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波
-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0.01cm^2面积探头测量健康人群刺痛阈值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采用0.01 cm2探头机械性测痛仪进行痛阈测量,与真实的静脉穿刺痛性质及VAS评分进行比较,验证其可用于量化刺痛阈值(Quantizing pricking pain threshold,QPT)的测量。方法:招募1064名健康学生,经纳入排除标准筛选,选取1041名受试者,选择右腕关节处尺骨桡骨中点作为测痛点,采用0.01 cm2探头测痛仪进行痛阈测量,评价其疼痛性质。所有受试者在右肘静脉处进行静脉穿刺,并对其进行VAS评分。然后比对两种刺激性质的一致性,并将痛阈值与VAS进行相关分析,计算痛阈值正常参考值范围。结果:1030名(98.9%)受试者反映0.01cm2探头痛阈(以下内容以QPT表示)测量产生的痛感与真实的针刺痛性质一致。QPT越大,受试者VAS评分越低,呈显著负相关,(r=-0.265,P<0.001)。95%正常参考值范围:女性7.56~54.06 kg/cm2,男性11.61~63.23 kg/cm2。结论:0.01 cm2探头机械性痛阈测量可以准确地、快捷地定量测试针刺痛。
- 英英段光友郭珊娜张昱昊黄鹏浩张咪李宁波王聪朱昌茂张咸伟
- 关键词:痛阈视觉模拟评分正常参考值
- 健康在校大学生热痛阈测量的影响因素及正常参考值调查
- 2016年
- 目的分析使用改良型UG037370全自动热辐射刺激仪测量人体热痛阈值的影响因素,并计算其正常参考值。方法选择健康大学生496人(男188人,女308人)为受试者,使用改良型UG037370全自动热辐射刺激仪,以中指远端指腹为测量点。测试前先测量受试者指腹的基线回避反应温度(BET),再行热痛测试并记录回避反应潜伏期(WLT)和回避反应时的皮肤温度(EWT),顺序测量左右手,然后分析影响热痛测量的因素并计算其正常参考值。结果WLT与受试者测量部位BET值呈负相关(左手r=-0.462,P〈0.01;右手r=-0.411,P〈0.01);受试者左侧测痛点热痛阈值高于右侧(P〈0.01),男性与女性受试者左右测痛点热痛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计算得到左右两测痛点热痛阈值95%正常参考值(左手EWT37.0-47.2,WLT〈14.2;右手EWT36.4-46.6,WLT〈12.7)。结论热痛阈值测量受测量点局部表面温度及左右利手影响,但性别对其影响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所得的正常参考值可为今后临床热痛测量提供一定参考。
- 李宁波段光友郭珊娜英英黄鹏浩张咸伟
- 关键词:热痛疼痛测定痛阈参考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