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萍

作品数:8 被引量:91H指数:3
供职机构:珠海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后出血
  • 4篇产后
  • 4篇产后出
  • 4篇产后出血
  • 4篇出血
  • 3篇妊娠
  • 3篇缩宫素
  • 3篇剖宫产
  • 2篇双胎
  • 2篇双胎妊娠
  • 2篇剖宫产产后
  • 2篇剖宫产产后出...
  • 2篇球囊
  • 2篇子宫
  • 1篇导管
  • 1篇地诺前列酮
  • 1篇地诺前列酮栓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引产

机构

  • 8篇珠海市妇幼保...
  • 1篇顺德第一人民...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广州市花都区...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中山市小榄人...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8篇金萍
  • 2篇尹保民
  • 1篇林清兰
  • 1篇张建平
  • 1篇杨琦
  • 1篇覃亦伟
  • 1篇郭跃文
  • 1篇余艳萍
  • 1篇陈慧
  • 1篇刘晓玲
  • 1篇王志坚
  • 1篇陈敦金
  • 1篇王晓怡
  • 1篇石少权
  • 1篇李雪媛
  • 1篇安胜利

传媒

  • 1篇智慧健康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中外医疗
  • 1篇药物评价研究
  • 1篇中外女性健康...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治疗临产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5
2018年
目的探讨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对临产后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地对临产后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产妇进行对照研究。将300例有产后出血倾向的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0例)常规给催产素,观察1组(100例)在催产素的基础上加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观察2组(100例)在催产素的基础上加用麦角新碱。记录胎儿娩出后0.5、1、2、24 h出血量、血压、心率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1、2组产妇产后1、2、24 h出血量均少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产妇产后1、2、24 h出血量明显少于观察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1、2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9%和6%、2%,观察1、2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明显低于观察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对临产后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有显著效果。
金萍石少权
关键词:麦角新碱产后出血
球囊宫腔填塞在双胎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2016年
目的:本次调查研究球囊防治双胎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方法、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至2015年在本院使用宫腔止血球囊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放置宫颈止血球囊45例,术后放置宫颈止血球囊35例。结果:术中放置宫颈止血球囊43例止血有效,术后放置宫腔止血球囊30例止血有效。结论:球囊宫腔填塞术止血速度快,早期应用更加有效,可用于防治双胎妊娠的产后出血。
金萍
关键词:双胎妊娠产后出血
珠海市汉族育龄女性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对珠海市汉族育龄女性开展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维生素D受体(VDR)的基因多态性分布。方法以孕期保健的7983例汉族健康女性为研究对象,采集口腔黏膜上皮脱落细胞,抽提基因组DNA,使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VDR Bsm I和Taq I位点基因多态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入组对象的基因多态性分布符合遗传平衡。(2)VDR Bsm I位点GG、GA及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0.2%、9.7%及0.2%,G、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5.0%、5.0%。VDR Taq I位点TT、TC及CC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9.6%、10.2%及0.2%,T、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4.7%、5.3%。(3)VDR Bsm I和Taq I两位点连锁有8种组合,频率最高的是GG/TT(88.3%),无GG/CC组合。两位点间存在高度连锁不平衡(D’=0.858,r^(2)=0.695)。结论获取珠海市汉族女性VDR Bsm I、Taq I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群体遗传学特征。
尹保民刘晓玲金萍严津晶胡季芳鲁衍强杨琦
关键词:育龄女性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
卡贝缩宫素在预防双胎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比较卡贝缩宫素对预防双胎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9年4月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双胎妊娠剖宫产568例患者。根据胎儿娩出后用药情况分为两组:研究组同时使用卡贝缩宫素及缩宫素,对照组仅使用缩宫素。比较两组孕妇手术时间、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变化及手术出血量,孕妇额外用药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额外用药率为22.1%,明显低于对照组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前血红蛋白(121.6±1.2)g/L,对照组(119.1±1.3)g/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50,P>0.05)。研究组手术后血红蛋白(119.2±1.9)g/L,对照组(115.1±1.5)g/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10,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831±255)mL,对照组(935±39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10,P<0.05);术后2 h出血量研究组(892±138)mL,对照组(1175±20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10,P<0.05);术后24 h出血量研究组(911±125)mL,对照组(1301±19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20,P<0.05)。结论卡贝缩宫素预防双胎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及减少术中额外使用宫缩剂的效果较显著。
金萍
关键词:产后出血缩宫素卡贝缩宫素双胎妊娠剖宫产
改良式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宫腔内水囊压迫在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的应用研究
2022年
探讨改良式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TACS)+宫腔内水囊压迫用于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效果。方法 入组成员:剖宫产术中难治性PPH患者76例;入选时段:2020、1至2022、1月我院就诊病例;依据产妇意愿及病情采取不同干预,单用组单纯予以宫腔内水囊压迫干预(38例),联用组在单用组干预基础上开展改良式子宫下段TACS(38例),观察2组临床指标、凝血指标、并发症、输血及子宫切除状况,评价止血疗效。结果 术中失血量、产后48h出血量、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使用剂量,联用组均低于单用组,其止血后24h血红蛋白含量高于单用组;宫腔水囊留置时间,联用组短于单用组,P<0.05。止血总有效率,联用组高于单用组,P<0.05。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联用组均短于单用组,其纤维蛋白原含量高于单用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及子宫切除率,联用组均低于单用组,P<0.05。结论 改良式子宫下段TACS术式+宫腔内水囊压迫具有良好止血作用,在临床难治性产后出血中应用效果显著。
金萍
关键词:剖宫产术难治性产后出血
互联网+围产期营养门诊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互联网+围产期营养门诊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2014年7月-2018年7月在该院治疗的8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收集其妊娠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的情况。结果两组孕妇异常血糖发生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产褥感染、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体重增长适宜的孕妇明显多于A组,B组体重增长过度的孕妇明显少于A组。结论互联网+围产期营养门诊能够有效控制好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体重增长,改善妊娠不良结局。
金萍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
地诺前列酮栓用于不同宫颈条件孕产妇引产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地诺前列酮栓用于不同宫颈条件孕产妇引产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10家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98例使用地诺前列酮栓进行孕晚期引产的病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496例单纯使用缩宫素引产的病例作为对照组。根据宫颈Bishop评分及是否为初产妇进行分层分析,研究地诺前列酮栓用于不同宫颈条件下的孕产妇引产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宫颈Bishop评分4~6分的经产妇用药后24 h经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81.82%vs.66.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研究组宫颈Bishop评分4~6分的初产妇宫缩过频、过强发生率高于对照组(4.65%vs.0.9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余不良反应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7分发生率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晚期地诺前列酮栓引产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与缩宫素相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引产方法。
李雪媛劳力张映辉郭跃文金萍尹保民王晓怡陈敦金林晓斌陈翊林清兰余艳萍许燕文朱斌覃亦伟陈慧张建平安胜利王志坚
关键词:地诺前列酮栓缩宫素有效性
双球囊导管联合静脉滴注催产素应用于诱导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分娩的价值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双球囊导管联合静脉滴注催产素应用于诱导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分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在我院生产的70例瘢痕子宫经产妇资料,根据不同诱导分娩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产妇通过静脉滴注催产素诱导分娩,研究组产妇通过双球囊导管促宫颈成熟联合静脉滴注催产素诱导分娩,对比两组产妇促宫颈成熟和引产成功率、阴道分娩率、诱导分娩时间、总分娩时间、产后24h出血总量、宫颈裂伤和产褥感染发生率及新生儿结局等。结果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长、宫颈裂伤率、产褥感染率、新生儿体重、新生儿出生5min后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诱导分娩时长、第一产程时长、总产程时长、产后24h总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宫颈成熟总有效率、引产成功率、阴道分娩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双球囊导管促宫颈成熟联合静脉滴注催产素诱导分娩,可显著提高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分娩产妇宫颈成熟度与阴道分娩成功率,且安全保障性良好,可在一定范围内结合有需求的产妇进行推广施行。
杨栋清金萍
关键词:双球囊导管催产素瘢痕子宫足月分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