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科杰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眼损伤
  • 1篇植入
  • 1篇植入术
  • 1篇植入术后
  • 1篇人脐
  • 1篇人脐带
  • 1篇视力
  • 1篇视网膜
  • 1篇视网膜厚度
  • 1篇术后
  • 1篇兔角膜
  • 1篇兔眼
  • 1篇内障
  • 1篇中心凹
  • 1篇综合征
  • 1篇最佳矫正视力
  • 1篇网膜
  • 1篇细胞

机构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4篇毛科杰
  • 3篇彭秀军
  • 2篇贾洪真
  • 1篇曹利群
  • 1篇樊郑军
  • 1篇王桂琴
  • 1篇庞旭
  • 1篇付艳霞

传媒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海军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转化医学杂志

年份

  • 4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小鼠干燥综合征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2
2016年
背景干眼的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炎症反应参与干眼的发生和进展过程,而目前的治疗方法通常仅能缓解症状,而不能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已有研究将干细胞移植用于眼表损伤引起的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但干细胞是否可用于干眼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鲜见报道。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移植治疗干燥综合征的可行性及治疗途径。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将20只24周龄雄性NOD/Ltj小鼠分为尾静脉注射组、泪腺注射组、点眼组和模型组,分别采用HUCMSCs悬液尾静脉注射法、泪腺注射法和点眼法进行HUCMSCs移植,模型组小鼠不移植HUCMSCs,采用ICR雄性小鼠5只作为正常对照。分别于注射后1、2和3周采用酚红棉线法测量各组小鼠的泪液分泌量;采用角膜荧光素钠染色法对角膜上皮的缺损情况进行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7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质量浓度;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泪腺组织中p65、Stat3、Stat5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Erk-1)的相对表达量。对各组小鼠上述指标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模型组、尾静脉注射组、泪腺注射组和点眼组NOD/Ltj小鼠干预后1、2和3周时组间泪液分泌量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第1周:F=3.700,P=0.040;第2周:F=5.150,P=0.008;第3周:F=10.130,P〈0.001),其中注射后第1、2和3周尾静脉注射组、泪腺注射组小鼠的泪液分泌量均明显多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各时间点点眼组小鼠的泪液分泌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注射后1周ICR小鼠对照组、模型组、尾静脉注射组、泪腺注射组和点眼组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分别为3.00±0.63、9.40±1.62、5.20±1.17、4.20±1.17和
黄守强付艳霞毛科杰张旭张诚彭秀军
白内障合并板层黄斑裂孔患者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疗效观察
2016年
目的观察白内障合并板层黄斑裂孔(lamellar macular hole,LMH)患者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后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1月—2015年3月在海军总医院眼科确诊的白内障合并LMH的15例16只眼进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后房型IOL植入术治疗,并随访观察,观察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及LMH最大直径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时,所有患者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33,P<0.001)。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t=1.464,P>0.05)及LMH最大直径(t=1.307,P>0.05)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白内障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IOL植入术可以提高白内障合并LMH患者的视力,短期内对LMH没有明显影响。
贾洪真陈伟毛科杰王桂琴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最佳矫正视力
紫外光A/核黄素角膜交联后兔角膜基质内基质金属蛋白酶-1含量的变化
2016年
目的检测紫外光A/核黄素角膜交联(ultraviolet A/riboflavin corneal cross-linking,UVARCXL)后兔角膜基质内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1的短期含量变化。方法 15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角膜交联后3 d,C组为角膜交联后7 d。B、C两组行UVARCXL。各组取角膜后去除角膜上皮和内皮细胞,应用ELISA法检测角膜基质内MMP-1的含量。结果 A组角膜基质内MMP-1/总蛋白含量为(0.140±0.036)×10-6,B组为(0.242±0.059)×10-6,C组为(0.372±0.061)×10-6,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051,P=0.000)。UVARCXL后3 d,兔角膜基质内MMP-1含量显著升高,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其含量进一步升高,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UVARCXL后7 d内,兔角膜基质内MMP-1含量持续增加,推测MMP-1可能对UVARCXL后的角膜基质重塑起一定作用。
贾洪真庞旭毛科杰樊郑军彭秀军
关键词:角膜基质基质金属蛋白酶-1
水平直线加速度对兔眼影响的实验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水平直线加速度对兔眼的影响。方法设置4个水平直线加速度负荷强度组,分别为单日低负荷组、单日高负荷组、14 d低负荷组、14 d高负荷组。用新西兰兔在水平加速度模拟装置上进行实验,采用裂隙灯显微镜、彩色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及图形视觉电生理检查兔眼的改变并对不同负荷的改变进行比较。结果单日低负荷组、单日高负荷组、14 d低负荷组兔形态学检查及电生理功能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14 d高负荷组形态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在负荷后1 h及1 d出现N75、P100、N145潜伏期延长[(81.63±5.36)ms,(117.38±6.27)ms,(142.42±7.91)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负荷后1 h出现P100和N145振幅减小[(3.98±1.04)μV,(-3.53±1.04)μ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了N145振幅,其余异常均在7 d后大致恢复[(71.91±9.30)ms,(97.63±8.76)ms,(119.17±8.80)ms,(5.14±1.28)μV],而N145振幅则于1 d后恢复正常(-5.44±1.82)μ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平直线加速度对兔眼的影响表现为一种慢性的可逆性的功能性改变,且需要达到一定强度。
毛科杰彭秀军曹利群
关键词:加速度眼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