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富
- 作品数:36 被引量:61H指数:5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矩形瓣在Kasai手术治疗Ⅲ型胆道闭锁近中期预后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究矩形瓣抗反流阀在Kasai手术治疗Ⅲ型胆道闭锁中对近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Kasai手术并获得随访的63例Ⅲ型胆道闭锁患儿,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矩形瓣组(RF+组)和非矩形瓣组(RF-组)。通过对术后12~36个月肝生化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中位数的秩和检验,比较2组Kasai术后中期肝功能情况(ALT、TBil);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两组近中期生存率差异。结果 63例Ⅲ型胆道闭锁患儿中,RF+组30例,RF-组33例;2组年龄分布、性别比例、术前肝功能(TBil、ALT)中位数等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2个月、18个月、24个月、30个月、36个月2组肝功能(TBil、ALT)恢复情况无统计学差异。Kasai术后RF-组和RF+组的自体肝生存率: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72.7%和73.3%,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66.7%和73.3%,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60.6%和63.3%,30个月生存率分别为57.6%和60.0%,3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48.5%和46.7%。结论在Kasai手术治疗Ⅲ型胆道闭锁中设置矩形瓣抗反流阀与否对患儿近中期预后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 梁挺王意王群群孙聚珊李万富
- 关键词:矩形瓣胆道闭锁
- 长段缺失型食管闭锁手术方式的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1年
- 先天性食管闭锁(esophageal atresia,EA)是新生儿期严重的消化道疾病。随着新生儿外科手术、麻醉、监护技术的提高以及静脉高营养的应用,EA的治愈率不断增高,但手术后并发症仍然是影响患者远期预后与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如何降低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临床研究的重点。食管缺失长度是长段缺失(long-gap esophageal atresia,LGEA)型食管闭锁手术后吻合口瘘、食管狭窄、胃食管反流等并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目前LGEA在定义、评估以及手术方法的选择上尚未达成共识,治疗上仍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本文阐述LGEA手术方式的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医生治疗决策提供参考。
- 王雅琦(综述)李万富王海云(审校)
- 关键词:手术中并发症手术后并发症
- 小儿腹股沟疝术后护理带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儿腹股沟疝术后护理带,包括腹带,所述腹带外侧面一侧设置有压迫袋,所述压迫袋内放置有盐袋,在所述腹带内侧面另一侧设置有U形阴囊托带,所述阴囊托带下端U形弯出露于腹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实际...
- 王晶徐军吴兰华郭璇王燕樊珈榕范英孙永红陈桂花李万富李朝旺
- 文献传递
- 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小儿肝囊型包虫病的临床比较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肝囊型包虫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2013年7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02例肝细粒棘球蚴感染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9例,女43例;年龄范围为3~14岁。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48例患儿为腹腔镜组(2016年3月后收治),行传统开放手术的54例患儿为对照组(2016年3月前收治),比较两组患儿的基线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8 h患儿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住院时间、残腔感染率、胆漏发生率、术后高钠血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等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儿基线资料、手术时间、残腔积液率、残腔感染率、术后高钠血症发生率、胆漏发生率及复发率对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8 h VAS评分、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对比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相应的手术指征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肝囊型包虫病与开腹手术治疗效果相似,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中视野清楚、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切口美观等优势,安全、可行,患儿家属更容易接受。
- 刘辉李万富樊珈榕李朝旺马柱
- 关键词:肝棘球蚴病腹腔镜
- 小儿肝囊型包虫病152例临床特征及诊治分析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探讨小儿肝囊型包虫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由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2例肝囊型包虫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类型、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152例患儿,其中肝内多发性包虫病52例,合并其他脏器包虫病26例,复发包虫病4例。病变部位多位于右半肝,多因右上腹疼痛、腹胀或体检时发现。手术治疗149例,药物治疗3例。其中行内囊摘除+外囊次全切除术97例,行外囊完整剥离术18例,行单纯内囊摘除术34例。所有患儿随访1~2年,经手术治疗的患儿均痊愈,无复发,术后残腔积液19例,其中合并感染5例,经药物治疗后均痊愈。药物治疗的患儿2例治疗6个月后予手术治疗,1例治疗后随访建议继续药物治疗。结论小儿囊型包虫具有生长速度较快、易肝内多发包虫、多脏器包虫、易破裂等特点。以手术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外生型囊型包虫病首选内囊摘除+外囊次全切除术,单纯肝内型囊型包虫病首选单纯内囊摘除术。
- 阿斯古丽·热依木李万富马柱梁挺樊伽榕
- 关键词:儿童
- 钳式针一步法在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钳式针一步法在小儿腹股沟斜疝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900例接受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临床资料,根据腹壁穿刺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一步法组予以钳式针一步法腹壁穿刺(n=470例),二步法组予以硬膜外穿刺针二步法腹壁穿刺(n=430例)。以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发症、疼痛程度和复发等计数资料以[例(%)]描述,采用χ^(2)检验;围手术期各项指标等计量资料以(x±s)描述,组间对比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步法组患者术后24h疼痛程度轻于二步法组,且术后1年复发率低于二步法组(P<0.05)。结论:钳式针一步法腹壁穿刺以及硬膜外穿刺针二步法腹壁穿刺均为小儿腹股沟斜疝实施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有效穿刺手段,手术安全性相当,但一步法更有助于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同时能够减少患者术后病情复发。
- 杨小栎李万富马柱马兰郑义付晓丽王晶
- 关键词: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腹腔镜
- 腹腔镜球囊扩张对肠套叠儿童的手术效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Foley导尿管球囊扩张在肠套叠儿童中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94例肠套叠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单纯腹腔镜组(43例)和球囊辅助腹腔镜组(51例)。单纯腹腔镜组给予单纯腹腔镜复位治疗,球囊辅助腹腔镜球组给予Foley导尿管球囊扩张辅助腹腔镜复位治疗,比较两组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复位情况。结果与单纯腹腔镜组比较,球囊辅助腹腔镜球组手术时间缩短[(0.45±0.20)h vs.(0.61±0.12)h],鞘部肠管破裂发生率降低(5.88%vs.25.58%),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缩短[(1.23±0.16)d vs.(1.617±0.12)d],1周内复发率降低(5.88%vs.27.91%)。结论Foley导尿管球囊扩张辅助腹腔镜治疗肠套叠患儿效果优于单纯腹腔镜治疗。
- 艾尼娃·克然木阿地来古丽·艾音丁李万富
- 关键词:肠套叠FOLEY导尿管球囊扩张腹腔镜手术效果
- 端粒维持在神经母细胞瘤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端粒被广泛认为是细胞的“有丝分裂钟”,并作为生物衰老的标志而存在。保持端粒长度高于临界阈值是恶性肿瘤细胞永生的关键,也是成人和儿童癌症发生的关键因素。最新研究显示神经母细胞瘤中端粒的维持(TMM),无论是由端粒酶或ALT激活,都是神经母细胞瘤(NB)高危疾病的决定性标志。本文对端粒异常在神经母细胞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总结,为神经母细胞瘤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 王振华李万富
-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端粒端粒酶发病机制
- 儿童慢性胰腺炎10例诊治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1月至2023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例慢性胰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影像学检查资料、治疗方式、随访等情况,并结合相关研究报道,总结分析其诊疗措施。结果:全组患儿临床症状主要以腹痛为主,部分伴有恶心呕吐症状,其中1例伴有1型糖尿病。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胰管扩张,胰管钙化、结石等征象。10例慢性胰腺炎患儿中的3例行保守治疗,3例行内镜治疗,4例因胰管结石位置大小、胰管扩张程度等原因,并根据个体化情况行不同手术治疗。全组患儿无死亡病例,随访时间3~6个月,治疗后患儿腹痛较前明显改善,伴有糖尿病患儿经治疗后血糖较前控制平稳,其余随访期间无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全表现。结论:儿童慢性胰腺炎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发作的腹痛,超声、CT、MRCP等影像学检查具有重要诊断意义。其治疗方式尚存在争议,主要采取内科保守治疗、内镜介入治疗、手术治疗三者循序渐进的治疗模式。
- 曹亚泽李万富
- ABO血型不相容儿童活体肝移植的临床疗效分析
- 2024年
- 目的深入探讨儿童ABO血型不相容活体肝移植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为该领域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2023年期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普外科接受活体肝移植手术的22例患儿的资料。其中,ABO血型相同(ABO-identical,ABO-Id)或相容(ABO-compatible,ABO-C)组共16例,ABO血型不相容(ABO-incompatible,ABO-In)组6例。我们比较了这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肝移植术后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存情况。结果两组在移植月龄、性别、手术史、PELD评分、捐献者年龄、无肝期时长、手术时长、术后住院时长、他克莫司全血谷浓度和血肌酐值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体的整体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肺部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排斥反应以及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两组间的差异同样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ABO血型不相容活体肝移植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不仅可以扩大供肝来源,而且能够有效挽救患儿的生命。
- 刘辉苏洵李万富阿尔新·哈布丁古力米热木·买买提江阿依古再丽·麦麦江叶力阿曼·加依拉吾
- 关键词:儿童活体肝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