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颖慧

作品数:14 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3篇儿童
  • 10篇精神分裂症
  • 10篇分裂症
  • 8篇少年
  • 7篇儿童少年
  • 6篇首发
  • 6篇精神分裂症患...
  • 4篇首次发病
  • 4篇强迫症
  • 4篇脑白质
  • 4篇功能磁共振
  • 4篇儿童青少年
  • 4篇发病
  • 4篇白质
  • 4篇成像
  • 4篇磁共振
  • 3篇静息态
  • 3篇幻听
  • 2篇低频振幅
  • 2篇多态

机构

  • 14篇新乡医学院第...
  • 2篇新乡医学院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作者

  • 14篇郭素芹
  • 14篇梁颖慧
  • 10篇邵荣荣
  • 9篇李玉玲
  • 9篇夏艳红
  • 7篇郭敬华
  • 4篇张海三
  • 3篇张燕
  • 3篇吕丹
  • 2篇郭芳
  • 2篇陈华锋
  • 1篇吕路线
  • 1篇李文强
  • 1篇李杰
  • 1篇高志涛

传媒

  • 4篇中华精神科杂...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学校卫生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2篇中华行为医学...
  • 2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首发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幻听与脑白质体积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首发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结构特点,分析幻听严重程度与白质体积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78例首发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与35名健康儿童少年(对照组)。根据阳性症状量表(positive symptoms scale,SAPS)中听幻觉评分将患者分为无幻听组21例,轻中度幻听组35例,重度幻听组22例。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估所有患者的精神症状。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静息态MRI数据,使用基于体素形态学方法(voxel based morphometry,VBM)分析全脑白质体积值。结果患者组较对照组白质体积减少的脑区位于左侧小脑前叶、左侧颞上叶、左侧扣带回、胼胝体、左侧额中叶(P<0.05,AlphaSim校正)。三组患者之间白质体积存在差异的脑区位于左侧颞上叶、右侧颞上叶、左侧额中叶(P<0.05,AlphaSim校正)。与无幻听组比较,轻中度幻听组左侧颞上叶白质体积减少(P<0.05,AlphaSim校正);与无幻听组及轻中度幻听组比较,重度幻听组左侧颞上叶白质体积均增加(P<0.05,AlphaSim校正)。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组左侧小脑前叶白质体积与PANSS阳性症状分呈负相关(r=-0.34,P<0.01),左侧颞上叶白质体积与PANSS阴性症状分呈负相关(r=-0.24,P=0.04),右侧颞上叶白质体积与SAPS幻听评分呈正相关(r=0.26,P=0.02)。结论首发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多个脑区白质体积减少,幻听的严重程度与颞叶白质体积相关,幻听发生的神经影像机制可能与颞叶白质体积异常有关。
李亚迪张慧李玉玲梁颖慧夏艳红郭敬华郭素芹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儿童少年白质幻听
首发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幻听与脑功能磁共振局部一致性的关系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调查首发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MRI)局部一致性(ReHo)的特点,分析幻听症状与ReHo的关系。方法收集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的住院部或门诊10~16岁患者(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79例(病例组),其中男28例,女51例,年龄(14.1±1.3)岁。同时,选取32名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与病例组匹配的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根据阳性症状量表(SAPS)中幻听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无幻听组(0~1分)20例、轻中度幻听组(2~3分)36例、重度幻听组(4~5分)23例。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对所有被试者fMRI扫描数据进行ReHo分析。年龄作协变量,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3组病例组之间进行协方差分析得出有差异的脑区,将差异脑区ReHo值与PANSS量表评分及幻听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病例组较对照组ReHo降低的脑区主要位于左侧额上回、右侧颞上回、左中央前回、右中央前回(均P<0.05)。3组患者之间ReHo差异的脑区主要位于右侧颞上回、左侧额中回、楔前叶、左中央前回(均P<0.05);与无幻听组比较,重度幻听组楔前叶ReHo值降低(全脑体素46)(P<0.05);与轻中度幻听组比较,重度幻听组左侧额中回、左中央前回ReHo值降低(均P<0.05)。幻听评分与右侧颞上回、左中央前回ReHo值呈负相关(rs=-0.34,-0.32,P<0.05);阳性症状评分与右侧颞上回ReHo值呈负相关(r=-0.23,P<0.05)。结论首发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存在多个脑区功能降低,静息状态下局部神经元自发活动异常可能与患者幻听的产生有关。脑功能异常可能是首发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的潜在神经基础。
李玉玲李亚迪张慧高志涛夏艳红梁颖慧郭素芹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儿童青少年幻听
首发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体积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探讨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体积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40例首发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病例组)和用39名儿童少年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用三维梯度回波成像序列进行影像数据的磁共振图像采集。使用中文版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Chinese version of 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MCCB)评估认知功能,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用t检验比较两组间脑白质体积及认知功能的差异,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差异性脑白质体积与认知功能及精神症状的关系。结果病例组较对照组脑白质体积减小的脑区为左额叶(MNI:x=-27,y=12,z=21)、右边缘叶(MNI:x=18,y=-9,z=39)、左扣带回(MNI:x=-21,y=-18,z=45)(P<0.05)。左侧额叶与PANSS量表总分呈负相关(r=-0.344,P<0.05),左侧扣带回与阳性症状分及总分呈负相关(r=-0.326,-0.348),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连线测验评分显著增高(t=3.56,P<0.01),霍普金斯词汇学习及简易视觉空间记忆评分(t=-5.67,-8.66)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右边缘叶体积与词语流畅分呈正相关(r=0.40,P<0.05)。结论首发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多个脑白质区体积下降及认知功能缺损,认知功能缺损的病理生理机制可能与大脑白质体积异常有关。
郭敬华衣志爽吕路线郭素芹梁颖慧夏艳红邵荣荣李玉玲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儿童少年脑白质
首次发病儿童少年强迫症患者脑白质体积及纤维结构完整性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首次发病儿童少年强迫症患者脑白质结构特征及纤维结构完整性, 以及其与强迫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38例强迫症患者(强迫症组)和35名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与之相匹配的对照者(对照组), 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方法(voxel-based morphometry, VBM)测量脑白质体积, 并进行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扫描, 采用基于束的空间统计学方法(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 TBSS)测量脑白质纤维结构完整性, 包括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 FA)、平均弥散率(mean diffusivity, MD)及轴向扩散率(axial diffusivity, AD),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FA、MD和AD值得到差异脑区。采用儿童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评估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强迫症组脑白质体积及差异脑区FA、MD、AD值与强迫症状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强迫症组左侧额下回、右侧颞下回、右侧额下回、左侧顶叶回、左侧边缘叶脑白质体积减小(t=-3.67、-4.21、-3.58、-3.70、-4.34, 均P<0.01);左皮质脊髓束、左上纵束FA、MD、AD值升高, 右皮质脊髓束、左右丘脑前辐射、左右额枕下束、左下纵束MD、AD值升高, 胼胝体辐射线枕部、胼胝体辐射线额部FA、MD、AD值降低, 左右丘脑前辐射、左右额枕下束、左扣带回、左右下纵束、右上纵束(颞部)FA值降低, 左钩束、右上纵束AD值降低。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 强迫症组右侧额下回脑白质体积与强迫思维因子分呈负相关(r=-0.355, P<0.05), 左侧顶叶回与强迫总分及强迫思维因子、强迫行为因子分均呈负相关(r=-0.361、-0.350、-0.376, 均P<0.05);胼胝体辐射线枕部FA值与强迫总分、强迫行为因子分呈负相关(r=-0.410、-0.411, 均P<0.05), 左右丘脑前辐射MD、AD值与强迫总分呈负相关(r=-0.389、-0.489、-0.446、-0.405, P<0.05或<0.01), 左右丘脑前辐射MD、AD值与强迫�
蒿瑞杰肖洒李亚迪夏艳红梁颖慧李玉玲郭素芹
关键词:儿童强迫性障碍脑白质各向异性分数
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DISC1基因rs821597多态性与神经系统软体征的相关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DISCl基因rs821597多态性与神经系统软体征(neurological soft signs,NSS)的相关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300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病例组)和270名性别及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对照组)。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病例组和对照组的DISC1基因rs821597基因型,使用剑桥神经科检查软体征测试分量表检查和评估2组的NSS。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的rs821597基因型[AA:90(30.0%1、AG:141(47.1%)、GG:69(22.9%)与AA:58(21.3%)、AG:136(50.4%)、GG:76(28.3%)1及等位基因[A:321(53.5%)、G:279(46.5%)与A:252(46.7%)、G:288(53.3%)]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6.12,P=0.040、0.010);经多重检验校正,NSS评分在左侧对指运动、序列对指运动及手指感觉测验,右侧轮替运动,左有拳手掌测验及皮肤书写感测验,Oseretsk测验,病例组高于对照组(P〈0.002),运动协调分、感觉整合分、脱抑制分因子及NSS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9.336、-6.736、-2.951、-8.861,均P〈0.05);不同基因型的患者间在左右序列对指运动、轮替运动、立体感觉测验及镜像运动1,右拳手掌测验及皮肤书写感测验,Oseretsky测验,眼睛闪烁(均P〈0.002),以及运动协调分、NSS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400、-3.580,均P〈0.05)。Q检验湿示AA、AG型NSS阳性条目检出率、NSS总分、运动协调分均明显高于GG型。结论rs821597基因多态性与豫北汉族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NSS存在关联;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较健康儿童有更高的NSS检出率;携带rs821597等位基因A的患者较其他基因型患者有更高的NSS检出率。
邵荣荣郭素芹李文强陈华锋梁颖慧
关键词:儿童精神分裂症多态现象神经系统软体征
伴幻听儿童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功能磁共振低频振幅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伴与不伴幻听的儿童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大脑功能磁共振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特点及其与精神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0~16岁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52例,根据阳性症状量表(positive symptoms scale,SAPS)中听幻觉条目评分将患者分为幻听组26例(听幻觉≥3分)和非幻听组26例(听幻觉<3分),并纳入35名健康对照。对所有被试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数据进行ALFF分析,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估患者症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幻听组ALFF振幅降低的脑区是左侧枕叶、左侧颞叶(P<0.05,AlphaSim校正),ALFF升高的脑区是左侧额叶(P<0.05,AlphaSim校正);非幻听组相比对照组ALFF增高的脑区是左侧额叶、右侧尾状核(P<0.05,AlphaSim校正);幻听组相较于非幻听组ALFF增高的脑区有右侧枕叶(P<0.05,AlphaSim校正)。幻听组右侧枕叶的ALFF值与PANSS阳性症状分(r=0.448,P=0.022)及总分(r=0.407,P=0.039)呈正相关;非幻听组右侧枕叶ALFF值与一般病理症状分呈正相关(r=0.630,P=0.001)。结论儿童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左侧额叶和右侧尾状核功能增强,左侧枕叶和左侧颞叶功能降低;伴与不伴幻听的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静息状态下枕叶功能存在差异,且与精神症状有相关性。
李亚利李坤王壁梁颖慧夏艳红李玉玲郭敬华申华磊郭素芹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儿童少年幻听低频振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为特征与颅脑结构的关系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为特征与颅脑结构的差异,为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发现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ourth Edition,DSM-Ⅳ)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选取在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就诊的96例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患儿为病例组,以49名正常儿童为对照组1,100名正常儿童为对照组2。采用3.0 T磁共振成像(MRI)检测对照组1及病例组儿童的颅脑结构,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回顾性评估所有对照组2及病例组6~11岁儿童的行为特征。结果病例组儿童的第三脑室横径及侧脑室前脚均高于对照组1(t值分别为3.00,2.13,P值均<0.05),胼胝体体部厚度、尾状核头部宽度、海马厚度均低于对照组1(t值分别为-2.44,-7.68,-5.07,P值均<0.05)。病例组的社会能力总分及学校情况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2(t/Z值分别为-4.30,4.85,P值均<0.01),行为问题总分及社交退缩、分裂强迫、攻击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2(Z值分别为3.00,2.56,2.75,3.66,P值均<0.05)。社会能力总分与胼胝体体部厚度、扣带回、尾状核体部长度、海马宽度及海马厚度均呈正相关;行为问题总分与尾状核体部长度及海马宽度均呈负相关(P值均<0.05)。结论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前存在较低的社会能力及较多的行为问题,患病后存在脑室扩大和颅脑结构异常;患病前社会能力越低或行为问题越多,患病后脑室扩大和颅脑结构异常越明显。
朱俊敬郭素芹梁颖慧邵荣荣
首次发病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弥散张量成像特点与认知功能的研究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 探讨首次发病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纤维结构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对40例10~16岁首次发病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35名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种族均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扫描,采用磁共振图像处理软件FSL(funtional MRI software library)工具包进行分析.通过基于纤维束的空间统计分析(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TBSS)方法比较2组之间脑白质纤维的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图,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全脑白质DTI的FA值,得到差异脑区.采用中文版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评估认知功能,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2组脑白质差异脑区FA值与认知功能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n=34)比较,患者组(n=35)胼胝体体部、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扣带束、右上放射冠、左上放射冠FA值降低(t=4.726、2.855、2.547、2.943、3.178、2.969,均P〈0.05).患者组胼胝体体部FA值与符号编码、颜色、色词评分(r=0.34、0.38、0.36),扣带束FA值与霍普金斯词汇学习测验修订版评分(r=0.34)、左上放射冠FA值与词语流畅性评分(r=0.37)呈正相关(均P〈0.05);对照组胼胝体体部(r=0.34,P〈0.05)及胼胝体膝部FA值(r=0.51,P〈0.05)与霍普金斯词汇学习测验修订版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首次发病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大脑白质纤维结构异常,其认知功能损害的病理生理机制可能与大脑白质纤维结构异常有关.
夏艳红郭素芹裴科阳邵荣荣梁颖慧吕丹张海三李亚利
关键词:儿童弥散张量成像脑白质
首发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完整性与认知功能关系弥散张量成像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采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探讨首发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完整性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于2017年9月至2021年6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童少年精神科住院的84例首发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与研究组相匹配的35例健康儿童少年为对照组;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估患者精神症状;进行DTI扫描,采用基于纤维束骨架的空间统计学方法(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TBSS)测量脑白质纤维结构完整性,指标为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采用中文版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easurement and treatment research to improve cognition in schizophrenia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MCCB)和Stroop色-词测验评估所有被试的认知功能。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1)研究组右上纵束(MNI:x=49,y=-40,z=31)和左皮质脊髓束(MNI:x=-27,y=-22,z=-19)FA值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两侧扣带回(MNI:x=-7,y=25,z=14;x=20,y=-50,z=25)和胼胝体辐射线枕部(MNI:x=-19,y=-50,z=21)FA值低于对照组,且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研究组的连线测验分高于对照组(t=4.344,P<0.01);符号编码、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修订版(Hopkins verbal learning test-revised,HVLT-R)、简易视觉空间记忆(brief visuospatial memory test-revised,BVMT-R)、词语流畅性试验、数字广度、迷宫、Stroop单词、Stroop颜色及Stroop色词均低于对照组(t=-13.041~-3.204,均P<0.05)。(3)右扣带回(海马体)FA值与数字广度呈负相关(r=-0.269,P=0.023);胼胝体辐射线枕部FA值与符号编码呈正相关(r=0.237,P=0.047);左下纵束FA值与Stroop颜色和迷宫得分呈负相关(r=-0.289,-0.275,P=0.010,0.020);右下纵束FA值与迷宫得分呈负相关(r=-0.254,P=0.032)。胼胝体辐射线枕部FA值与阳性症状分呈正
邵荣荣梁颖慧夏艳红肖洒李亚迪郭素芹
关键词:弥散张量成像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
少年精神分裂症患儿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多态性与脑结构的关系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调查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DISC1)rs4658971位点多态性与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的关系,及首发少年精神分裂症患儿DISC1基因rs4658971位点多态性与脑结构的关系。方法1.选择2010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577例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及516例健康儿童少年,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检测其DISC1基因rs4658971多态性,采用χ^2检验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儿童少年DISC1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2.选择118例首发、病程≤12个月的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01例健康儿童少年进行3.0T磁共振成像(MRI)检测,采用协方差(年龄作协变量)分析不同DISC1基因型患者的颅脑结构。结果1.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儿童少年比较,DISC1基因的rs4658971位点基因型频率(TT 6.6%比5.2%,TC 37.4%比38.4%,CC 56.0%比56.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91,P=0.63);等位基因频率比较(C 74.70%比75.58%,T 25.30%比24.4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23,P=0.63)。2.与健康儿童少年比较,首发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第三脑室横径扩大[(4.68±1.41)mm比(4.06±1.3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534,P=0.004);侧脑室前脚间距、尾状核头部宽度、海马厚度均缩小[(30.69±2.51)mm比(32.02±2.41)mm]、[(8.17±1.01)mm比(9.22±1.14)mm]、[(8.93±0.97)mm比(9.93±1.14)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435、40.201、44.650,均P<0.001)。用协方差分析(用年龄作协变量)显示,DISC1 CC基因型患者与CT+TT基因型患者之间尾状核头部宽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73±0.85)mm比(7.39±0.61)mm,F=41.376,P<0.001]。结论首发少年精神分裂症患儿存在多个脑结构改变,患者DISC1基因rs4658971位点等位基因T携带者可能与尾状核头部缩小有关。
郭敬华衣志爽郭素芹李玉玲梁颖慧夏艳红邵荣荣李杰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儿童少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