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彩霞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榆林市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子宫
  • 2篇肿瘤
  • 2篇子宫肌
  • 2篇子宫肌瘤
  • 2篇疗效
  • 2篇肌瘤
  • 2篇宫颈
  • 2篇宫颈肿瘤
  • 1篇大子宫
  • 1篇冻胚
  • 1篇阴式
  • 1篇阴式切除
  • 1篇阴式子宫
  • 1篇阴式子宫切除
  • 1篇阴式子宫切除...
  • 1篇预后
  • 1篇孕激素
  • 1篇诊治
  • 1篇妊娠
  • 1篇妊娠率

机构

  • 6篇榆林市第一医...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陕西省人民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冯彩霞
  • 2篇高燕云
  • 2篇郭红燕
  • 2篇张文莉
  • 2篇常蕊
  • 1篇韩劲松
  • 1篇郝莉娜
  • 1篇陈英
  • 1篇刘尚华
  • 1篇折开娥
  • 1篇熊光武
  • 1篇孔为民
  • 1篇贺豪杰
  • 1篇张坤
  • 1篇王楠
  • 1篇闫霞
  • 1篇李娜
  • 1篇王彩丽
  • 1篇刘阳

传媒

  • 2篇人民军医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华腔镜外科...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小剂量雌孕激素替代治疗对子宫肌瘤绝经后妇女影响的观察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小剂量雌激素和孕激素替代治疗对子宫肌瘤绝经后妇女的影响。方法:选择子宫肌瘤绝经后妇女56例。采用小剂量戊酸雌二醇联合地屈孕酮周期序贯方案治疗,结合个体或同一个体不同阶段对药物的不同反应调整雌激素剂量,治疗12个月后改用连续序贯方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采用改良Kupperman评分法对绝经综合征症状进行评分,超声检测子宫和子宫肌瘤大小、子宫内膜厚度,并行乳腺检查。结果:本组46例完成整个疗程及随访观察。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Kupperman总分分值均较治疗前非常显著降低(P<0.01);治疗前后子宫大小、子宫肌瘤大小和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血清卵泡生成激素(FSH)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雌二醇(E2)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前后乳腺未见改变。结论:小剂量雌激素和孕激素周期序贯方案个体化治疗,能够改善子宫肌瘤绝经后妇女的绝经期症状,但对子宫肌瘤的发生和发展影响不显著。
冯彩霞张文莉冯张霞
关键词:子宫肌瘤孕激素雌激素
宫腔镜辅助子宫内膜微创术对冷冻胚胎移植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宫腔镜辅助子宫内膜微创术对冷冻胚胎移植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12月于榆林市第一医院妇产科生殖中心接受冷冻胚胎移植的114例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宫腔正常的52例患者为宫腔正常组,宫腔异常并辅助子宫内膜轻创术治疗的62例患者为宫腔异常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情况以及胚胎种植率。结果宫腔异常患者中有18例为轻度粘连,占29.03%,23例为内膜炎,占37.10%,21例为内膜息肉及增生,占33.87%;宫腔异常各类型患者接受治疗后其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与宫腔正常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正常患者临床妊娠率为63.46%,胚胎种植率为42.53%,宫腔异常患者临床妊娠率与胚胎移植率分别为58.06%和36.7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宫腔正常和宫腔异常患者的不良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辅助子宫内膜轻创术可以明显改善冷冻胚胎移植患者的妊娠结局情况,显著提升患者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
李娜郝莉娜冯彩霞
关键词:宫腔镜冷冻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
宫颈绒毛管状腺癌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宫颈绒毛管状腺癌(villoglandular adenocarcinoma,VGA)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处理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5年1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7例及北京妇产医院2例VGA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结果、治疗方案以及随诊结局。年龄33~58岁,中位数43岁。主要症状为阴道排液(4例)或阴道不规则出血(3例)。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ⅠA2期1例,ⅠB1期5例,ⅡA2期1例,ⅡB期2例。1例ⅠA2期患者锥切后观察;5例ⅠB1期患者均无生育要求,行腹腔镜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其中3例术后辅助放化疗;1例ⅡA2期行宫颈癌根治术;2例ⅡB期中1例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后行双侧输尿管支架置入+腹腔镜次广泛子宫双附件切除术,另1例行腹腔镜双附件切除+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放化疗。结果 7例行淋巴结清扫者中ⅡB期1例盆腔淋巴结浸润。8例卵巢切除中1例ⅡB期术中卵巢表面未见异常,术后病理双侧卵巢中分化腺癌。随访3~75个月,中位数27个月,无术后复发及死亡。结论与常见病理类型的宫颈癌相比,VGA发病相对年轻,肿瘤多外生型生长,淋巴结及卵巢转移率低,预后良好。但由于病例数相对少,且为回顾性分析,难以得出十分有说服力的结论。
冯彩霞郭红燕孔东丽贺豪杰张坤韩劲松熊光武闫霞孔为民
关键词:宫颈肿瘤肿瘤转移肿瘤复发
改良腹腔镜辅助阴式切除巨大子宫临床疗效探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评估改良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切除巨大子宫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价值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接受LAVH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49.4±8.5)岁,分为观察组(子宫体积≥12孕周)和对照组(子宫体积<12孕周),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率、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中转开腹率等指标。结果两组的平均年龄、体质量指数符合正态分布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子宫体积较对照组大[(15.4±3.6)孕周vs(7.6±2.2)孕周],两组疾病构成亦有区异(P<0.001);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83.9±32.9)min vs(50.6±20.8)min(P<0.001)]、术中出血量[(259.4±122.6)ml vs(150.9±95.1)ml(P<0.001)]和输血率[8例(10.3%)vs 2例(2.0%)(P=0.016)]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和中转开腹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LAVH切除巨大子宫是安全、可靠的,尽管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但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时间,需注意适应证的选择和术者手术技巧的掌握。
常蕊刘阳冯彩霞刘尚华王楠高燕云
关键词: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改良术式巨大子宫
宫颈绒毛管状腺癌的诊治被引量:2
2016年
宫颈绒毛管状腺癌(VGA)是一种少见且特殊类型的宫颈腺癌,其诊断需要做排除性的诊断,易误诊、漏诊。一般认为宫颈腺癌的预后较差,易发生早期转移,对放疗不敏感,而VGA患者发病年龄更年轻,以外生型生长为主,一般无血管淋巴卵巢的转移,预后较好。多数学者提出临床可以进行相对保守的治疗方法。因VGA发病率低,样本量较少,目前暂无确切、标准的治疗方案。对有生育要求的妊娠合并VGA患者,多采取孕期保守治疗,待胎儿成熟再剖宫产加宫颈癌根治性手术,并需根据具体临床分期、孕期等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通过总结已有文献报道分析总结VGA的诊治情况,为寻找临床最佳的诊治路径打下基础。
冯彩霞郭红燕孔东丽
关键词:宫颈肿瘤预后
6.25mg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6.25mg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确诊为子宫肌瘤68例,给予米非司酮6.25mg/d口服,连服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盆腔超声测定子宫大小、子宫肌瘤大小和数目,多发肌瘤测定最大肌瘤的径线;同时检测血清血红蛋白水平,记录闭经和不良反应等发生情况。随访12个月,观察子宫肌瘤反跳生长情况;对子宫肌瘤反跳生长患者,在停药后6~9个月行手术治疗,获取子宫内膜标本,评估子宫内膜增生情况。结果:(1)本组68例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分别出现闭经34例(50.0%)、38例(55.9%)、42例(61.8%)。治疗期间出现阴道不规则较大量出血仅2例,轻度潮热13例,少数患者出现轻度头痛、恶心等不良反应;无一例出现转氨酶升高情况。(2)治疗前后,子宫大小和子宫肌瘤大小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子宫内膜厚度差异不显著(P〉0.05)。(3)本组68例自停药后6个月起开始出现子宫肌瘤反跳生长,停药后9个月出现子宫肌瘤反跳生长32例,占47.0%;停药后12个月为45例,占66.2%。(4)对停药后9个月子宫肌瘤反跳生长32例行手术治疗,取得的子宫内膜标本中仅1例出现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无一例出现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结论:6.25mg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能够显著缩小子宫肌瘤体积,有效改善贫血状况,且安全。
冯彩霞冯张霞高燕云常蕊张文莉王彩丽陈英折开娥
关键词:米非司酮子宫肌瘤疗效安全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