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丽伟
- 作品数:31 被引量:141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课题沧州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坚骨胶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伴骨质疏松临床观察
- 目的:观察坚骨胶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伴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强直性脊柱炎伴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加柳氮磺吡啶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坚骨胶囊。
- 武晔王晓磊平利峰姜淑华胡丽伟孙凤艳刘丹
- 关键词:骨质疏松
- 坚骨胶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伴骨质疏松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观察坚骨胶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伴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强直性脊柱炎伴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加柳氮磺吡啶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坚骨胶囊。2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体征、实验室指标、骨密度值,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5例,有效18例,改善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15例,改善1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活动度、疾病活动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骨钙素、降钙素、甲状旁腺素、骨碱性磷酸酶等骨代谢指标的检测及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Ⅰ型胶原羧基端吡啶并啉交联肽、胸廓活动度、脊柱前弯受限、脊柱活动度、各部位骨密度值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坚骨胶囊联合慢作用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能够减轻炎症反应,调节患者的骨代谢水平,提高患者的骨密度,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骨质疏松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 武晔王晓磊平利峰姜淑华胡丽伟孙凤艳刘丹
- 关键词:骨质疏松
- 柴胡桂枝汤加减联合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治疗脾胃湿热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观察被引量:13
- 2020年
-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汤加减联合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治疗脾胃湿热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脾胃湿热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1例予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治疗,治疗组6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7 d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腹痛、食欲不振、腹胀、呕吐、发热及便秘评分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肿大淋巴结纵径及横径大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2%(59/61),对照组总有效率81.97%(50/6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腹痛、食欲、腹胀、呕吐、发热、便秘评分及总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减少(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各项中医症状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肿大淋巴结纵径及横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减小(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肿大淋巴结纵径及横径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桂枝汤加减联合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治疗脾胃湿热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中医症状,促进肿大淋巴结恢复正常,提高临床疗效。
- 陈羽申建国张亮马国星张华于冬梅陈丽梅李永贞胡丽伟
- 关键词:淋巴结炎肠系膜脾胃湿热柴胡桂枝汤
- 不同分期痛风性关节炎患者NALP3炎性体及外周血γδT细胞水平观察
- 2024年
- 目的观察不同分期痛风性关节炎(GA)患者NALP3炎性体及外周血γδT细胞水平。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治疗的96例G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GA临床分期,分为急性关节炎期组(n=38)、间歇期组(n=26)、慢性关节炎期组(n=32)。另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者35名设为对照组。观察各组NALP3炎性体及外周血γδT细胞水平,分析各组GA患者的临床指标,包括血尿酸、血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白细胞计数(WBC)。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急性关节炎期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及其亚型、NALP3炎性体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各组NALP3、γδT1细胞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Caspase-1、ASC、γδT细胞、γδT2细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急性关节炎期组、间歇期组、慢性关节炎期组Caspase-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γδT细胞和γδT2细胞比例均低于对照组,且病情程度越高,Caspase-1水平越高,γδT细胞和γδT2细胞比例越低;急性关节炎期组、间歇期组、慢性关节炎期组A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但急性关节炎期组低于间歇期组、慢性关节炎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血尿酸、WBC、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急性关节炎期组、间歇期组、慢性关节炎期组的血尿酸、WBC、血肌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情程度越高,血尿酸、WBC、血肌酐水平越高。相关性分析显示,γδT细胞在淋巴细胞中的比例及γδT1细胞在γδT细胞中的比例与血尿酸、血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WBC、CRP指标无明显相关性;γδT2在γδT细胞中的比例与甘油三酯、WBC呈负相关(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NALP3 mRNA表达�
- 王晓磊武晔刘丹郭圆圆王金侯艳辉胡丽伟苏杏丽
- 关键词:外周血ΓΔT细胞
- 羟氯喹联合吡非尼酮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炎的效果研究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讨羟氯喹联合吡非尼酮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间质性肺炎(I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老年RA合并IP 74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取吡非尼酮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羟氯喹治疗,6个月后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急性时相反应物、动脉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以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4.59%(35/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97%(27/37)(P<0.05)。治疗后2组晨僵时间、病情活动度评价表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关节肿胀计数均缩短或减少,且研究组短于或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水平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氧合指数、用力肺活量、每分钟最大通气量、肺一氧化碳弥散量水平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羟氯喹联合吡非尼酮治疗能缓解老年RA合并IP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急性时相反应物水平,改善动脉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
- 孙志娟赵新伟胡丽伟张静阳刘俊兰
- 关键词:羟氯喹吡非尼酮氧合指数药物毒性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肝损伤的特点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研究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肝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7月至2016年09月收治的179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对于干燥综合征分类诊断标准均可以充分满足;患者的年龄分布范围为25-77岁,平均年龄为(47.59±2.35)岁;其中男19例,女160例;对于所有患者于临床展开治疗干预以及护理干预,于临床合理展开医学宣教管理工作。针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加以观察,针对并发症情况进行准确记录。结果在这179名患者中,考虑由干燥综合征引发肝损伤的患者有31人,所占比例为17.3%,其中女性患者为31人,男性患者为0人。这31名患者首次发现干燥综合征分别是由于不同的症状,其中腹痛腹胀的患者有4人(所占比例为12.9%),全身乏力的患者有2人(所占比例为6.5%),皮疹和关节痛的患者均为1人(所占比例均为3.2%),口干眼干的患者有23人(所占比例为75.2%)。此外,患者发生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患者有5人,发生胆汁性肝硬化的患者有9人,发生胆汁性肝硬化-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征的患者有1人。已有9名患者发展为肝硬化失代偿期。结论临床上原发性干燥综合症肝损伤患者中自身免疫性肝炎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患者较为多见,并且自免型肝炎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这类肝损伤与原发性干燥综合症有较大的相关性。应该当充分认知,精准治疗。
- 姜淑华曾伟胡丽伟杨东星
- 关键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肝损伤
- 银苓消肿丸对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铜、铁、触珠蛋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观察银苓消肿丸对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微量元素铜、铁和触珠蛋白(HPT)浓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40例正常健康人为健康对照组(C组),A组采用来氟米特+甲氨蝶呤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银苓消肿丸治疗,健康对照组无治疗。观察A组、B组治疗前后血清微量元素铜、铁和HPT、ESR、CRP的变化并与C组进行比较。结果与C组相比,A组、B组血清铜、HPT、ESR、CRP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血清铁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A组和B组治疗后血清铜、HPT、ESR、CRP水平均明显降低,血清铁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B组血清铜、HPT、ESR、CRP及血清铁改善情况较A组更明显(P均<0.05)。结论在联合慢作用药基础治疗上加用银苓消肿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更好地降低血清铜、HPT,升高血清铁,缓解关节肿痛等临床症状,减轻炎性反应。
- 武晔王晓磊姜淑华胡丽伟平利锋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铁触珠蛋白
- 银苓消肿丸对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IL-1、IL-6、BlyS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观察银苓消肿丸对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IL)-1、IL-6和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来氟米特和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苓消肿丸治疗。2组均以16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IL-1、IL-6、BlyS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8例,有效17例,改善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4例,改善1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ESR、CRP、IL-1、IL-6、BlyS含量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1或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作用抗风湿药联合银苓消肿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改善关节功能及降低活动期炎性指标具有较好的作用,且能明显降低外周血清中IL-1、IL-6、BlyS的表达水平。
- 武晔王晓磊姜淑华左俊水刘核达胡丽伟
- 关键词:湿热痹阻型IL-1IL-6BLYS
- 一贯煎联合谷胱甘肽治疗干燥综合征肝损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燥综合征肝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及IgG、AST、ALT的影响。方法:选取干燥综合征肝损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谷胱甘肽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一贯煎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IgG、AST、ALT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升高,且在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IgG、AST、ALT水平均显著下降。结论:一贯煎合谷胱甘肽治疗干燥综合征肝损伤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及IgG、AST、ALT水平。
- 姜淑华胡丽伟平利峰杨东星曾伟于珍珍
- 坚骨胶囊佐治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临床评价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坚骨胶囊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继发骨质疏松(O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RA继发OP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西医治疗(阿仑膦酸钠片+来氟米特片+甲氨蝶呤片+维D钙咀嚼片),观察组患者加服坚骨胶囊。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0%(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骨钙素水平显著升高,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水平及红细胞沉降率均显著降低;骨碱性磷酸酶水平显著升高,甲状旁腺激素、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Ⅰ型胶原羧基端吡啶并啉交联肽水平均显著降低;不同部位(腰椎、股骨颈、Ward’s三角区、股骨粗隆、前臂)骨密度及足跟骨强度指数水平均显著升高;症状(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活动度、畏寒)评分均显著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6.00%比8.00%,P>0.05)。结论坚骨胶囊辅助治疗RA继发OP,能有效改善骨代谢,提高骨密度,改善血液流变学和临床症状。
- 武晔王晓磊郝泽普邱爽王世海胡丽伟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疏松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