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江
-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用重组链激酶与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观察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对比分析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重组链激酶(r-SK)与尿激酶(UK)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30例患者。为A组患者采用重组链激酶静脉溶栓方案进行治疗,为B组患者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方案进行治疗,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及发生不良反应、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的总血管再通率较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方案相比,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重组链激酶静脉溶栓方案进行治疗可提高其血管的再通率,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刘云江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重组链激酶尿激酶静脉溶栓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治疗的效果,提升AMI药物治疗的科学性、有效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AMI患者,均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按照用药剂量的不同分为甲、乙组,用药剂量分别为5 mg/d、10 mg/d,比较两组用药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功能(FM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均有改善,乙组以上指标改善效果比甲组更为明显(P<0.05);在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上,甲、乙组依次为48.0%、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尽早使用较大剂量瑞舒伐他汀(10 mg/d)治疗,能更好地改善血脂水平与心功能,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
- 刘晓建刘云江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瑞舒伐他汀
- 阿托伐他汀及尼可地尔后处理对兔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阿托伐他汀、尼可地尔后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 50只大白兔随机分成5组A^E(空白对照组A组、平行对照组B组、阿托伐他汀组C组、尼可地尔组D组、联合后处理组E组),采用"二线二结法"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各组按照实验设计方案给药。试剂盒检测SOD、MDA。电镜检测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RT-PCR检测HIF-1α。结果 1与A组相比,B^E组血清MDA含量明显增加(P<0.05),而SOD明显降低(P<0.01);与B组比较,C^E组血清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SOD活性显著提高(P<0.01);与C、D组比较,E组MDA含量及SOD活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电镜观察,缺血后处理组心肌细胞的损伤明显减轻。3 RT-PCR检测HIF-1α,与A组相比,B^E组HIF-1αm RNA表达增高(P<0.01),显示缺血再灌注能增强其表达;其中C^E组又较B组增高(P<0.05),显示缺血后处理更能增强其表达。结论 1阿托伐他汀、尼可地尔后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可以改善再灌注后心肌的组织结构。2阿托伐他汀、尼可地尔后处理可能通过减轻氧化应激、减轻细胞凋亡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 李艳芳费丽萍刘云江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尼可地尔再灌注损伤药物后处理
- 延伸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 2022年
- 探讨延伸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将11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干预组成员除接受常规出院指导外,还接受由心衰护理小组成员利用微信进行延伸护理,对照组亦接受常规出院指导并接受健康宣教,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结果: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我护理能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微信进行延伸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申梅芳郭庆平原巧灵刘云江张秀玲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延伸护理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