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护理
  • 2篇手术
  • 1篇单孔
  • 1篇单孔胸腔镜
  • 1篇胸部
  • 1篇胸部手术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镜
  • 1篇胸外
  • 1篇胸外科
  • 1篇叙事
  • 1篇学法
  • 1篇因素及护理
  • 1篇术后
  • 1篇术后疼痛
  • 1篇术后疼痛管理
  • 1篇疼痛
  • 1篇疼痛管理
  • 1篇情景
  • 1篇情景模拟

机构

  • 4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廖芸斌
  • 4篇何翠莲
  • 3篇罗玉华
  • 2篇李细森
  • 2篇谢靖
  • 2篇谢寿梅
  • 1篇张亚男
  • 1篇罗灿明
  • 1篇黄灵
  • 1篇刘珍
  • 1篇谢艳华
  • 1篇顾虹
  • 1篇陈惠

传媒

  • 1篇当代护士(上...
  • 1篇蛇志
  • 1篇微创医学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咳嗽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咳嗽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2月因肺癌在本科治疗的1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术前呼吸功能训练及给予抗感染、祛痰、平喘药物干预等综合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围手术期咳嗽的发生率、护理满意度、LCQ评分;同时对192例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咳嗽的高危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围手术期咳嗽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出院时、出院后1、3个月的LCQ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咳嗽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吸烟史、术前训练少、术后气胸是影响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咳嗽的高危因素。结论 常规护理联合术前呼吸功能训练有助于降低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咳嗽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必要时术前应给予抗感染、祛痰、平喘药物干预。吸烟史、术前训练少、术后气胸等因素是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咳嗽发生的高危因素,需要引起临床上的重视。
廖芸斌罗玉华何翠莲谢寿梅李细森
关键词:围手术期咳嗽高危因素
计划行为理论视角下胸部手术术后疼痛管理中护士行为意向质性研究
2025年
目的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探讨胸部手术术后疼痛管理中护士的行为意向及其影响因素,为优化疼痛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4年5月至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的13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化访谈。依据计划行为理论框架制定访谈提纲;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共提取出行为倾向、压力感知、自我效能、环境支持4个维度,主动担当、消极懈怠、同侪影响、领导权威、家属诉求、自我设限、知识瓶颈、资源困境8个主题。结论计划行为理论揭示了胸部手术术后疼痛管理中护士的管理现状与问题,为提升疼痛管理质量,需采取针对性措施,增强护士的积极行为意向,克服消极因素,优化管理环境,以提高患者的疼痛管理效果和康复质量。
朱巧静廖芸斌凌苑倚吉琪李欢欢何翠莲
关键词:胸部手术疼痛管理计划行为理论
情景模拟结合案例教学法在胸外科急症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结合案例教学法在胸外科急症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5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病区符合纳入标准的104名护理本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组51名,对照组53名。实验组采取情景模拟结合案例教学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分别在干预6周后调查两组实习生的实习效果和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等。结果实验组在提高理论水平、激发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对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体实习满意度、教学方法满意度、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考核中,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模拟结合案例教学法运用于胸外科急症临床教学中能提升临床教学质量,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
张亚男谢寿梅罗灿明罗玉华李细森谢艳华何翠莲谢靖顾虹廖芸斌黄灵刘珍
关键词:情景模拟案例教学胸外科急症护理教学
叙事护理在肺癌患者单孔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在接受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拟接受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的147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3例)和研究组(74例)。研究组在围术期接受叙事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信念、不良情绪改善情况、就诊质量、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个人健康信念、感到有威胁、感到有控制力、有实施能力及总分均有所上升,且研究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疲劳、慌张、愤怒、抑郁、紧张评分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的技术操作、手术安全、就诊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6%(5/7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29%(1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叙事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接受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的疼痛感,缓解其负面情绪,增强其健康信念,提升其护理满意度。
廖芸斌谢靖何翠莲陈惠罗玉华
关键词:肺癌健康信念负面情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