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军
- 作品数:6 被引量:72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博物院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 江苏常州新北区象墩遗址发掘简报
- 2022年
- 象墩遗址是常州地区近年新发现的一处以良渚文化为主体内涵的古遗址,是太湖北部以寺墩遗址为中心的“寺墩遗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2021年,南京博物院主持对该遗址进行两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在良渚文化时期人工土台及周围清理出环壕、大型建筑台基、连排房址、道路、排水沟及相关附属设施,表明象墩并非一般居址类遗址,似为举行重要礼仪祭祀活动的场所。与此同时,还清理出一批西周时期遗存。
- 史炎炎甘恢元张华许晶晶王宜京(绘图)齐军
-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
- 江苏盱眙大云山江都王陵二号墓发掘简报被引量:21
- 2013年
- 江都王陵位于江苏省盱眙县大云山的山顶,南距汉代东阳城遗址1公里。2009~2012年,南京博物院在大云山揭露出一处西汉诸侯王的陵园,在陵园内发现主墓3座、陪葬墓11座、车马陪葬坑2座、兵器陪葬坑2座,此外还有陵园建筑设施。本文为M2的发掘简报。M2位于陵园内东南,竖穴岩坑墓,平面呈"中"字形,与M1为同茔异穴。M2虽遭盗扰,仍出土文物218件(组),包括铜、铁、金、漆、玉、陶器等。M2的下葬时代约为公元前129年至前127年,墓主人是第一代江都国的王后,其姓氏可能是"连"。
- 李则斌齐军田长有白继陈刚
- 关键词:南京博物院考古发掘建筑设施陪葬坑
- 江苏盱眙东阳汉墓群M30发掘简报被引量:14
- 2013年
- 江苏省盱眙县东阳汉墓群M30保存相对完整,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一椁双棺,下葬年代为新莽时期,随葬有铜器、铁器、玉器、琉璃器、漆器等各类遗物共42件(组),种类多样、工艺复杂、纹样精美。M30发掘资料的公布将为江淮地区的新莽墓葬提供一个重要的参照标尺,推动该区域内新莽墓葬的深入研究。
- 李则斌陈刚陈刚齐军韩建立田长有齐军黄光新
- 关键词:汉代
- 江苏盱眙大云山江都王陵M9、M10发掘简报被引量:29
- 2013年
- 江苏盱眙大云山江都王陵为一处保存比较完整的西汉诸侯王陵园,M9与M10为陵园内规模最大的两座陪葬墓,均为竖穴岩坑墓,出土大量铜器、铁器、金器、漆器、玉器、琉璃器、石器、陶器等。根据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可推测两座墓的墓主人应为江都王刘非的妃嫔,其中M10的墓主人应为文献记载中的淖姬。这两座墓的发掘将为汉代诸侯王陵陪葬墓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并将进一步推动汉代诸侯王陵陪葬制度的深入研究。
- 李则斌王会峰齐军田长有田长有陈刚
- 关键词:西汉陪葬墓
- 江苏句容下蜀中心山土墩墓发掘简报被引量:11
- 2011年
- 2009年2月~4月,南京博物院在江苏句容中心山发掘了一座春秋早期土墩墓,发现祭祀器物群1处、墓葬1座和房址1座。器物群器物出土时破碎严重,属有意识打碎。墓葬堆土成坑。房址位于墓葬下方,主体由基槽和基槽内柱洞组成,为截面呈"人"字形的两面坡式建筑,有长方形过道,其与墓葬及祭祀器物群的位置关系值得研究。
- 田名利盛之翰陈刚齐军
- 关键词:土墩墓春秋早期建筑遗存
- 江苏句容孔塘遗址M126发掘简报
- 2024年
- 2015—2018年,南京博物院、句容市博物馆先后三次对江苏句容孔塘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大量新石器时代墓葬、灰坑等遗迹。其中,M126共出土33件器物,包括琮、管、珠等玉器以及鼎、豆、双鼻壶、翘流盉、鬶、甑、簋、尊等陶器。依据随葬器物特征进行判断,M126的年代相当于良渚文化中期前段,绝对年代在距今5000—4800年。由M126可以管见宁镇地区良渚文化时期的文化面貌,也可为宁镇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研究提供资料。
- 张蕾(执笔/绘图)杨京朱晓汀胡颖芳葛昕炜翟忠华朱国平朱国平文银学(绘图)齐军(摄影)王会锋(摄影)齐军
-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墓葬玉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