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佳
- 作品数:22 被引量:314H指数:11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 邻避冲突的产生与演变逻辑探析——基于对A煤矿设施当地民众的实证调查被引量:22
- 2017年
- 邻避设施推行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的产物,其选址过程中频频发生的冲突行为不仅阻碍了公共利益的分配,更加剧了社会稳定风险。本文基于对A煤矿设施开发的实证调研,探索影响当地民众对煤矿设施接受度的影响因素及内在关系,进而分析邻避冲突的产生和演变逻辑。研究发现,当地民众认为"利益—风险"分配不公是导致其发起邻避冲突的根源,而影响邻避冲突是否进一步演变的主要因素则是地方政府与当地民众的沟通,及当地民众对地方政府的信任水平。因此,从利益补偿和风险沟通的双重路径进行策略优化是从源头上预防邻避冲突的核心措施。同时,在面对邻避冲突时,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吸纳多元主体利益诉求的民主协商机制,重塑居民对政府的信任水平,从而中止邻避冲突的进一步演化。
- 朱正威王琼吴佳
- 关键词:演变逻辑政府信任风险沟通
- 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法治化建设研究论纲——基于政策文件和地方实践的探讨被引量:18
- 2016年
- 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近年来我国社会治理体制和维稳机制创新的重要成果之一,其机制的良性运转和功能的全面发挥都同其法治化建设的程度密切相关。然而,在当前"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背景下,运行十年有余的"稳评"遭遇到了法律依据不充分等多方面的问题,而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优选方案是推动"稳评"的法治化建设。本文基于相关政策文件和地方实践,对"稳评"法治化建设的理由、实践和路径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论是"稳评"法治化建设的更高目标是立法基础上的有法必依,这有赖于相关"组织保障和落实机制"的建设。
- 黄杰朱正威吴佳
- 关键词: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依法决策法治政府建设
- 空间挤压与认同重塑:邻避抗争的发生逻辑及治理改善被引量:24
- 2016年
- 本研究以"空间、空间的表征、权力符号、行动者"为分析背景,从"价值-利益-风险"角度阐释了政府、开发商、居民不同的空间定义,提出了空间挤压的分析思路,并以此为框架对10个典型邻避事件的发生机理进行案例实证分析。本研究认为:政府对公共生活的制度性安排面临着多主体价值导向、利益识别、风险分配等内在差异的结构性张力,应当从价值融和、利益补偿、风险化解三个维度建构政策共识,通过重塑居民的政策认同提升公共项目的合法性并化解邻避抗争的社会稳定风险。
- 朱正威吴佳
- 关键词:社会稳定风险
- 新时代中国应急管理:变革、挑战与研究议程被引量:56
- 2019年
- 伴随应急管理机构改革的实践,新时代中国应急管理出现了新的趋势与挑战。在体制效能、管理方式、组织性质与治理过程等方面,中国应急管理呈现出了新的转型特征。同时,应急管理的机构改革实践带来了"应急管理体制在总体国家安全体系中的定位、新体制同‘一案三制’的关系、机构权力重组、预案改进与法律修订"等新的挑战。文章认为,面对新时代应急管理的变革场景,公共安全治理框架下的应急管理体系重构、应急管理的组织变革经验与流程再造路径、应急管理协调联动的新问题与新思路、应急预案的规范化建设与适应性变革、技术创新同制度逻辑的衔接与融合等研究议题的反思和拓展,是应急管理知识生产的重要任务。
- 朱正威吴佳
- 公共行政视野中的城市韧性:评估与治理被引量:24
- 2021年
- 随着复合型灾害的频发与扩散,跨行政边界、跨地域边界的系统性风险图景催生着城市灾害风险评估逻辑的重塑与治理体系的再造。韧性理论的学术内涵与实践动向赋予了城市规划更加科学的技术准则和建设模板。但在治理现代化的思路中,城市韧性不仅是一个规划过程中的技术性议题,更是一个着重关注组织韧性与治理能力的公共行政议题。公共行政视野中的城市韧性,应当遵循"评估—治理"的统合思路,揭示科层组织在灾害情境中的适应规律。同时,应当超越部门化的管理思维,将灾害治理作为透视城市治理的重要窗口,从全过程、全领域的防灾减灾中提炼城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素、条件和逻辑。
- 吴佳朱正威
- 关键词:公共行政灾害治理风险评估
- 面向治国理政的知识生产:中国公共管理学的本土叙事及其未来被引量:18
- 2017年
- 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中国公共管理学在研究问题、方法体系、理论价值等层面存在身份归属的模糊性,面临着"缺少关注真实中国问题的学术旨趣,面临管理主义与工具理性的挤压、理论研究碎片化"等知识增长瓶颈。文章认为,跨越中国公共管理学的身份认同困境,不能沉浸于从抽象角度讨论不同学科类型的知识传统,而应直面国家治理的真实情境,依托本土化的治国理政实践建构新型知识形态。同时,中国公共管理学的本土叙事要以"全球化与地方性、传统资源与现代情境、基础学科与多元视角、规范思辨与实证研究"四个维度的辩证叙事为方法论基础,真正构建起以问题为导向的包容性知识范式。
- 朱正威吴佳
- 关键词:治国理政公共管理学
- 社会稳定风险第三方评估:实践进展、现实障碍与优化策略被引量:19
- 2017年
- 近年来,为了提高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科学性、专业性,避免政府部门"自己评自己"的问题,部分省市开始尝试第三方评估模式并取得了一定进展。然而,在当前的政府购买第三方稳评公共服务过程中仍存在诸如治理主体边界模糊,第三方评估制度化、规范化欠缺,评估主体的合法性不足以及评估专家的专业构成较为单一等问题。因此,应从厘清第三方评估的主体权责关系、推进第三方评估的法治化建设、健全第三方评估机构资质的认证机制等几个方面,综合提高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第三方评估的可靠性和公信力,从而为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提供参考。
- 朱正威石佳吴佳张保星
- 关键词: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第三方评估
- 新时代公共行政学的中国话语:基于“场景—问题”的经验叙事被引量:8
- 2018年
- 新时代需要新的公共行政学。在话语制度主义的分析视野中,行政国家的中国叙事包括了"党性"与"人民性"的背景观念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前景话语。立足中国国家治理现实的行政学话语实践,是对行政国家的中国经验进行刻画和形塑。它并非遵照先验的知识逻辑对研究对象进行切割与重组,而是强调知识生产的主体性,并以回应真实问题的经验叙事方式建构公共行政学的中国话语体系。在学科、知识、权力三维互动的意义上,围绕中国场景、中国问题的行政学话语实践,需要以"观念魅力"为表现形式在世界体系中建构和拓展中国公共行政学的全球图景。
- 朱正威吴佳
- 关键词:行政国家话语实践知识生产
- 复杂适应性视角下的政府风险治理——以兰州水污染事件为例被引量:11
- 2016年
- 传统官僚制组织不能满足风险社会条件下的治理需求,遭遇风险治理的适应性困境。基于复杂适应性的基本逻辑及风险治理过程的视角,对政府风险治理过程中典型的适应性困境进行理论概化,可以建立包括"感知差距、知识差距、结构差距、功能差距"在内的政府风险治理情境差距模型。以该模型为框架对兰州水污染事件中的政府风险治理的情境差距进行实证分析表明,为适应风险情境的非线性、动态性、整体性、涌现性等特性,需要建立以"强化风险感知、再造风险知识、结构扁平与开放、功能整合与涌现"为主要内容的政府风险治理柔性适应模式。
- 朱正威吴佳黄杰
- 公共行政的时代之问与知识生产——纪念《把行政学研究提上日程是时候了》发表40周年被引量:4
- 2022年
- 《把行政学研究提上日程是时候了》的发表,对公共行政学在中国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夏书章教授的“呼吁”因应中国改革的需要,促成了中国公共行政学科的恢复与重建,并提出了解决时代问题的公共行政学路径。同时,该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尝试在事实描述、原理分析和话语建构中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行政学。纪念这篇具有学科宣言意义的文章发表40周年,我们应当充分汲取这篇文章的方法论意义,即在回应时代之问的进路中反思公共行政学知识生产的实践性和话语建构方式,并通过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辩证叙事推动差异化、多层次的中国故事丰富和发展公共行政学的一般知识体系。
- 朱正威吴佳
- 关键词:公共行政知识生产中国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