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青
- 作品数:9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重庆市肿瘤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委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超声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探讨超声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定位、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86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超声资料和病理结果。结果超声正确诊断原发性腹膜后肿瘤76例,误诊10例,定位诊断准确率为88.4%;在73例恶性肿瘤中超声准确诊断68例,另5例被误诊为良性肿瘤,其余13例良性肿瘤均诊断正确,良恶性诊断正确率为94.2%。结论超声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定位、定性诊断较为可靠,对其病理类型的诊断也有一定帮助。
- 李小青
- 关键词:超声检查
- VEGF_(165)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对脑外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移植转染pDsVEGF165Redl-N1质粒的神经干细胞对脑外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由新生大鼠脑组织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应用Lipofectamine 2000介导pDsVEGF165Redl-N1质粒转染神经干细胞;分别将PBS(A组)、神经干细胞(B组)、转基因神经干细胞(C组)移植到脑外伤大鼠局部损伤灶边缘;利用ELISA法检测转基因细胞在体内的表达情况,以免疫组化检测移植后局部损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变化,通过NSS评分评价移植后大鼠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转基因细胞移植后在一定时间内持续表达VEGF165,C组大鼠NSS评分从移植后第3天开始明显低于A组(P<0.05),而B组大鼠NSS评分则从移植后第7天开始明显低于A组(P<0.05),C组大鼠微血管密度从移植后第7天开始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转基因神经干细胞表达的VEGF165既可以通过促进微血管再生和改善微循环发挥保护作用又可以直接作用于神经细胞发挥保护作用。
- 李小青徐忠烨程远唐文渊
-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创伤性脑外伤
- 带蒂大网膜骶前填塞预防直肠全系膜切除吻合口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带蒂大网膜骶前间隙填塞并包裹吻合口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术后吻合口瘘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7例为研究组,按照TME要求完成直肠癌根治切除吻合后,裁剪大网膜下拉入盆腔填塞在骶前并包裹直肠吻合口。以同期21例未行大网膜填塞包裹病例为对照,观察直肠吻合口愈合情况。结果:本组病例无手术死亡。研究组无吻合口瘘发生,对照组吻合口瘘3例,P<0.05;研究组手术失血(343±176)ml,对照组(265±96)ml,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146±47)min,对照组(129±36)min,P>0.05;术后肠蠕动恢复研究组(4.6±1.1)d,对照组(5.0±0.3)d,P>0.05,二者无显著意义。结论:术中采用带蒂大网膜骶前间隙填塞及吻合口包裹,可有效地预防直肠癌全系膜切除吻合口瘘的发生。
- 匡毅蔡宗平赵和照李小青徐发良陈晓良
- 关键词:直肠癌根治术全系膜切除大网膜移植
- 超声影像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6年
- 目前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明显升高,提高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准确率对改善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超声影像新技术的应用为早期前列腺癌的检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本文就超声影像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 李小青王志刚
- 关键词:前列腺癌超声弹性成像造影剂影像融合
- 86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疗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至2008年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86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临床资料。结果 B超、CT、MRI、DSA对腹膜后肿瘤诊断的正确率分别为73.08%、90.31%、100%1、00%;8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肿瘤全切66例(76.74%),全切者术后2、5、10年的平均存活率分别为84.23%、62.56%、51.45%,部分切除者术后2、5、10年的平均存活率分别为37.21%、21.58%、11.34%;86例病理结果为良性肿瘤34例(39.53%),恶性肿瘤52例(60.47%)。结论 B超和CT可以作为诊断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主要检查方法 ,手术切除仍是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首选治疗手段,手术效果与肿瘤能否全切直接相关,完全切除者术后的平均存活率明显高于部分切除者。
- 李小青匡毅蒋又新
- 关键词: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手术
- ABCG2蛋白抑制声动力治疗对体外胶质瘤干细胞的杀伤作用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G2(ABCG2)对声动力治疗(SDT)杀伤体外胶质瘤干细胞(GSCs)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悬浮培养法自胶质瘤细胞中分离和培养GSCs;以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分析ABCG2蛋白在GSCs上的表达;利用ABCG2蛋白特异性阻断剂Fumitremergin C(FTC)分析其对细胞内声敏剂Photofrin的外排作用;通过检测细胞内ROS产量、细胞存活率、细胞凋亡率,分析FTC对SDT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成功分离和培养了GSCs;ABCG2蛋白在GSCs上过表达;FTC可抑制ABCG2蛋白对细胞内Photofrin的外排作用;FTC通过提高细胞内Photofrin的浓度而提高细胞内ROS的产量,进而增强SDT导致的细胞存活率下降和凋亡率升高作用。结论 ABCG2蛋白在GSCs上过表达;抑制ABCG2蛋白的药物外排作用可提高SDT对GSCs的杀伤作用。
- 徐忠烨李小青陈维福程远王志刚
- 关键词:胶质瘤肿瘤干细胞声动力治疗
-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经直肠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在直肠癌浸润深度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直肠癌患者经直肠双平面常规超声及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检查,对肿瘤整体弹性硬度评分及应变比值与术后病理分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直肠双平面超声对直肠癌术前分期准确度为80.49%;经直肠实时组织弹性成像中直肠癌弹性硬度评分和应变比值T_1期与T_2、T_3、T_4期及T4期与T_2、T_3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弹性评分3分为最佳临界值,诊断T_1期直肠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6.67%、96.88%、85.71%、91.18%。结论经直肠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可反映直肠癌的弹性硬度,对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有意义。
- 付静李小青刘利张明琼赵怀李芳
- 关键词:实时组织弹性成像直肠癌应变率术前分期
- 声动力对胶质瘤细胞和胶质瘤干细胞治疗作用的对比研究
- 2016年
- 目的比较声动力对胶质瘤细胞和胶质瘤干细胞(GSCs)的治疗效果及影响机制。方法由U251胶质瘤细胞分离、培养GSCs;随机分为对照组、声敏剂组、超声辐照组及声动力治疗组;应用MTT法和TUNEL法分析和比较各组间胶质瘤细胞和GSCs的活力和凋亡情况;利用DCFH-DA染色、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间细胞内活性氧(ROS)的产量;利用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分析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G2(ABCG2)在胶质瘤和GSCs上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声敏剂组及超声辐照组中胶质瘤细胞和GSCs之间在细胞活力和凋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声动力治疗组中,GSCs较胶质瘤细胞内ROS相对产量更高[(7.43±1.33)倍vs.(4.33±0.85)倍];细胞活力更低[(20.37±3.76)%vs.(43.37±4.66)%];凋亡率更高[(63.43±8.07)%vs.(38.85±10.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GSCs的ABCG2蛋白表达水平较胶质瘤细胞更高(P<0.01)。结论与胶质瘤细胞相比,GSCs的声动力治疗效果更好,而在GSCs表面高度表达的ABCG2蛋白则是影响声动力对GSCs治疗效果的主要原因。
- 李小青李芳徐忠烨王志刚
- 关键词:胶质瘤干细胞胶质瘤细胞声动力治疗
- 超声引导穿刺活检与超声造影靶向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对比分析
-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引导系统穿刺活检与超声造影靶向引导活检对前列腺癌检出率的对比分析。方法:选取80例PSA升高(剔除不适合超声造影及穿刺活检)患者随机分为CEUS靶向活检组和SB组,分别进行CEUS靶向活检及12点系统活...
- 李小青李芳杜伊林罗宏周宏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