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耀
-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获得性肝脑变性1例被引量:2
- 2016年
- 慢性肝病存在多种神经系统并发症,最常见的是肝性脑病,还包括获得性肝脑变性(acquired hepatocerebral degeneration,AHCD)和肝性脊髓病。在肝硬化患者中AHCD的患病率在1%左右。
- 徐鹏程唐黎黎汪耀高宗良
- 关键词:肝硬化
- 早期血清Tau蛋白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痴呆的预测价值
- <正>目的:通过对照性及前瞻性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血清Tau蛋白水平与患者3个月后认知功能的关系,探讨血清Tau蛋白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痴呆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4年12月...
- 汪耀方传勤
- 文献传递
- 早期血清Tau蛋白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痴呆的预测价值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究早期血清Tau蛋白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痴呆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明确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的住院患者87例,在发病72 h内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ELISA法对血清Tau蛋白进行测定,并在发病3个月时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测定患者认知功能。根据发病3个月的MMSE评分,并参考Hachinski缺血评分及DSM-IV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卒中后痴呆组和非痴呆组。比较两组的Tau蛋白水平,并将Tau蛋白水平与MMSE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3个月后卒中后痴呆发生率为26.4%。痴呆组72 h内血清Tau蛋白水平(107.98±14.50)pg/m L,非痴呆组为(75.17±6.26)pg/m L;卒中后痴呆患者血清Tau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卒中后非痴呆组(t=14.752,P<0.05)。偏相关分析,Tau蛋白水平与MMSE呈负相关(r=-0.144,P<0.05)。结论早期血清Tau蛋白水平或可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后痴呆的发生。
- 汪耀方传勤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卒中后痴呆TAU蛋白
- 获得性肝脑变性一例报告
- 肝病存在多种神经系统并发症,最常见的是肝性脑病,还包括获得性肝脑变性(Acquired hepatocerebral degeneration,AHCD)和肝性脊髓病.在肝硬化患者中AHCD的患病率在1%左右,与肝性脑病...
- 徐鹏程唐黎黎汪耀高宗良
- 关键词:发病机制头颅磁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