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可佳

作品数:15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疹型
  • 2篇手术
  • 2篇手术治疗
  • 2篇特应性
  • 2篇特应性皮炎
  • 2篇皮炎
  • 2篇丘疹
  • 2篇丘疹型
  • 2篇晚发
  • 2篇晚发性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因子
  • 2篇毛囊
  • 2篇结缔组织
  • 2篇结缔组织痣
  • 2篇基因
  • 2篇TH17
  • 1篇蛋白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变

机构

  • 9篇重庆市中医院
  • 7篇重庆市第一人...
  • 1篇泸州医学院

作者

  • 15篇徐可佳
  • 14篇刁庆春
  • 6篇史丙俊
  • 4篇阎衡
  • 2篇冯林
  • 2篇肖沙
  • 2篇王樱霖
  • 2篇蒋有让
  • 2篇闫国富
  • 1篇郝进
  • 1篇冯林
  • 1篇朱小娟
  • 1篇熊霞
  • 1篇饶燕
  • 1篇闫衡
  • 1篇邓小蓉

传媒

  • 7篇临床皮肤科杂...
  • 3篇重庆医学
  • 1篇2016全国...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9篇201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颈部副耳
2019年
患儿女,5岁。主诉:右侧颈部一肤色丘疹5年,无痛痒。于2016年8月31日就诊于我科门诊。现病史:患儿出生时右侧颈部出现一肤色绿豆大类圆形丘疹,基底有蒂,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地中等,缓慢增大。既往史及家族史:无特殊,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各系统检查均正常。皮肤科检查:右侧胸锁乳突肌内侧中下1/3可见一肤色绿豆大类圆形丘疹,基底有蒂,边界清楚(图1A),表面光滑,质地中等,无触痛。
肖玉娟肖沙徐可佳阎横刁庆春冯林
关键词:副耳颈部
银屑病全基因组关联的易感基因和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6年
银屑病是一种多基因参与、与环境和免疫因素有关的慢性复发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不清。近10余年来,国内外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迅速发展,人们发现众多银屑病的易感基因和相关的信号通路,如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histocompati—bilitycomplex,MHC)区域、LCE基因簇、Thl7/23.
徐可佳史丙俊熊霞刁庆春
关键词:银屑病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易感基因信号通路
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ATP2C1基因突变研究
目的:报道2个HHD非同族家系,并对其进行ATP2C1基因的突变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个HHD非同族家系的临床资料,取先证者皮损做组织病理,提取各家系中的患者(每个家系至少3名)及其家庭成员和100名无血缘关系的正常个...
徐可佳刁庆春熊霞史丙俊
关键词: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ATP2C1基因突变外显子
文献传递
发生于面颊部的结缔组织痣1例
患者男,17岁,左面颊部丘疹17年余。组织病理示真皮中下部及附属器周围胶原纤维大量增生、增粗、排列不规则。诊断:结缔组织痣。
徐可佳史丙俊阎衡刁庆春
关键词:结缔组织痣面颊部
文献传递
颈耳一例
一例5岁女性患儿因"右侧颈部皮色丘疹5年,无痒痛"于2016年8月31日前来就诊.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专科检查示右侧胸锁乳突肌内侧可见一皮色丘疹,约绿豆大小、类圆形,基底有蒂,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地中等,无压痛感;皮...
肖玉娟肖沙徐可佳阎横刁庆春冯林
关键词:儿童患者手术治疗疗效评价
特应性皮炎Th1/Th2/Th17平衡的研究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探讨特应性皮炎(AD)外周血清Th1/Th2/Th17平衡的变化规律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以进一步探讨AD发病的免疫机制。方法采用流式荧光技术测定47例AD患者(AD组)和40例健康自愿者(对照组)外周血清中的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IL-17、IL-21、IL-23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分析Th1/Th2/Th17/Treg平衡在AD中变化规律。结果在AD患者血清中,IL-4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IL-17、IL-23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FN-γ/IL-4和IFN-γ/IL-17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IL-17与AD严重程度(SCORAD)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AD病程中Th1/Th2、Th1/Th17降低,Th1/Th2/Th17平衡的漂移可能是AD发病的重要机制。
蒋有让刁庆春史丙俊王樱霖徐可佳冯林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细胞因子类TH1细胞TH2细胞
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中Th17和Treg相关细胞因子的检测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研究特应性皮炎(AD)患者外周血Th17及Treg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探讨AD发病的免疫机制。方法:采用流式荧光技术测定AD患者外周血中的白介素(IL)-10、IL-17、IL-21、IL-23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从而分析Th17及Treg相关细胞因子在AD中的变化规律。结果:在AD患者血清中,IL-10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IL-17和IL-23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IL-21和TGF-β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7/TGF-β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IL-17水平与欧洲AD评分标准(SCORAD)的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IL-10、IL-21、IL-23和TGF-β与SCORAD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IL-17与AD严重程度显著正相关,在AD病程中IL-17/TGF-β比值升高,推测Th17及Treg相关细胞因子的失衡可能是AD发病的重要机制。
蒋有让刁庆春史丙俊王樱霖徐可佳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细胞因子TH17TREG
伴有肺癌的发疹性丘疹型汗孔角化症1例报道被引量:2
2020年
发疹性丘疹型汗孔角化症(eruptive pruritic papular porokeratosis,EPPP)目前被认为是汗孔角化症(porokeratosis,PK)的一种亚型,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笔者总结本院皮肤科收治的1例EPPP合并肺癌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徐可佳梁成萍张斌刁庆春邓小蓉
关键词:汗孔角化病肺肿瘤药物疗法
面部结缔组织痣1例被引量:1
2016年
1病历摘要 患者男,17岁。左侧面部丘疹17年余,于2015年2月10日来我科就诊。患者出生后即发现面部一绿豆大肤色丘疹,未予诊治,后皮损渐增大。周围出现数个约花生米大类似皮损,曾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瘢痕疙瘩”,予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喜辽妥)治疗数月后无明显缓解。
徐可佳史丙俊阎衡刁庆春
关键词:结缔组织痣
获得性甲周纤维角化瘤1例
2016年
患者男,39岁。左足拇趾甲根部皮肤赘生物7年余,于2014年6月21日就诊于我科。7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左足拇趾甲根出现一米粒大结节,无瘙痒疼痛等不适,于外院诊断为“甲周疣”,曾行2次激光治疗去除大部分皮损。半年后复发并逐渐增至绿豆大,无糜烂、出血、疼痛等,不影响行走。平素体健.无四肢肌肉和关节酸痛,无癫痫及智力障碍病史。否认足部外伤史。家族成员无类似病史。
徐可佳闫国富闫衡刁庆春
关键词:获得性纤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