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晶
-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Axl-siRNA核转染对髓源性DC前体细胞分化的影响
- 2013年
- 目的 将Axl(Anexelekto)-siRNA(small interfering RNA)序列核转染于髓源性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前体细胞中,观察转染效率、细胞生长及分化情况.方法 构建Axl-siRNA序列,用核转染法将此序列转染于小鼠骨髓原代细胞并诱导向DC分化;根据是否转染Axl-siRNA,将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和Axl-siRNA核转染组;转染后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荧光水平以评估转染效率;通过锥虫蓝染色观察细胞的存活情况;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记录细胞的生长情况,绘制生长曲线;转染后第8天流式细胞术检测DC的表面标志CD11c+.结果 转染后1~3 d荧光表达率分别为(70.5±6.3)%、(72.6±7.3)%、(68.8±6.5)%,而后荧光逐渐减弱并淬灭;核转染后细胞的死亡率为(21.2±5.4)%;空白对照组细胞在培养的前3d内的生长曲线呈对数增长,第4至6天,细胞数稳定在(2.38~2.47)×10^6/孔,培养后第7、8天细胞数略有下降,为(2.23~2.31)×10^6/孔;Axl-siRNA核转染组细胞生长曲线也呈现相同的趋势,但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每阶段的细胞计数略有减少;细胞培养8 d后,空白对照组和Axl-siRNA核转染组CD11c+的细胞百分比分别为(70.28±6.13)%和(67.53±7.45)%.结论 Axl-siRNA核转染法对髓源性DC前体细胞具有较高的转染效率,不影响DC的生长和分化;Axl-siRNA核转染法是研究DC功能的一种有效手段.
- 李幸王浩戴晓敏马俊磊汪晶姜汉英宫念樵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
- 小鼠胰岛移植模型的系列改进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改进小鼠胰岛的分离、纯化及移植方法。方法基于传统小鼠胰岛移植模型,优化胶原酶消化液配方,标准化胰腺组织的消化过程,改用Histopaque 1077作为纯化胰岛的离心介质,改进胰岛制备物输送至肾包膜下的方法;相差显微镜下观察所获胰岛的形态,用双硫腙(DTZ)对胰岛进行特异性染色并计算胰岛产量及纯度;采用吖啶橙-碘化丙啶(AO-PI)染色法观察胰岛活性;制备糖尿病小鼠模型,设计胰岛移植组(10只)及假手术对照组(10只),检验胰岛移植物治疗糖尿病的效果。结果健康胰岛有完整包膜,DTZ染色后呈猩红色,平均每只小鼠可收获(200±30)个胰岛团,终纯度(90±5)%;荧光显微镜下,AO-PI染色后,正常胰岛显示绿色,死亡胰岛显示红色,胰岛存活率为(93±3)%;糖尿病小鼠接受同系胰岛移植后,90%的小鼠逆转糖尿病,对照组小鼠的血糖无改善。结论成功改进胰岛移植模型,简化和标准化小鼠胰岛的分离、纯化及移植过程,有助于该模型成为胰岛移植研究的常规方法。
- 马俊磊曾怡张冬梅姜松李幸戴晓敏汪晶宫念樵
- 关键词:胰岛纯化小鼠胰岛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