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彩凤

作品数:9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护理
  • 5篇重症
  • 4篇重症监护
  • 4篇监护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重症监护病房
  • 2篇重症监护室
  • 2篇呼吸机
  • 2篇护理措施
  • 2篇监护病房
  • 2篇监护室
  • 2篇病房
  • 1篇心脏
  • 1篇心脏手术
  • 1篇心脏术
  • 1篇心脏术后
  • 1篇心脏术后患者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细胞

机构

  • 8篇山西省肿瘤医...

作者

  • 8篇吕彩凤
  • 3篇赵欣
  • 1篇成翠红
  • 1篇王丽娟

传媒

  • 4篇中文科技期刊...
  • 3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浅谈胃癌手术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血清细胞因子的表达特点
2016年
目的 :探讨分析胃癌手术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血清细胞因子的表达特点和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胃癌切除术的胃癌患者42例和同期来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酶免疫剂(ELISA)法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白介素-6(IL-6)水平及白介素-10(IL-10)水平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的结果及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对比分析。结果 :接受胃癌手术前,胃癌患者的IL-6水平及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接受胃癌术后及正常人的水平,TNF-α水平显著低于接受胃癌术后及正常人的水平,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接受胃癌手术后,胃癌患者的TNF-α水平、IL-6水平及IL-10水平与正常人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临床分期胃癌患者的TNF-α水平、IL-6水平及IL-10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接受胃癌手术后,胃癌患者的免疫功能会逐渐恢复,这说明胃癌与多种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有着一定的相关性,但单一分析细胞因子难以客观地评价肿瘤局部的免疫环境,因此应进行多因子联合检测,以便于进一步研究其与胃癌发生和发展的相关性。
吕彩凤
关键词:胃癌胃癌手术免疫功能血清细胞因子
ICU重症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
2018年
观察对ICU重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将在我院近期,(2016年01月-2016年12月时期)我院ICU收治重症患者63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为对照组。2017年01月我院开展综合护理干预,运用于(2017年01月-2017年12月时期)我院ICU收治重症患者66例为综合组。将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及ICU综合症发生率对照。结果:综合组患者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综合组ICU综合征发生率为1.15%,对照组ICU综合征发生率为1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于ICU重症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护理质量,降低ICU综合征发生率。
吕彩凤高丽峰
关键词:ICU重症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提高护理质量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
2017年
研究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诊治的108例重症监护病房实施机械通气的患者,其中25例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对其出现VAP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VAP的出现与患者意识状态、年龄、气管切开与否、机械通气时间、基础疾病以及联合应用抗生素的种类吗密切相关。通过Ligistic回归分析对重症监护病房实施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多因素,VAP出现的危险因素与合并基础疾病,年龄超过60岁,气管切开,合并基础疾病,意识障碍,机械通气时间超过3d,联合应用抗生素种类超过2种等有关。结论:引起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因素较多,通过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VAP的出现几率。
吕彩凤赵欣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措施
浅析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
2022年
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有针对性的选取我们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在2020年10月到2021年10月接收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对该类患者进行交接班护理过程中护理模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针对观察组有效实施SBAR沟通模式,然后对比两组患者交接班过程中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风险事件发生率等相关情况,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针对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进行护理管理过程中,特别是在交接班环节,进一步充分明确相对应的交接班顺序和具体内容,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有效采取SBAR沟通模式,切实规范和优化相对应的护理流程,这样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效防范各类摔倒、压疮等相关方面的问题和不良事件发生,进一步提升整体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有效构建急诊重症监护室交班表,这样可以切实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疾病康复进程的加快提供必要支持,因此这种沟通模式值得推行。
吕彩凤焦雪萍
关键词: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交接班
心脏术后患者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的临床原因及护理措施
2017年
研究探讨心脏术后的患者转入重症病房的原因,并提出对其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心脏手术治疗的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手术后的患者需转入重症病房进行观察护理,将采取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34例),将采用针对性护理的患者作为观察组(34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转入重症病房的原因,研究其经过护理后的总有效率情况。结果:经过心脏手术治疗后的患者,出现重度低心排血量综合症的为16例(23.53%)、低氧血症为15例(22.06%)、活动性出血为18例(26.47%)、神志不清为19例(27.94%),上述症状为患者术后需转入重症病房的主要临床原因;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4.7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手术后患者将出现严重的并发症,需在术后转入重症病房进行护理观察,经过针对性护理后,明显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恢复健康。
吕彩凤赵欣
关键词:心脏手术重症监护病房护理措施
压疮管理小组在重症监护室压疮预防中的作用分析
2022年
探讨压疮管理小组在重症监护室压疮预防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们医院在2020年7月到2021年7月这个阶段接收的重症监护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护理管理的过程中,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患者25例,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针对观察组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的构建压疮管理小组护理模式,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压疮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压疮问题发生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针对重症监护病房内的患者来说,在对进行护理管理的过程中,从根本上有效做好压疮问题的防范工作是其中的关键所在。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有效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重症监护室的护理现状,组建与之相对应的压疮管理小组,这样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效防范压疮等相关问题,因此这种护理管理模式在临床实践中有十分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使压疮的发生率能够得到充分降低,因此值得对其进行推行和应用。
吕彩凤焦雪萍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
使用呼吸机抢救衰竭患者急救护理
2017年
研究使用呼吸机抢救衰竭患者急救护理有效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样本,使用呼吸机进行急救护理,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情况与体征恢复情况,判断护理有效率,采用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结果:使用呼吸机抢救衰竭患者急救护理有效率100%。结论:应将呼吸机用于衰竭患者急救护理中,提高护理有效率,延长患者寿命。
赵欣吕彩凤
关键词:呼吸机抢救急救护理
循证护理结合认知功能训练在ICU患者谵妄防治中的应用
2022年
探讨循证护理与认知功能训练相结合是否可以降低重症监护病房(ICU)肿瘤术后患者谵妄状态和认知功。方法 将2022年1月-6月山西某肿瘤医院ICU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R组)和循证护理结合认知功能训练组(EC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谵妄发生率和睡眠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一周后,两组患者谵妄发生率与对照相比,EC组明显低于R组,EC组的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R组。结论 与单纯的常规护理相比,循证护理与认知功能训练相结合,对降低ICU肿瘤术后患者的谵妄发生率,睡眠质量有明显的效果。
焦雪萍成翠红王丽娟吕彩凤朱为
关键词:循证护理认知功能训练ICU患者谵妄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