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珊珊
- 作品数:3 被引量:64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情绪调节研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青少年焦虑症状的干预效果初探被引量:40
- 2015年
-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青少年焦虑症状的干预效果。方法:使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儿童自我报告版筛查出焦虑症状评分高的中学生(得分≥25分)59名,随机分配进入干预组(n=29)或对照组(n=30)。对干预组使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的方案进行10周(每周1.5 h)的干预,在此期间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对照组在干预组10次干预结束后接受与干预组同样的团体认知行为治疗)。使用Spence's儿童焦虑量表-儿童版(SCAS-C)和儿童自动思维量表(CATS)对两组进行基线和10周干预后2次测量。结果:对SCAS-C评分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测量时间与分组处理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1,57)=8.12,P<0.05]。对CATS评分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测量时间与分组处理的交互作用接近有统计学意义[F(1,57)=3.88,P=0.054]。干预组SCAS-C及CATS的10周干预后得分均低于基线得分[(28.2±11.3)vs.(35.4±15.8),(37.8±30.7)vs.(48.8±27.0);均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可以有效减少青少年的焦虑症状。
- 闫煜蕾王珊珊唐淼王建平谢秋媛
- 关键词:青少年焦虑
- 艾滋病恐惧症的研究初探被引量:23
- 2004年
- “艾滋病恐惧症”是一种混合性神经症,核心症状可表现为焦虑、疑病、恐惧、强迫、抑郁症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可伴有与艾滋病的临床症状相似的躯体症状,患者感到痛苦,反复求医。该文综合了国外文献和部分案例,对“艾滋病恐惧症”的定义、临床症状、心理病理机制、诊断与治疗等进行了初步的总结与探讨。.
- 王建平王珊珊蔺秀云苏文亮陈海勇吴昊
- 关键词:艾滋病恐惧症神经症高危行为
- HIV/AIDS主要临床测查工具简评被引量:1
- 2004年
- HIV/AIDS给患者带来了心理、生理、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问题 ,心理学家和临床工作者根据临床经验修订和编制了多方面的临床测查工具 ,本文着重介绍了情绪、症状、心理卫生方面心理测量学指标较好的几个测查工具 。
- 王建平蔺秀云吴昊汤宜朗陈海勇苏文亮王珊珊
- 关键词:HIV心理学情绪人类免疫缺陷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