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楠 作品数:32 被引量:110 H指数:4 供职机构: 郑州大学教育系 更多>> 发文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哲学宗教 文化科学 医药卫生 经济管理 更多>>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学习倦怠的作用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大学生学习倦怠在自我同一性和生命意义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随机选取453名大学生,分别使用自我同一性问卷(The Self-Identity Questionnaire)中文版、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The Adolescent Student Burnout Inventory, ASBI)、生命意义感量表(The Meaning in Life Questionnaire, MLQ)中文版对其自我同一性、学习倦怠以及生命意义感水平进行测量。结果:自我同一性对生命意义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学习倦怠对生命意义感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学习倦怠中介自我同一性对生命意义的影响;在控制学习倦怠对生命意义感影响的基础上,自我同一性正向预测生命意义感,(β值从0.615下降到0.479)。结论:学习倦怠在自我同一性和生命意义感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 张晓玮 刘亚楠关键词:生命意义感 自我同一性 学习倦怠 多重社会认同与生命意义感:领悟到的社会支持和归属感的多重中介效应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考察多重社会认同与生命意义感及领悟到的社会支持、归属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47名大学生,分别使用多群体成员量表、领悟到的社会支持量表、归属感量表及生命意义感量表进行测量研究。结果:大学生多重社会认同、领悟到的社会支持、归属感以及生命意义感两两显著正相关;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多重社会认同不但能直接正向预测个体的生命意义感,还能通过领悟到的社会支持和归属感的链式中介间接预测个体的生命意义感。结论:大学生的多重社会认同意义重大,对生命意义感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周欣然 范子璇 范雯健 刘亚楠关键词:归属感 生命意义感 中学生黑暗三联征与网络攻击行为的关系——纯恶信念和特质愤怒的中介作用 2022年 目的:探究纯恶信念、特质愤怒在中学生黑暗三联征与网络攻击行为关系间的中介作用。方法:用黑暗人格三联征问卷、网络攻击行为量表、纯恶信念量表以及特质愤怒量表,对河南省某几所中学的32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 黑暗三联征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特质愤怒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1);纯恶信念在年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网络攻击行为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2) 黑暗三联征、网络攻击行为、纯恶信念和特质愤怒彼此存在两两正相关(p <0.01)。3) 纯恶信念和特质愤怒在黑暗三联征和网络攻击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黑暗三联征是影响网络攻击行为的显著预测因素,纯恶信念和特质愤怒在中间起中介作用。 刘亚楠 刘姗姗 侯晓晓 路怡佳关键词:网络攻击行为 早期逆境与意义危机的关系:存在孤独的中介作用 2023年 早期生活环境的质量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状况,意义危机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且有意义的指示。研究发现,早期逆境对意义危机和存在孤独预测都显著,存在孤独的中介作用显著。也就是说,早期逆境不仅能直接预测意义危机,还能通过存在孤独间接对意义危机产生影响。具体来说,不可预测维度对意义危机的预测能力非常突出,这可能是因为环境的不可预测性打破了个体的认知的连贯性和连续性,从而导致了个体形成生活是空虚的、无意义的评价。 黄凤英 李雨鑫 刘亚楠关键词:艰辛 感恩和乐观的关系:领悟到的社会支持的作用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大学生领悟到的社会支持在感恩与乐观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随机选取372名大学生,采用感恩问卷、领悟到的社会支持量表和乐观主义—悲观主义量表进行测量。结果:大学生的感恩与乐观显著正相关,感恩和领悟到的社会支持对乐观均有正向预测作用,在控制了领悟到的社会支持对乐观的影响后,感恩对乐观的正向预测作用仍具有统计学意义(β值从0.35下降到0.24,p ? 0.01)结论:领悟到的社会支持在感恩与乐观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任哲 任凤燕 刘萌 杨迪 余洁静 张舒 刘亚楠关键词:感恩 羞怯、领悟到的社会支持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大学生羞怯、领悟到的社会支持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393名大学生,采用羞怯量表、领悟到的社会支持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测量。结果:羞怯和领悟到的社会支持对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有预测作用,在控制了领悟到的社会支持后,羞怯对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负向预测作用仍具有统计学意义(β值从-0.42下降到-0.33,p <0.01)。结论:领悟到的社会支持可能在羞怯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刘璐怡 李梦珠 汪钰涵 李文铎 范雯健 于珍珠 刘亚楠关键词:羞怯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宜人性与抑郁的关系:人际关系满意度的中介作用与感知到竞争的调节作用 2025年 宜人性与抑郁的关系尚未得出一致性结论。为了探索当前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对宜人性个体抑郁的影响,研究采用宜人性量表、人际关系满意度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感知到的竞争量表对6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宜人性正向预测人际关系满意度和抑郁,人际关系满意度负向预测抑郁,人际关系满意度在宜人性和抑郁间起中介作用;(2)感知到的竞争正向调节了宜人性与抑郁的关系,高宜人性的个体在感知到高竞争时更容易抑郁;感知到的竞争负向调节了宜人性与人际关系满意度的关系,高宜人性的个体在感知到高竞争时人际关系满意度显著下降。结果揭示了激烈的竞争环境对宜人性个体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同时有利于深入理解人格特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朱澄铨 苏芮莹 刘亚楠关键词:抑郁 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的应用研究 2013年 目的:对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进行校验和应用,探讨和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的特点,以及与情感控制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方法:选用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以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两量表对985名大学生进行测试,以所在学校类型、性别、所学专业将样本均分为两个数据库,其中488个被试做探索性因素分析,其余491个被试做验证性因子分析,对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进行校验。问卷校验后采用方差分析探讨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特点,网络利他行为与情绪自我控制效能感之间采用了相关性分析。结果:(1)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x2/df=3.08,CFI=0.96,IFI=0.97,RMSEA=0.08),以及内部一致性信度(总量表和4个因子的Cronbaeh“系数在0.78—0.94之间)(2)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F(1,910)=0.186,P=0.83),在学历层次、专业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F(2,910)=22.40,P=0.00;F(3,910)=9.01,P=0.00;F(3,910)=9.82,P=0.00)。(3)情感控制自我效能感与网络道德行为显著正相关(F0.28,p=0.00)。结论: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信效度较好,可作为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研究的测量工具;大学生情绪控制自我效能感各因素与网络支持、网络指导、网络分享、网络提醒四因子高度正相关。 刘慧瀛 刘亚楠 李淑芳关键词:大学生 信度 权力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通过三个研究考察权力与生命意义感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一调查了165名大学生的个体权力感、生命意义感及自尊水平,研究二和研究三分别采用情景回忆法及角色扮演法操纵权力高低,检验生命意义体验的变化。结果:研究一发现,个人的权力感与生命意义感之间显著正相关,并且自尊完全中介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二和研究三结果显示,无论是通过情景回忆,还是角色扮演法,高权力显著增加了生命意义体验。结论:权力是提升生命意义体验的有效手段,在咨询和治疗实践中可以尝试通过提升权力使个体获得更强的生命意义感。 刘亚楠 李元华 张舒 刘璐怡 刘慧瀛关键词:权力 生命意义感 自尊 积极情绪 自我同一性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心理资本的作用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心理资本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和生命意义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随机选取453名大学生,分别使用自我同一性问卷(The Self-Identity Questionnaire)、大学生心理资本量表(Positive Capital Questionnaire, PCQ-16)、生命意义感量表(The Meaning in Life Questionnaire, MLQ)中文版对其自我同一性、心理资本以及生命意义感水平进行测量。结果:自我同一性和心理资本对生命意义感均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心理资本中介自我同一性对生命意义的影响;在控制心理资本对生命意义感影响的基础上,自我同一性对生命意义感仍然具有正向预测作用,且该正向预测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β值从0.615下降到0.419,P <0.001)。结论:心理资本可能在自我同一性和生命意义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张舒 刘亚楠关键词:生命意义感 自我同一性 心理资本 中介作用