑出血
针刺联合微血管减压术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睡眠质量及血清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微血管减压术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睡眠质量及血清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神经递质[P物质(SP)、β-内啡肽(β-E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5-羟色胺(5-HT)]水平、神经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P、CG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β-EP、5-H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安眠药物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入睡时间评分、睡眠障碍评分、睡眠时间评分、睡眠效率评分、日间功能评分及PSQI总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0.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血清神经递质水平,改善神经功能,减轻疼痛程度,改善睡眠质量。
郝大江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面痛针刺微血管减压术神经递质睡眠质量
标准大骨瓣减压与常规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对比观察
2021年
本文主要探究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和常规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成常规、研究两组,常规组采用常规骨瓣减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统计两组疗效。结果:经统计,研究组术后1d、3d、5d颅内压均比常规组低,且治疗良好率高于常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治疗应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的效果更为显著。
杜苏郝大江张贺春
关键词:标准大骨瓣减压术重型颅脑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