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华萍

作品数:3 被引量:165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肝炎防治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肝炎
  • 2篇治疗慢性乙型...
  • 2篇慢性
  • 2篇慢性乙型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 1篇阳性
  • 1篇阳性率
  • 1篇预治疗
  • 1篇孕妇
  • 1篇纤维化
  • 1篇疗效
  • 1篇临床疗效
  • 1篇精神心理
  • 1篇精神心理异常
  • 1篇恩替卡韦
  • 1篇复方鳖甲软肝...
  • 1篇干扰素
  • 1篇干预

机构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周元平
  • 3篇黄华萍
  • 2篇李园
  • 2篇杨年欢
  • 2篇胡承光
  • 1篇高云飞
  • 1篇周洪波
  • 1篇杨淑玲
  • 1篇谭伟潮
  • 1篇周福元
  • 1篇苏梅蕾
  • 1篇李飞凤
  • 1篇熊玲
  • 1篇周宇辰

传媒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96周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34
2016年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对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探索具有协同治疗作用、促进CHB肝纤维化逆转的联合治疗方案。方法 2010年6月~2015年6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接受抗病毒治疗的CHB肝纤维化患者197例构成随访队列,按年龄、性别、LSM配对后分为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组(以下简称A组,n=98例)和单用恩替卡韦治疗组(以下简称B组,n=99例),每12周随访1次。检测两组患者HBV DNA定量、血清学指标、血生化指标,肝脏硬度值(LSM)采用Fibro Scan检测,并转换为Metavir分期。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LSM均明显降低(P〈0.05),A组与B组Metavir分级下降中位时间分别为72周、96周,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A组和B组ALT复常中位时间分别为12周、24周,AST复常中位时间分别为24周、36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两组HBV DNA阴转率、HBe Ag血清学转换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能进一步改善CHB肝纤维化患者的总体疗效;对CHB肝纤维化具有协同治疗效应;复方鳖甲软肝片尚具有独立的护肝降酶作用。
杨年欢袁国盛周宇辰刘俊维黄华萍胡承光熊玲李园周福元杨淑玲周元平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恩替卡韦复方鳖甲软肝片
22906例孕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分析2008-2014年南方医院孕妇HBV感染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这7年间于南方医院分娩的22 906例孕妇的资料。结果:孕妇的HBs Ag阳性率为9.45%,其中,广东籍、非广东籍的分别为11.64%、6.16%(χ2=193.370,P<0.005)。每年孕妇的HBs Ag阳性率分别为12.24%、12.98%、10.80%、9.36%、8.20%、8.03%、8.27%。HBe Ag阳性、HBe Ag阴性孕妇的ALT异常率分别为17.96%、6.68%(χ2=62.594,P<0.005);1992年前、后出生孕妇的HBs Ag阳性率分别为9.55%、6.64%(χ2=6.578,P=0.01)。结论:广东籍孕妇的HBV携带率高于非广东籍;孕妇HBs Ag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HBe Ag阳性孕妇中ALT异常率高于HBe Ag阴性孕妇;1992年后出生的孕妇,其HBV携带率明显下降。
李飞凤袁国盛周元平周洪波谭伟潮杨年欢刘俊维黄华萍高云飞
关键词:乙型肝炎孕妇阳性率
长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引发的精神心理异常及干预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分析长效干扰素(Peg IFN)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引发的精神心理异常发生率,评估艾司西酞普兰和阿普唑仑干预对PegIFN所致抑郁和焦虑症状的疗效。方法 165例接受PegIFN治疗的CHB患者,治疗12周后,使用抑郁筛查量表(PHQ-9)和焦虑筛查量表(GAD-7)对其进行精神心理学评估;对筛选出的中重度抑郁和中重度焦虑的患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或阿普唑仑干预,分别于干预用药后第2、4、8周随访抑郁和焦虑症状的缓解程度,评估艾司西酞普兰和阿普唑仑分别对抑郁和焦虑的治疗效果。结果经量表检出并由精神科医师确认,37例为中重度抑郁,发生率为22.4%;31例为中重度焦虑,发生率为18.8%;其中,合并中重度抑郁和中重度焦虑的有17例,发生率为10.3%。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和焦虑均有较好疗效(P=0.000),阿普唑仑对焦虑效果显著(P=0.001),但对抑郁效果不明显(P=0.904);在焦虑的改善方面,阿普唑仑比艾司西酞普兰疗效要好(t=-3.198,P=0.010)。结论 Peg IFN引发的抑郁和焦虑症状在我国CHB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应注意精神心理异常的评估;及时使用艾司西酞普兰或者阿普唑仑对Peg IFN引发的抑郁和焦虑症状有较好的疗效;同时可明显提高患者接受PegIFN治疗的依从性。
胡承光袁国盛黄华萍刘俊维周宇辰任彦瑜李园谭文娟苏梅蕾周元平
关键词:长效干扰素慢性乙型肝炎精神心理异常干预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